-
既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既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入选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超级平台内天津市72家二、三级医院住院且接受PCI的患者。其中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患者2015例,作为研究组;无此类病史患者218 50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人群的随访数据。主要研究终点为出血性脑卒中;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对研究人群进行分组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人群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1年内、2年内以及随访期内的所有终点事件的发病率。应用多因素Cox回归评价2组结局事件的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2组人群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显示,研究组主要终点事件(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4.22% vs 0.76%),以及次要终点全因死亡(10.20% vs 6.59%)、缺血性脑卒中(58.60% vs 15.30%)及急性心肌梗死(6.80% vs 5.38%)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48、40.81、2824.19、200.80,P<0.001、<0.001、<0.001、=0.006)。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发现,多个临床病史及特征能预测PCI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包括既往出血性脑卒中(HR=6.092,95%CI:4.875~7.612,P<0.001)、年龄(HR=1.018,95%CI:1.013~1.023,P<0.001)、男性(HR=1.229,95%CI:1.127~1.381,P<0.001)、高血压(HR=1.223,95%CI:1.111~1.369,P<0.001)、心房颤动(HR=1.132,95%CI:1.023~1.252,P<0.001)、慢性肾功能不全(HR=1.535,95%CI:1.292~1.824,P<0.001)。结论: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男性、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病史以及慢性肾脏病是PCI术后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载脂蛋白E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和功能转归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多种疾病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样性相关,本文旨在探讨APOE基因在颅内血管狭窄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及评估其预后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511例,根据是否有颅内动脉狭窄将其分成颅内动脉狭窄(ICAS)组(317例)和非颅内动脉狭窄(NCAS)组(194例)及6个月随访时根据是否携带APOE-e4将其分为携带e4基因(213例)组和非携带e4(298例)组,分析年龄、性别、合并症、血脂、载脂蛋白E(包括等位基因分型)和脂蛋白a的差异,并进行血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功能转归,随访高清血管壁成像结果.结果 ICAS组的APOE浓度显著低于NCAS组(r=0.481,P<0.01).携带APOE-e4基因的患者中45.54%(97/213)和未携带APOE-e4基因的患者中16.11%(48/298)在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时预后不良(OR=4.622,95%CI:3.512~6.091,P<0.01).结论 血浆APOE水平低是ICAS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携带APOE-e4基因是AIS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APOE-e4基因型联合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及评估功能转归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复合手术切断SDAVF引流血管.采用MRI观察脊髓水肿节段、水肿横截面积比值、水肿长径和短径的变化情况;采用改良Aminoff-Logue评分(mALS)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包括mALS总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排尿和排便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mALS总分较术前降低≥2分为改善,降低<2分为无明显改善.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6例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间[M(Q1,Q3)]为15.0(13.5,20.0)个月.脊髓MRI显示,术后所有患者脊髓水肿及迂曲血管影均改善,无一例复发.术后12个月,76例患者中,mALS改善33例(43.4%),无明显改善43例(56.6%).与无明显改善组比较,改善组患者的病程短、术前mALS总分和步态评分低、术前水肿节段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瘘口部位,术前排尿、排便功能评分,以及脊髓水肿的长径、短径、横截面积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短(OR=0.92,95%CI:0.86~0.99,P=0.028)、术前的 mALS 总分低(OR=0.76,95%CI:0.59~0.99,P=0.043)和脊髓水肿的节段数少(OR=0.78,95%CI:0.62~0.98,P=0.035)与患者的预后良好相关(均P<0.05).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SDAVF,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病程短、术前的mALS低及脊髓水肿的节段数少是患者预后良好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石景山区COPD筛查项目的4096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判定标准的PRISm患者377例,pre-COPD患者349例,mild COPD患者199例,对上述3种早期COPD的患病率、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RISm、pre-COPD和mild COPD在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分别为9.2%(95%CI:8.3~10.1)、8.5%(7.7~9.4)和4.9%(4.2~5.5)。