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眼科与斜视》(译著)一书出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9至2020基础与临床科学教程"《小儿眼科与斜视》一书由美国眼科学会(AAO)组织编写,是国际眼科联盟(WOC)和中国医学考试网都推荐全世界的眼科医生和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眼科临床教程.现在我们组织石一宁等专家翻译.本书主要介绍了基础的眼部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斜弱视、小儿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视力矫正等.图书涵盖面广、内容权威,实用性强.除了配有大量清晰的病理图片、临床学习视频外,还配有大量测试题,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非常适合自学使用.本书在儿童眼健康基础知识、临床处理及最新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我国眼科医生拓宽医学诊疗视野,系统学习小儿眼病相关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及专业英文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本书将会成为青年眼科医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教材,引导更多眼科医生关注并学习儿童眼病的相关知识,积极推动我国儿童眼病诊疗水平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概化理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临床基本技能考试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技能考试信度,为改进技能考试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概化理论对2020年完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技能考试的7 322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研究。根据考试设计,纳入的因素包括考生、考站和考题,计算各因素的方差百分比,分析影响考试信度的主要因素,计算考试的概括力系数和可靠性指数分析考试的信度。基于完成同一套试题的考生分数,通过调整考题和考站数量,得出不同概括力系数和可靠性指数以探讨考核方案的优化。结果:考题的方差百分比为70.0%~76.0%,考站的方差百分比为17.6%~24.4%,考生的方差百分比为0.3%~0.8%。概括力系数范围为0.502~0.717,可靠性指数范围为0.052~0.223。当考站数量不变,考题数量增加1道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02,可靠性指数增加0.002,考题数量增加5道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07,可靠性指数增加0.004;当考站数量增加1站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25,可靠性指数增加0.010,考站数量增加2站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45,可靠性指数增加0.017。结论:水平测试临床基本技能考试质量尚存在提升空间,考站与考题是影响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增加考站与考题数量可以提高测试信度,但需综合考虑测试时间及考站、考题开发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沉浸式虚拟现实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至12月,以嘉兴学院医学院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下简称灾难救援)章节教学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抽签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49人和IVR教学组4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IVR教学组采用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教学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对IVR教学组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6%(44/47)的学生认同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的教学方式对灾难现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83.0%(39/47)的学生认同感官体验良好,83.0%(39/47)的学生认同该教学方式对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IVR教学组期末考试灾难救援相关试题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9.10±2.36)分比(7.11±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灾难救援现场的环境体验和感官体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试题和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并检验试题设置的合理性及其评价效能,为进一步完善八年制赛道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考核范围、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以及相关胜任力框架对八年制赛道试题和各代表队成绩进行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测算各考站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对各考站成绩与总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基本覆盖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考核范围。银奖争夺赛的难度为0.63,区分度为0.79,克朗巴赫系数为0.93;金奖争夺赛难度为0.79,区分度为0.81,克朗巴赫系数为0.66。银奖争夺赛中得分率<60%的胜任力指标,包括CanMEDS框架内的医学专家、合作者、学者等,以及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内的接诊患者、辅助检查选择和判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设计合理,评价准确,结果可信、可靠。各参赛队在胜任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胜任力框架设计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类比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类比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选取福建医科大学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班和6班共1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6班98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类比教学法;将5班97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对照教学知识点试题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5.33±1.43)分比(4.77±1.7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25±0.73)分比(4.00±0.69)分]、提高学习效率[(3.92±0.77)分比(3.69±0.71)分]、促进知识碎片重组[(4.34±0.63)分比(4.10±0.62)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4.12±0.74)分比(3.79±0.71)分]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 05)。 结论:类比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对照教学知识点学习成绩,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重组知识碎片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 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 结果: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 P<0.001; 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68, F=0.81, P=0.376; R=0.057, F=0.07, P=0.802; R=0.124, F=0.37, 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 R=0.890, F=76.41, P<0.001; R=0.934, F=163.67, 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 χ2=49.08, P<0.001)、出凝血疾病( χ2=25.97, 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 t=-2.09, 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 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R=0.523, F=196.22, 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 P<0.05)。 结论: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考试中基础医学融合型试题与非融合型试题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基础医学融合型试题与非融合型试题(后文简称融合题和非融合题)在医学考试中的试题参数表现,为提高基础医学试题质量、适应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通过在某次大规模临床医学考试中应用非融合题和融合题2种不同单项选择题题型,对相同的基础医学知识点进行考核,选取15个基础医学知识点,比较分析不同题型认知层次、考核要点,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不同题型难度,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不同题型区分度。 结果:融合题认知层次为对基础医学知识点的应用,非融合题认知层次均为记忆或理解。融合题比非融合题平均每道试题的考核要点增加2.8个。融合题难度为[0.75(0.69,0.86)],非融合题难度为[0.77(0.59,0.9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0)。融合题区分度为(0.31±0.10),非融合题区分度为(0.26±0.1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5)。 结论:融合题题型符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要求,顺应医学考试评价发展趋势,提高了基础医学试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社区全科医师炎症性肠病知晓情况和培训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全科医师对炎症性肠病(IBD)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2—3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自愿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55名全科医师开展调查,问卷包含IBD知晓情况测评试卷和IBD培训需求问卷2个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对试卷成绩分布情况、全科医师的IBD知晓情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的知晓情况差异,以及全科医师对IBD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名全科医师的IBD试卷及格率为30.9%(17/55),总得分(52.2±12.0)分。将IBD病因、诊断、治疗和病例分析各部分试题的分数标化为百分制后,55名全科医师得分分别为(83.6±37.0)、(60.2±18.3)、(54.9±14.1)和(31.8±20.7)分。全科医师对UC和CD的诊断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99/165)比60.4%(166/275),χ 2=0.006, P=0.94],对UC的治疗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CD的治疗知晓情况[72.1%(119/165)比27.7%(61/220)χ 2=74.643, P<0.01]。全科医师培训需求最高的内容是IBD的药物、外科及营养支持治疗(90.9%,50/55),其次是临床表现(80.0%,44/55)。 结论: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整体对IBD知晓水平不佳,尤其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的知晓明显不足, 对CD的治疗知识掌握情况更加不足。全科医师对IBD的治疗和临床表现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很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展临床医学试题库建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运用新颖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开展临床医学试题库建设。在深化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同时,继以革新医学专业考评体系并提升临床医学各学科在教学与考核中的灵活性、多元性、科学性,对于提升医科院校教学水平和医学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文针对建设临床医学试题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融合VR技术开展临床医学试题库建设的优势及前景予以分析和论述,同时在基于VR技术开展试题库建设的探索及实践等方面展开细致的探讨,将为我国临床医学教学与考评、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创新性的思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美医师资格考试中预防医学知识与能力考核现状比较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师资格考试是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的认证形式。预防医学作为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核临床执业医师在临床环境下,适宜开展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强化临床预防观念。本文结合临床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要求,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医师资格考试中预防医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情况,提出未来优化我国医师资格考试设计的建议:完善考核要求,改进考试评价形式和方法,适当提高预防医学试题比例,以期促进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培养更加适应我国健康领域发展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