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88例患者,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和专家共识,分为确诊IPA、临床诊断IPA、拟诊IPA和非IPA组,用统计学方法对BALF G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阈值时BALF GM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结果 4例确诊IPA、156例临床诊断IPA为病例组,非IPA 160例为对照组.对于BALF GM检测,ROC曲线分析当cut-off≥0.935时,约登指数为0.969,是最佳的界值点,灵敏度为98.8%,特异性为98.1%.当cut-off≥1.51时,灵敏度为78.8%,特异性为100.0%.结论 BALF 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PA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BALF与血清GM检测用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临床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用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诊断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 411例疑似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送检BALF-GM检测95例,送检血清GM检测2 394例,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情况,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BALF-GM与血清GM单用或联合应用诊断效能。结果:78例同时送检BALF-GM和血清GM检测,两者均为阳性22例,临床确诊符合率为95.45%(21/22);BALF-GM和血清GM检测均为阳性患者临床确诊符合率显著高于两者均为阴性及任一检测为阳性(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ALF-GM与血清GM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高于两者单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6%、87.96%、94.40%、91.25%。免疫功能正常者BALF-GM检测阳性诊断IPA敏感度高于血清GM检测阳性;免疫功能异常者血清GM检测阳性诊断IPA敏感度高于BALF-GM检测阳性。 结论:BALF-GM联合血清GM检测用于IPA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更高符合率,效能优于两者单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利福平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能持续多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56岁男性肺结核合并感染的患者在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以及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曲霉菌抗体检测确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停用莫西沙星和抗结核药物,给予伏立康唑静脉滴注(首日300 mg、1次/12 h,维持剂量150 mg、1次/12 h)。用药第5天检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结果为0。药师会诊认为血药浓度的结果与利福平的影响有关。次日将伏立康唑剂量调整为200 mg、1次/12 h。2 d后复查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1.3 mg/L。患者咳嗽、咳痰症状缓解,但仍反复高热。伏立康唑加量第9天,经风湿科医师会诊考虑结缔组织病不能排除,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1次/d。次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3.0 mg/L。经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复习文献,达成共识:利福平对体内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作用在停用该药后可持续7~10 d甚至更长,对利福平序贯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应加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调整伏立康唑剂量,直至利福平对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完全消退,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达到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热带念珠菌血症14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热带念珠菌血症(CTBI)的临床特征、诊疗与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6家医院诊断的14例ALL合并CTBI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收集同期入院的无侵袭性真菌病(IFD)的ALL患儿(28例)及其他IFD患儿(9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TB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4例患儿中男7例、女7例,年龄1岁5月龄~13岁。14例均有发热,9例有消化系统症状,3例粪培养有真菌;7例有呼吸系统症状,1例痰培养为真菌;2例有中枢神经症状;10例发生休克。14例患儿均有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1~53 d。C反应蛋白>50 mg/L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IFD病例(8/14比1/9, P<0.05),(1, 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及肺部影像学无特异性。14例患儿血培养均可见热带念珠菌,13例完善药敏,均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4例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敏感。14例患儿中,1例放弃治疗后失访,1例在抗真菌治疗前死亡,余12例予抗真菌治疗;14例患儿中死亡7例。ALL合并CTBI组(14例)与ALL未发生IFD组(28例)在ALL未缓解(χ2=37.847, P<0.01)、住院时间>15 d(χ2=8.351, P=0.004)、中性粒细胞缺乏(χ2=14.280, 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χ2=10.254, P=0.001)、应用广谱抗菌药物(χ2=13.888, P<0.01)、皮肤黏膜破损(χ2=5.923, P=0.01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TBI耐药率及病死率高,针对耐唑类热带念珠菌,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降低治疗相关死亡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弥漫性病变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67岁,2022年2月出现咳嗽、咳大量白色痰,伴气短、低热。外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斑片、团片影,右肺门增大,临床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未再发热。2022年4月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予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2022年7月就诊于本院,(1,3)-β- D-葡聚糖(G试验)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呼吸道病原体抗体、痰抗酸染色、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分枝杆菌培养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检测结果均阴性;痰液细胞学病理可见非典型细胞;纤维气管镜检查提示右下叶背段开口狭窄,支气管黏膜刷片病理见挤压变形的异型细胞。临床考虑"慢性炎性机化可能",予激素治疗后咳嗽、气短症状稍减轻。2022年9月复查胸部增强CT,结果示:右肺见弥漫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及实变影,其内散在小囊状透光区,病变见不均匀的轻中度强化,其内见明显的血管强化影,呈"血管造影征",病变范围较前增大;另见左肺多发结节(图1)。血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 4 224[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0~34] kU/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fragments, Cyfra)21-1:4.0 (0~3.5) μg/L,CA242>150(0~20) kU/L,CA72-4:12.4 (0~6.9) kU/L。既往史:患者40年前曾患肺结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和危重症流感病例157例。收集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血清和BALF的GM值,根据患者是否合并IPA分为IPA组( n=18)和非IPA组( n=139)。以改良版AspICU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需同时符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微生物诊断标准),比较血清和BALF GM试验及两者联合对流感合并IPA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157例重症与危重症流感患者中,危重症95例,合并IPA患者的死亡率为55.6%(10/18)。IPA组APACHE Ⅱ评分、PSI评分、尿素氮、流感严重程度(危重型流感占比)和有创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16±6)分、(110±31)分、10.7(8.4,17.8) mmol/L、88.9%、66.7%,明显高于非IPA组的(10±5)分、(83±30)分、5.2(3.6,7.6) mmol/L、56.8%、24.5%(均 P<0.05)。所有患者行血清GM试验,32例患者同时行血清和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0.5 μg/L时,血清GM试验诊断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IP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12/18)、95.0%(132/139)、63.2%(12/19)、95.7%(132/138)。