PRISm和pre-COPD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既定因素的影响,而mild COPD患者更多的暴露于有害气体、颗粒物或感染等环境因素。和对照组相比,3种早期COPD均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症状负担,且均有超过50%的人群合并SAD。总体而言,不同性别、BMI水平与3种早期COPD的发病有关,而且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经济收入越低、吸烟史、累积吸烟量越多、被动烟草暴露、幼时支气管炎或肺炎病史、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合并冠心病是3种早期COPD发病的共同相关因素。此外,仅有22.2%的研究对象进行过肺功能检查,仅36.4%曾经听说过COPD,仅有不足4%的研究对象曾被医生诊断为COPD。结论: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不同早期COPD状态在患病率、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但目前相关研究明显不足,仍需要基于大样本、规范化人群的进一步研究,为早期COPD人群的早防、早诊、早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性瘫痪患儿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步行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招募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的痉挛型双瘫儿童21例作为治疗组,采用配对设计,年龄、性别、功能状态匹配的2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8周,5次/周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运动疗法、悬吊训练、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儿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版本(GMFM-88)D区及E区测试,并采用IDEEA运动捕捉系统评估患儿步态,得到步速、步频、步幅、支撑相时间等步态参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6min步行距离(6MWD)、GMFM-88 D区评分、E区评分、步速、步频、步幅、双侧支撑相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6MWD、GMFM-88 D区评分、E区评分、步速、步频、步幅均增加,双侧支撑相占比降低.组间比较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6MWD差值(PP<0.01),GMFM-88 D区评分差值(P<0.01)、E区评分差值(P<0.01)、步速差值(P<0.05)、步幅差值(P<0.05)、双侧支撑相占比差值(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行功能和步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动态局部一致性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网络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研究脑卒中后Broca失语(BA)的语言网络的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维、汉语BA患者21例,以及与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28例.将健康者28例随机分为维语健康组13例和汉语健康组15例;将BA患者21例随机分为维语患者组9例和汉语患者组12例.4组完成语言行为学评定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对影像数据预处理后进行动态局部一致性的计算,使用双因素协方差分析,获取失语与语种存在交互作用的脑区,并对维、汉语BA患者dReHo的时间变异性异常的脑区与语言行为学之间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4组研究对象在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海马和左侧缘上回dReHo的时间变异性存在交互作用.维语患者组左侧眶部额下回dReHo的时间变异性高于维语健康组和汉语患者组(P<0.05),左侧海马dReHo的时间变异性低于维语健康组和汉语患者组(P<0.05);汉语患者组左侧眶部额下回dReHo的时间变异性低于汉语健康组和维语患者组(P<0.05),左侧海马dReHo的时间变异性高于汉语健康组和维语患者组(P<0.05),左侧缘上回dReHo的时间变异性低于汉语健康组和维语患者组(P<0.05).维、汉语患者组dReHo的时间变异性异常的脑区与语言行为学的相关性:维语患者组在左侧眶部额下回的dReHo的时间变异性与词命名、姓名地址呈正相关(P<0.05);汉语BA患者在左侧海马的dReHo的时间变异性与听写呈正相关(P<0.05).结论:静息态下维、汉语BA患者语言功能脑区的dReH o的变化存在差异.其中,左侧眶部额下回dReH o的时间变异性增强可能在维语BA患者的语音加工过程发挥代偿作用;而左侧海马dRe-Ho 的时间变异性增强可能与汉语BA患者语言功能重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接受RTKA组和TKA组的156例患者。纳入年龄40~80岁,膝关节骨关节炎(KOA)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Ⅲ~Ⅳ级的KOA并接受单侧TKA或者RTKA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伴有严重的屈曲畸形(畸形角度>20°)及严重内外翻畸形(畸形角度>20°)、手术区域伴有其他金属植入物、存在活动性感染灶以及合并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患者。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关节炎病程、手术侧别以及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静息及运动评分、特种外科医院骨关节炎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及髋-膝-踝角(HKA)偏移等资料的差异。结果:RTKA组的手术时间(101±13)min高于TKA组(67±10)min,术中出血量RTKA组(261±49)ml较TKA组(371±81)ml低,术后住院时间RTKA组3(3,3)d较TKA组4(3,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51,P<0.05;t=-10.543,P<0.05;Z=-6.036,P<0.05)。