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公立医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上海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AMS)开展情况进行典型案例调查和要素分析,总结AMS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为AMS进一步推广和落实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选择上海市7家典型医院作为样本,邀请AMS关键知情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基于AMS核心要素理论,运用主题分析法,对AMS实施情况及优秀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样本医院在AMS领导力支持和问责机制方面卓有成效,而在培训、跟踪及报告方面有待提升.部分医院在常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拓展AMS行动,结合外部监管和内部评价等控制措施,逐步形成了符合机构特色的AMS策略,院内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AMS后续推进中,医疗机构可在夯实自身治理架构和常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借鉴优秀经验,选择因地制宜的AMS策略.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AMS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保障AMS落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医疗与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探讨医养结合服务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 评价北京市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为改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 年 5 月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现场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产出导向的BCC模型,对北京市 62 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进行评价.投入指标包括:机构床位数、医务人员数、养老护理员(护工)人员数.产出指标包括:完全失能/重度障碍老人数量、部分失能/中轻度障碍老人数量、自理老人数量.结果 北京市 62 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中,DEA有效单元比例分别占12.903%、35.484%、12.903%,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为 0.599、0.788、0.760.其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占 12.903%,规模效益递减的占 70.968%,规模效益递增的占 16.129%.结论 所调查的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综合效率偏低,存在资源浪费、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建议养老机构科学定位目标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合理计算入住容量,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服务合作,而政府要继续贯彻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住院医师培训基于场景的知识推送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培基地常会将住院医师培训学员看作是普通医师进行使用,将其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的医疗程序性工作当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培训和带教,对规培学员的基本技能培训产生了忽视。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业务场景的主动知识推送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敏感操作识别层、知识索引层、资源推送层3个部分,以培养规培学员诊疗的规范,合理解决临床工作中资源获取不便的问题。通过初步应用,发现该系统有效提高了规培学员住院医师迷你评价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0年12月26日,来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专业期刊、学会的38名专家就“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策略与实施路径”深入研讨,提出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专家建议:(1)完善医防协同投入保障机制;(2)落实医防协同资源共享机制;(3)健全医防协同分工协作机制;(4)改革医防协同人才培养机制;(5)创新医防协同医保筹资支付机制;(6)建立医防协同绩效考核机制。同时提出了13点具体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 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 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 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 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 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 : 1和3 : 1以上的要求。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 P<0.05)。⑥ 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 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 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行业发展的不断投入,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产医疗设备得到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核医学普及率及临床需求的逐渐提高,使国产核医学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在PET/CT、PET/MR及SPECT/CT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及发展。笔者就目前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情况及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的运行效率,为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复旦大学中国综合医院排行榜等。将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医院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优势专科声誉得分和科研学术得分作为产出指标,政府卫生支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三级甲等医院数占比作为环境变量,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医院运行效率和规模收益。结果:环境变量影响我国医院运行效率( P<0.05),剔除其影响后,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运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703、0.961和0.726。其中,4个省份的医院规模效益不变,26个省份递增,1个省份递减。 结论:纯技术效率是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规模效率偏低会影响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多数省份医院的规模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笔者建议医院应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变量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难点的质性研究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难点。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的1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通过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访谈内容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提炼出7个主题:老年患者主动预防跌倒意识淡薄;主要照护者安全陪护能力欠缺;临床护士执行干预措施未细致精准;多部门管控未完全协调一致;医院环境适老化与无障碍理念不足;跌倒相关技术产品未引入与普及;缺乏医疗政策的支持与专项资金的投入。结论:适当增设跌倒课程与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跌倒知识与技能水平,积极改变健康宣教方式与内容,增强老年患者与主要照护者风险意识及陪护能力。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共同解决跌倒问题,还应寻求卫生部门对于医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努力提升无障碍与适老化理念以整体改善住院环境,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打赢疫情"阻击战"后方不可"不设防"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民众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医疗界遵照国家决策部署,投入大量医疗资源,驰援湖北。但在全国范围内,部分医院发生了门诊停诊、病房停收、手术停做等现象。笔者从停诊发生的深层原因和对患者的危害方面进行剖析,并综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以及处置方案的优化,最后提出疫区以外综合医院开展安全医疗管理的合理建议,希望引起医疗机构和医护同行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省2015-2020年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卒中死亡空间自相关及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2015-2020年浙江省卒中死亡的空间自相关分布及其宏观影响因素,为制定卒中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卒中死亡数据,通过绘制地图、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卒中死亡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卒中死亡与社会经济、卫生保健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5-2020年浙江省卒中平均标化死亡率为68.38/10万,在空间分布上呈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南部地区高于北部的趋势,具有空间正相关性(Moran's I值为0.274~0.390, P<0.001)。卒中标化死亡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β=-0.370, P<0.001)、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 β=-0.116, P=0.021)、每千人口床位数( β=-0.161, P=0.030)呈负相关。缺血性卒中标化死亡率与人均GDP( β=-0.310, P=0.002)和高血压规范管理率( β=-0.462, P=0.011)呈负相关,出血性卒中标化死亡率与人均GDP( β=-0.481, P<0.001)、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 β=-0.184, P=0.001)、每千人口床位数( β=-0.288, P=0.001)和高血压规范管理率( β=-0.336, P=0.029)呈负相关。 结论:2015-2020年浙江省卒中死亡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重点防治、加大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是降低卒中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