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例军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结分析17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情况。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不合格者终止训练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和主诉不适。采用模拟7?500 m高度缺氧状态的训练方法,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65%的受训者,2次缺氧刺激即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因主诉不适而终止训练者,其初训终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围,首次复训达标后主诉症状依然存在,故其要求终止训练的原因可能为对训练的恐惧反应,而非真实的缺氧耐力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enkes病一个家系的临床特征及 ATP7A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例Menkes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及 ATP7A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1例Menkes患儿及其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 ATP7A基因变异检测的结果。 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全面发育落后,特殊面容、毛发稀疏、卷曲、乳酸、丙酮酸增高,铜兰蛋白明显降低;脑电图示多灶性尖、棘、多棘(慢)、多形性慢波频繁发放;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多发迂曲走行的血管影。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其 ATP7A基因存在c.3076delA(p.Ile1026*)半合子变异,该变异遗传自母亲,可导致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定为致病变异(PVS1+PM2+PP4)。 结论:ATP7A基因c.3076del系新发变异,可能是本研究患儿的致病原因。基因检测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丰富了 ATP7A基因的变异谱。Menkes病患者的乳酸及丙酮酸水平显著升高,可用于指导诊断和管理。携带者的头发在显微镜下与患者相似,可能有助于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ORC6基因变异致Meier-Gorlin综合征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1例 ORC6基因纯合变异所致Meier-Gorlin综合征(MGS)患儿的遗传学特征。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5日因"自幼生长迟缓"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MG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认患儿候选位点,Sanger验证确认变异位点并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患儿为8岁3个月男性,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双耳均小、双侧隐睾术后、髌骨发育不良。患儿父母为表兄妹婚配。患儿 ORC6基因存在c.712A>T(p.K238*)纯合错义变异,导致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Sanger验证其父母为该变异携带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变异指南,c.712A>T(p.K238*)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_Moderate+PM2_Supporting+PM3+PP3+PP4)。 结论:c.712A>T(p.K238*)考虑是MGS患儿致病的原因,为患儿的确诊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患儿的 KMT2A移码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 syndrome, WDSTS)患儿的 KMT2A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提取患儿及双亲外周血DNA,应用一家三口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hole exome sequencing, trio-WES)检测相关基因变异,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检出的变异。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经trio-WES分析结果显示患儿 KMT2A基因第27外显子检出c.10488dupG (p.Leu3498Thrfs*41)杂合移码变异,该变异为未见报道过的新变异(noval);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均未检出该变异,属于新发变异( de novo)(PS2),且在主要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中均不存在(PM2)。c.10488dupG (p.Leu3498Thrfs*41)经MutationTaster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提示为有害变异(disease-causing);经HomoloGene系统分析 KMT2A基因编码的KMT2A是一类修饰与早期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组蛋白修饰酶,其第3498位Leu在哺乳动物至无脊椎动物之间均高度保守,它的改变会导致编码蛋白完整性受损,进而影响蛋白功能(PP3);进一步通过BLAST系统分析,c.10488dupG变异导致编码蛋白第3498位Leu变为Thr,导致编码蛋白在第3539位即提前终止编码,最终引起多个参与组蛋白修饰和识别的关键结构域丢失,生物学活性丧失(PVS1+PM1)。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S2+PM1+PM2+PP3)。 结论:KMT2A基因c.10488dupG (p.Leu3498Thrfs*41)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WDSTS的原因, KMT2A新致病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KMT2A基因的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瑞典腹裂患儿的患病率、伴发异常和病死率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先天性腹壁缺损(腹裂)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增长趋势的原因及该病的病因。该研究旨在探明瑞典腹裂患儿的出生患病率、母亲终止妊娠率、伴发异常和病死率等情况。方法:对所有出生于199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瑞典腹裂患儿进行一项全国性、基于人口队列的描述性研究。该队列资料从瑞典医学出生登记和瑞典国家患者登记中收集,并与其他几个国家登记中心沟通以明确最终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361例腹裂患儿,其中女性占54%。患病率为1.52/10 000活产儿,其母亲终止妊娠率为21%,1岁时的病死率为3.9%,队列中的病死率为4.4%。最常见的伴发异常为胃肠道发育异常(11.4%)、肌肉骨骼发育异常(9.8%)和心血管发育异常(7.9%)。结论:在20年的研究期间,瑞典腹裂患儿的患病率稳定在1.52/10 000活产儿。病死率较低,为4.4%,但母亲终止妊娠率高达21%。