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肾固本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慢性、进展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表现的肺部疾病,西医治疗效果尚不完全满意,病情反复加重和高致死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医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治疗COPD疗效较好.本病多属中医学"喘证""肺胀"等范畴,曹世宏教授认为,COPD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引起的一种病证.病机为本虚标实,多在久病肺虚的基础上损及五脏,其中尤以肺肾两脏为甚,并强调痰浊和血瘀为其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曹教授治疗稳定期COPD主张衷中参西、取长补短,采用支气管舒张剂吸入等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补益肺肾之气,治病求本,其中党参、黄芪、巴戟天等是曹教授临床常用中药,有平补肺脾之气,温补肾阳之功.同时注意化痰祛瘀,因人制宜,临床疗效颇佳.本研究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超声QQ技术评价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超声QQ技术的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血管弹性定量计数(QAS)方法,评价清肝化痰方对高血压前期(PHT)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影响.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中招募PHT受试者15例,予以清肝化痰方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诊室血压以及超声QQ技术测定的双侧颈总动脉IMT及扩张性系数(DC)、顺应性系数(CC)、硬度指数(α、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弹性指数以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颈总动脉IMT明显降低(P<0.01),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受试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清肝化痰方能通过改善血管弹性起到调节、平稳血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清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LR4与IL-6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清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 4(TLR4)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4 月住院收治 73 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 36 例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化痰及平喘等治疗,研究组 37 例加用清肺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FEV1 与FEV1/FVC)及炎症介质(血清TLR4 与IL-6 水平)差异,同时采用Spea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清TLR4 与IL-6 水平与患者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①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组间TLR4 与IL-6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LR4 与IL-6 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血清TLR4 与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 3 周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组间FEV1/FVC、FEV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FEV1/FVC、FEV1 均上升(P<0.05),研究组FEV1/FVC、FEV1 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 3 周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peaman等级相关分析证实,TLR4、IL-6 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④研究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肺颗粒可显著降低AECOPD患者的血清TLR4 与IL-6 水平,同时改善肺功能,且血清TLR4 和IL-6 与肺功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郁探讨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瘿病是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郁”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郁”的理解探讨瘿病病机,发现人体生理之气血津液转变成病理产物之火瘀痰湿过程中,“郁”发挥主导作用,大致可分为气郁、火郁、痰湿郁、血郁4种,临床常以1种为主,兼夹其他。瘿病辨治思路可以“郁”为核心,从气血津液辨证,针对主症选定主方,并酌情合方或加减防治兼证。现代常见瘿病中,以气郁为核心病机者有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以火郁为核心病机者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以痰湿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或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及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以血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甲状腺结节,可在痰湿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脾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健脾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符合本院入选标准的10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化痰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从咳嗽、咳痰、胸闷、喘息、乏力、大便异常、纳食异常7个方面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计算FEV1/FVC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痰液中TNF-α、IL-6及IL-8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4%(42/51)、对照组为62.8%(32/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23, P=0.027)。研究组治疗后咳嗽、咳痰、胸闷、喘息、乏力、大便异常及纳食异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8.705、6.969、9.844、9.140、15.540、11.941、5.968, P值均<0.01)。治疗后,研究组FEV1[(1.97±0.50)L比(1.58±0.43)L, t=4.223]、FVC[(2.57±0.47)L比(2.13±0.45)L, t=4.829]、FEV1/FVC[(76.65±4.11)比(74.18±4.33), t=2.955]均高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治疗后痰液中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917、5.598、8.846, P值均<0.01)。 结论:健脾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减轻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李光熙运用中医药治疗伯特-霍格-迪贝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伯特-霍格-迪贝综合征(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是一种以肺部囊性病变、皮肤良性肿瘤和多种类型肾脏肿瘤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罕见遗传病,典型肺部表现为多发肺大疱、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目前本病尚无有效治疗及预防手段,且因临床工作者认识不足而易误诊、漏诊。李光熙教授对于BHD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常在补肺益肾基础上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瘀。李教授临床治疗1例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表现并延误诊断多年的BHD患者,在口服中药基础上加温散酊透皮治疗,最终取得显著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顽固性呃逆(IH)是脑卒中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不利于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甚至会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IH的治疗以针对病因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药物对症治疗.西医治疗脑卒中后IH主要应用抗精神病药、肌松药、抗癫痫药、止吐药、组胺H2受体拮抗剂.中药治疗脑卒中后IH采取辨证治疗,胃寒、胃热治法为温中散寒、清热泻火,和胃止呃;气逆痰阻治法为理气化痰,和胃降逆;瘀血阻滞治法为活血化瘀;脾胃虚寒治法为温中散寒,和胃健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骨免疫微环境探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属性及治则治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骨免疫微环境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辨证多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痰瘀阻络”,以此提出补益肝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痰的治则治法。试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病机出发,探讨中医药干预骨免疫微环境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胃食管反流心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临床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认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兼夹瘀滞为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标本兼治,既应重视脏腑,理气健脾,又需重视清除局部痰瘀,以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临床以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可获佳效,并附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