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南综合征20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努南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断的20例努南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病例、遗传学分析及随访资料。结果:20例努南综合征患儿中男13例、女7例,诊断年龄5.9(1.1~12.2)岁。首诊主诉身高增长缓慢17例,尿道下裂或隐睾2例,特殊面容1例。体格检查发现努南综合征典型面容12例,隐睾、小阴茎、尿道下裂9例,心脏结构异常10例,智力发育迟缓10例。PTPN11基因变异12例,SOS2基因变异 4例,SHOC2及SOS1基因变异各2例。6例患儿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治疗9个月时身高不同程度的增长4.0(2.5~6.0)cm,暂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努南综合征中男性患儿多见外生殖器异常。基因变异频率除PTPN11变异为主外,SOS2基因变异较高,均以新发变异为主。不同首诊科室获得的综合征表型谱有差异,了解综合征的全貌需要采集不同科室就诊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努南样综合征伴生长期毛发松动1例基因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报道1例努南样综合征伴生长期毛发松动患者,检测分析其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患儿女,3岁,特殊面容,身长矮小,手足掌纹多,皮肤颜色较深。头发稀疏细软,皮肤镜下可见黑点征,单一毛发毛囊单位,毛干直径粗细不等,直立发,新生毳毛,偶见发干缩窄、结节状发。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SHOC2基因2号外显子存在c.4A>G错义突变,导致第2号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甘氨酸(p.S2G),患儿父母未检出该突变。结合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确诊为努南样综合征伴生长期毛发松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Noonan综合征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努南综合征(NS)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学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月诊断的21例N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对伴有矮小的患儿身高进行随访.结果 21例NS患儿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确诊年龄为4.6岁(5d~14岁).21例患儿中,其中12例有特殊面容,11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9例伴矮身材,6例有喂养困难,3例伴骨骼系统发育异常,3例伴听力障碍,3例伴毛发稀疏,除经典表型外,部分患儿存在牙齿稀疏、脊柱侧弯、畏光、毛囊角化、癫痫、心律失常等少见表型.基因检测结果共发现7种变异基因,其中PTPN11 7例,BRAF4例,LZTR13例,SOS1 3例,KRAS2例,RAF11例,SHOC2 1例.其中发现1例合并频发房性心律失常患儿的基因为RAF1,3例伴毛发稀疏患儿中2例基因为RAF1、1例为SHOC2.3例携带LZTR1杂合变异患儿的临床表型仅表现为特殊面容、矮小.9例矮身材患儿给予rhGH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6.6月,平均身高由-3.62s提升到-3.21s.结论 全外显子组测序有助于NS患者的早期诊断;除了 NS的经典表型外,频发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是RAF1突变型NS的一个新的表型谱,毛发稀疏可能是RAF1和SHOC2变异型NS的一个表型谱,LZTR1杂合变异患儿的表型轻微.NS患者短期内rhGH治疗效果尚可,尚未发现rhGH疗效与基因型的明确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SHOC2基因突变致Noonan综合征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SHOC2基因突变导致Noonan综合征(NS)的临床表型及分子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例N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患儿,男,8个月.自出生后即存在喂养、睡眠困难,易哭吵,生长缓慢发育落后.头围偏大,头发稀疏、细黄,前额宽大突出,鼻梁扁平,眼距略宽,双侧眼裂向外下略倾斜,无眼睑下垂.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卵圆孔未闭,室间隔与左室稍肥厚.在患儿SHOC2基因中找到"新生突变(De novo)",杂合错义变异c.4 A>G,p. Ser 2 Gly,其父母此位点为正常基因型.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睡眠困难这一临床表现目前在SHOC2基因突变类型NS患者中尚无类似报道.结论 SHOC2基因突变所致NS,其临床表型跟国外报道基本一致.睡眠困难可能是SHOC2基因突变型NS的一个新的表型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UF60基因变异致Verheij综合征一例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Verheij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特点.方法 对2017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Verheij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以“Verheij syndrome”“PUF60”和“Verheij综合征”“PUF60基因”为检索词,分别检索2018年1月前的PubMed、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HGM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Verheij综合征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男,14岁3月龄,因“生长落后13年”就诊.出叶生体重2.9 kg,3岁时在外院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岁时发现“先天性弱视及远视”.身高142.5 cm,标准差积分-3.26.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不佳.颈蹼,眼距宽、双侧外眼角下斜,人中长,腭弓高,后发际低;右手通贯掌.