近1/3患儿伴有其他先天发育异常,其中胃肠道发育异常最为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脉络膜症三个家系的基因诊断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无脉络膜症患者的基因变异,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个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资料,采集患者及家系受试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靶向测序筛查可疑基因变异,对候选变异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及定量PCR法验证并调查家系其他成员变异携带情况。通过HGMD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基因变异的致病性报道情况,依据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变异指南判断候选变异的致病性。结果:3个家系均检测到 CHM基因致病变异,家系1先证者(Ⅱ 1)为c.1584_1587del(p.Val529Hisfs*6)变异半合子,其女儿(Ⅲ 2)携带c.1584_1587del(p.Val529Hisfs*6)杂合变异;家系2先证者(Ⅱ 2)为第10至15外显子缺失(E10-15del)半合子,其母亲(Ⅰ 2)和妹妹(Ⅱ 3)携带E10-15del杂合变异;家系3先证者(Ⅱ 2)为c.544delT(p.Cys182Valfs*14)变异半合子,母亲携带c.544delT(p.Cys182Valfs*14)杂合变异,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其中2个为已知致病性变异、1个为本研究发现的新变异 CHM基因c.544delT(p.C182Vfs*14)。 CHM基因c.544delT移码变异可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产生无功能的产物蛋白,为致病性变异。 结论:本研究的发现扩展了无脉络膜症的基因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骨不全胎儿2例的 COL1A1与 COL1A2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2例成骨不全症(OI)胎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明确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分别在2021年6月11日和2021年10月16日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例中孕期超声诊断疑似OI胎儿的临床资料信息。采集孕妇羊水及胎儿父母、亲属外周血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对2例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家系验证。针对可能影响pre-mRNA剪接的变异,利用minigene体外分析变异位点附近外显子的剪接方式,对变异的致病性进行判定。结果:胎儿1在胎龄17 +6周超声显示双侧肱骨和股骨发育落后2周余,四肢长骨多发骨折、成角畸形。胎儿2在胎龄23周超声显示双侧肱骨和股骨发育分别落后1 +周和4周,双侧股骨和胫腓骨弯曲。WES结果显示胎儿1的 COL1A1基因第49外显子存在c.3949_3950insGGCATGT(p.N1317Rfs*114)杂合变异,该变异导致翻译提前终止,胎儿父母外周血中未检出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变异评级指南,c.3949_3950insGGCATGT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S2+PM2_Supporting)。胎儿2的 COL1A2基因第26内含子中存在父源的c.1557+3A>G杂合变异,剪接报告基因分析提示该变异使 COL1A2基因pre-mRNA第26外显子发生跳跃,导致mRNA转录本第1 504~1 557位编码序列整码缺失及其编码蛋白第502~519位氨基酸缺失,根据ACMG变异评级指南,c.1557+3A>G杂合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S3+PM1+PM2_Supporting+PP3+PP5)。 结论:COL1A1基因c.3949_3950insGGCATGT变异、 COL1A2基因c.1557+3A>G变异分别可能为2例OI胎儿的遗传学原因。 COL1A1基因c.3949_3950insGGCATGT的发现丰富了成骨不全致病基因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和处理指南(2023)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胎盘植入性疾病是孕期子宫破裂、严重产后出血、产科紧急子宫切除乃至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母胎医师专委会制订了本指南,详细阐述了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定义、高危因素、诊断、临床管理、终止妊娠的时机、围手术期和围分娩期的管理要点等,以指导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中度听力损失的非综合征耳聋患儿的 OTOGL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1例中度听力损失的非综合征耳聋患儿的可能遗传学致病原因。方法:应用二代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耳聋基因检测,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家系成员中听力损失表型和潜在致病变异之间的共分离情况。结果:患儿的 OTOGL基因检测到c.2773C>T(p.Arg925Ter)和c.2826C>G(p.Tyr942Ter)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母均表型正常,分别携带c.2773C>T(p.Arg925Ter)和c.2826C>G(p.Tyr942Ter)杂合变异。c.2773C>T(p.Arg925Ter)和c.2826C>G(p.Tyr942Ter)变异都可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Mutation Taster软件对两变异的致病性预测均为有害,经HGMD专业版数据库查询,c.2773C>T (p.Arg925Ter)已有文献报道,c.2826C>G(p.Tyr942Ter)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两变异均评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M4+PP3+PP5, PVS1+PM2+PM4+ PP3)。 结论:OTOGL基因c.2773C>T(p.Arg925Ter)和c.2826C>G(p.Tyr942Te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导致患儿中度耳聋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PICC置管相关类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3 933例PICC置管中发生类过敏反应的27例患者的资料。结果:PICC置管相关类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69%(27/3 933),临床症状以皮肤系统为主、部分合并呼吸、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其发生率在性别、诊断和过敏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2.233、0.839、0.027,均 P>0.05);<60岁患者的发生率高于≥60岁的患者( χ2值为12.821, P<0.01);2种不同涂层导管的发生率高于无涂层的导管( χ2值为27.195、84.203, P<0.01)。26例患者在症状缓解后继续完成置管,1例患者终止置管。 结论:PICC置管相关类过敏反应多见于导管或导管内置导丝有涂层,建议置管前使用大量0.9%氯化钠冲管,以降低或避免涂层物质入血,有效控制类过敏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