RTKA组术前的功能指标[HSS评分(52.4±2.6)、KSS评分(57.3±4.5)和WOMAC评分(50.0±5.0)]对比TKA组[HSS评分(52.2±3.5)、KSS评分(56.5±4.4)和WOMAC评分(50.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05;t=1.170,P>0.05;t=-0.768,P>0.05)。RTKA组在术后6个月的功能评价指标[HSS评分(88.0±2.3)、KSS评分(83.3±6.8)和WOMAC评分(84.1±4.8)]均高于TKA组[HSS评分(85.0±3.0)、KSS评分(80.4±6.4)和WOMAC评分(8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0、2.682、4.729,均为P<0.05)。术后6个月RTKA组的影像学指标[股骨远端外角(mLDFA)(86.0±1.8)°、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87.1±2.1)°、关节线汇聚角(JLCA)(2.0±0.5)°和髋-膝-踝角(HKA)偏移程度(1.9±0.6)°]优于TKA组[mLDFA(85.2±3.2)°、MPTA(85.5±3.4)°、JLCA(2.7±0.7)°和HKA偏移程度(2.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4.163、-7.082、-9.335,均为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肩关节镜术后肌肉功能改变对颈椎形态及矢状面参数影响的自身前后对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患者术后颈肩部肌肉功能改变对颈椎矢状面参数及顺列形态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评估术前、术后3 d、术后6周生活质量评分[颈部、肩部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像学参数(上颈椎曲度、下颈椎曲度、C2-C7矢状面垂直轴、T1倾斜角、颈椎顺列形态)和肌肉功能指数[头夹肌、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屈曲放松比(FRR)、共同收缩比(CCR)],评估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周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影像学参数和肌肉功能指数差异,评估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影像学参数和肌肉功能指数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上颈椎曲度、下颈椎曲度和颈椎顺列形态影响因素。结果: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周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影像学参数和肌肉功能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颈部VAS评分(β=-0.215,P<0.01)、下颈椎曲度(β=-0.160,P<0.05)显著负向预测上颈椎曲度;T1倾斜角(β=-0.633,P<0.01)和后伸CCR(β=-0.124,P<0.05)显著负向预测下颈椎曲度,颈部视觉模拟评分(β=0.108,P<0.05)、C2-C7矢状面垂直轴(β=0.319,P<0.01)和上斜方肌屈曲FRR(β=0.041,P<0.01)显著正向预测下颈椎曲度;后伸CCR(β=-1.325,P<0.01)显著负向预测颈椎顺列形态,颈部VAS评分(β=0.060,P<0.05)、下颈椎曲度(β=0.032,P<0.01)显著正向预测颈椎顺列形态。结论:颈部疼痛和下颈椎曲度是上颈椎曲度独立影响因素;颈部疼痛、C2-C7矢状面垂直轴、T1倾斜角、上斜方肌舒缩功能和颈部肌肉协同性是下颈椎曲度独立影响因素;颈部疼痛、下颈椎曲度、颈部肌肉协同性是颈椎顺列形态的独立影响因素;颈肩部肌肉功能改变联合C2-C7矢状面垂直轴和T1倾斜角,影响下颈椎曲度,继而影响上颈椎曲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前额叶磁共振波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前额叶磁共振波谱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指标对首发抑郁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随机选取满足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研究对象的1H-MRS指标,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资料,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录入数据库,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成组t检验,并构建ROC曲线.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独生子女和年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值(1.74±0.73)低于对照组(2.0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胆碱复合物(Cho)/Cr值(1.07±0.53)低于对照组(1.11±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NAA/Cr值为检验变量,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分组为状态变量(研究组=1,对照组=0)构建ROC曲线,NAA/Cr值对首发抑郁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作用(AUC=0.664,P=0.012).结论 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前额叶神经元功能低下,NAA/Cr值显著减低,NAA/Cr值作为客观指标对首发抑郁障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结果,将IM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LT≤50 U/L)和肝功能异常组(ALT>50 U/L).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及血清SA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各项检验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患儿分别有51例、80例.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SAA、ALT水平高于肝功能正常组,HDL-C、ApoA1水平低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s=0.295,P<0.05),与HDL-C、LDL-C水平呈负相关(rs=-1.800、-0.173,P<0.05).结论 IM患儿SAA水平与并发肝功能异常有关,对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患儿,临床医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