32例患者同时行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1.0 μg/L时,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0.0%(8/10)、86.4%(19/22)、72.7%(8/11)、90.5%(19/21);通过ROC曲线计算显示,BALF GM试验的最佳临界值为0.88 μ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9/10)、86.4%(19/22)。血清GM、BALF GM和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5和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者联合诊断流感合并IPA的诊断效能较高。 结论:危重症流感患者需警惕合并IPA的可能,血清GM试验诊断流感合并IPA的敏感度较低,但阴性预测值较高;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0.88 μg/L时诊断效能最高;联合BALF和血清GM试验可提高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眼部首发的布鲁氏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54岁。因右眼视力下降、眼痛半个月于2021年7月28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有低热,头痛和踝关节、膝关节疼痛,伴食欲差、上腹部不适,无咳嗽。既往身体健康。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1.3、11.4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双眼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黄斑区颞下方局限性视网膜黄白色病灶,周围少许浅层出血(图1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黄斑颞下方病灶处神经上皮层增厚,局部反射增强,层间结构紊乱(图1B )。左眼眼底及OCT检查均无异常。传染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常规、腹部B型超声及胸部CT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44.5 U/L、谷草转氨酶55.8 U/L,均偏高。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疑诊:真菌性眼内炎。2021年7月30日,患者行右眼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取病灶周围的玻璃体液0.4 ml送检(北京智德医学检验所)。结果显示,真菌(1-3)-β-D葡聚糖62.4 pg/ml(阴性);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0.14(阴性);白细胞介素(IL)-6、IL-10、IL-8分别为625.4、0.0、234.1 pg/ml。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诉在羊肉馆工作,近期同事出现"发热、厌食及关节疼痛"症状,于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布鲁氏菌病"。遂嘱患者至该院完善检查,并给予0.05%利福平滴眼液点眼。2021年8月5日,血清化验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布鲁氏菌阳性(+);布氏试管凝集试验:1:400++++。诊断: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为布病)。全身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21年8月24日复诊,右眼视力1.0;右眼视网膜黄白色病灶明显缩小(图2A);OCT检查,右眼黄斑颞下方神经上皮层隆起较前减轻,仍可见局部中强反射团(图2B)。2021年11月20日复诊,右眼视力1.0;右眼视网膜病灶已完全消退(图3A);OCT检查,右眼原黄斑颞下方病灶处神经上皮层厚度基本恢复正常,结构大部分恢复,强反射团明显减小(图3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曲霉菌性脊柱炎患者六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曲霉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及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30日至2020年5月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确诊的6例曲霉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颈痛或腰背部疼痛,从出现临床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为2月余至14个月。脊柱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为椎体长T1、长T2信号,压脂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明显,可有椎旁脓肿形成。6例患者中,4例C反应蛋白升高,5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3例β-D-葡聚糖试验结果明显升高,4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结果升高。6例患者通过病变组织真菌涂片、组织培养或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检查后确诊。予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后,5例患者痊愈,1例仍在治疗中。结论:曲霉菌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需结合外周血β-D-葡聚糖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确诊有赖于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需行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辅助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广东省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谱,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14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丝状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热116例(81.1%),咳嗽104例(72.7%),咳痰83例(58.0%),气促59例(41.3%);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2.0(9.3, 60.8)/μL,其中118例(82.5%)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0/μL;白细胞计数减少52例(36.4%),增多18例(12.6%);贫血109例(76.2%),血小板计数减少29例(20.3%);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64例(44.8%);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感染114例(79.7%),粟粒样改变12例(8.4%),胸腔积液44例(30.8%),胸腔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5例(31.5%);抗真菌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24例(86.7%),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19例(13.3%)。143株丝状真菌中,曲霉菌属56株(39.2%,其中24株为烟曲霉),马尔尼菲篮状菌( Talaromyces marneffei, TM)37株(25.9%),青霉菌属22株(15.4%),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28株(19.6%)。曲霉菌属、TM、青霉菌属和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感染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24.5、15.0、53.5和22.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1.282, P=0.010)。艾滋病患者合并不同菌属肺部丝状真菌感染时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的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TM组[89.2%(33/37)],曲霉菌属组[67.9%(38/56)]和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组[67.9%(19/28)],青霉菌属组[54.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96, P=0.026)。 结论:广东省艾滋病患者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病原谱多样化,以TM和烟曲霉为主,且病原谱可能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中诊断敏感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中诊断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IPA为研究对象,气管镜前给予抗真菌药者为经验性治疗组,余为诊断驱动治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BALF GM结果。结果:共66例COPD合并IPA者纳入分析,其中经验性治疗组17例、诊断驱动治疗组49例,5例确诊、61例临床诊断。血GM与微生物检验敏感度在经验治疗组与诊断驱动治疗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248、0.379, P=0.619、0.538)。以BALF GM 0.5为折点,经验治疗组敏感度88.2%(95% CI:62.3%~97.9%),略低于诊断驱动治疗组93.9%(95% CI:82.1%~9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51, P=0.821);而以BALF GM 1.0为折点,经验治疗组敏感度52.9%(95% CI:28.5%~76.1%),低于诊断驱动治疗组81.6%(95% CI:67.4%~90.8%)( χ2=4.036, P=0.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机械通气( OR=0.807、95% CI:0.215~3.026、 P=0.750)及使用半合成青霉素( OR=0.498、95% CI:0.140~1.776、 P=0.283)的影响,BALF GM假阴性与治疗分组采用经验治疗有关( OR=0.243、95% CI:0.068~0.949、 P=0.030)。 结论:气管镜前经验性抗真菌药可降低BLAF GM诊断IPA的敏感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