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测结果提示部分性生长激素(GH)缺乏(GH峰值6.63 μg/L),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73.20 μg/L)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2 500 μg/L)低于正常;肾脏B超左肾8.5 cm×3.3 cm,有肾8.4 cm×4.3 cm;染色体核型46,XY;垂体磁共振成像提示垂体高度约4 mm,存在部分空蝶鞍.内分泌基因Panel(与Noonan综合征相关的10个基因)分析,均未发现基因变异或缺失.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发现患儿存在PUF60基因杂合变异(c.931_934del,p.p.T311Qfs*47).患儿父母该位点均无变异.经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及父母来源分析,提示为新发突变.根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该移码突变为致病突变,且在上述数据库中尚未见报道.结论 首次报道中国人群PUF60基因变异导致的Verheij综合征.患儿有严重的生长发育落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特殊面部特征、先天性心脏病、肾脏发育不良等,临床与Noonan综合征难以鉴别.对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儿除注意Noonan综合征相关基因检测外,还应注意PUF60基因分析,以免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例SHOC2基因突变致Noon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1例临床拟诊为Noonan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收集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以及母亲的羊水标本,应用高通量测序对患儿的致病突变进行筛查,再通过Sanger测序对患儿、羊水及其父母进行验证.结果 高通量测序提示患儿SHOC2基因存在可疑致病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SHOC2基因第1外显子包含已知致病突变c.4A>G(p.Ser2Gly),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同的突变.羊水产前诊断未发现胎儿携带同样的突变.结论 高通量测序有助于复杂遗传病的诊断.对于疑似Noonan综合征的患儿,建议对其SHOC2基因进行突变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R-491-5p靶向调控SHOC2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iR-491-5p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和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EC9706,KYSE510,qRT-PCR检测细胞中miR-491-5p和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SHOC2(SHOC2)mRNA水平.EC10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R-491-5p组、miR-NC组、miR-491-5p+pcDNA-SHOC2组和miR-491-5p+pcDNA组,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D1、Vimentin、E-cadherin以及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91-5p与SHOC2之间调控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食管鳞癌细胞EC109、EC9706和KYSE510中miR-491-5p表达水平低于HET-1A细胞(0.32±0.06、0.62±0.10、0.61±0.08比1.0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6.340,P<0.001);SHOC2 mRNA表达水平高于HET-1A细胞(2.85±0.16、1.73±0.10、1.45±0.06比1.02±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4.949,P<0.001).miR-491-5p组EC109细胞培养72 h后的OD值、细胞迁移数、侵袭数及CyclinD1、Vimentin、p-MEK和p-ERK蛋白水平均低于miR-NC组(0.70±0.06比1.42±0.08,65.01±10.36比150.01±12.48,70.03±10.26比140.02±11.85,0.30±0.03比0.93±0.16,0.41±0.05比0.86±0.08,0.32±0.06比0.95±0.11,0.40±0.06比0.92±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6.565、159.440、120.706、101.071、98.619、130.766、77.046,P均<0.001),E-cadherin蛋白水平高于miR-NC组(0.89±0.13比0.48±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16.432,P<0.001).miR-491-5p在EC109细胞中负调控SHOC2表达,SHOC2过表达逆转了miR-491-5p过表达对EC10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论?miR-491-5p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HOC2表达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oonan综合征临床与遗传学分析及生长激素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Noonan综合征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探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以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的3例Noonan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突变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其中2例给予治疗).结果 3例患儿中包含2种基因突变(PTPN11和SHOC2).患儿1,男,12岁,患儿于首次就诊后7年确诊.患儿2,女,5岁7个月,于首次就诊后5年确诊.患儿3,出生后不久即确诊.3例的共同特点: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喂养困难,发育迟缓,骨骼发育异常,肌力及肌张力降低,视力异常等.2例给予生长激素治疗,生长速率明显增加,随访过程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Noonan综合征表现明显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医师应提高对于特殊面容、身材矮小并全身其他脏器异常患儿的警惕,尽早与家属沟通并早期进行干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可改善身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