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蟾素激活去乙酰化酶6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制备脂性肝原代细胞模型,以华蟾素低、中、高剂量干预24 h后,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脂肪酸氧化蛋白(PPARα、Cpt1a)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去乙酰化酶6(SIRT6),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野生型小鼠高脂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加华蟾素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分子对接及相关脂质合成蛋白检测出SIRT6-PPARα的激活状态;最后通过SIRT6小鼠肝脏原代细胞观察华蟾素给药后TG变化。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华蟾素高剂量组TG含量低于模型组(0.40±0.06比0.67±0.07, t=6.274, P<0.05)。华蟾素对小鼠肝原代细胞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高剂量组PPARα表达高于模型组(0.85±0.15比0.29±0.04, t=7.178, P<0.05);高剂量组Cpt1a表达高于模型组(0.84±0.06比0.62±0.12, t=3.357, P<0.05)。高剂量组肝脏TG含量低于模型组(0.66±0.15比1.51±0.09, t=12.15,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SIRT6敲除小鼠肝脏原代细胞中,模型组TG含量高于空白对照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6±0.08比0.35±0.09, t=6.31, P<0.05),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0.07比0.66±0.08, t=1.38, P>0.05)。 结论:华蟾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激活SIRT6-PPARα信号通路促进脂肪酸氧化水平,改善代谢,减轻脂肪性肝病小鼠的脂质沉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中医院新昌分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华蟾素注射液。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2 ~ 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近期疗效,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血清 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变化,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24/31),高于对照组的48.39%(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99, 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为(87.48 ± 6.57)分,高于对照组的(80.20 ± 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14,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癌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59 ± 1.02)kU/L比(6.98 ± 1.37)kU/L、(7.38 ± 1.87)μg/L比(9.82 ± 1.42)μg/L、(12.27 ± 2.36)μg/L比(16.57 ± 3.2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051、9.042、10.624, P<0.05)。观察组治疗后CD 3+、CD 4+和CD 4+/CD 8+高于对照组[(58.97 ± 3.72)%比(47.31 ± 2.98)%、(38.85 ± 3.25)%比(30.19 ± 2.71)%、1.59 ± 0.18比0.89 ± 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620、11.394、17.091, P<0.05)。观察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可降低血清CA19-9、CA724和CEA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毒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华蟾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将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不同浓度蟾素注射液处理)、对照组(未加华蟾素注射液处理)。MTT法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运用RT-PCR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HepG2细胞中c-myc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HepG2细胞中c-my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的HepG2细胞,24 h与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都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上升,实验组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比24 h的高( P<0.05)。实验组HepG2细胞中c-my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华蟾素注射液浓度的实验组之间c-myc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HepG2细胞中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华蟾素注射液浓度的实验组之间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能够抑制HepG2生长增殖,下调HepG2中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为其抑制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围术期应用华蟾素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根治术预后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围术期应用华蟾素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根治术预后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食管胃结合部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依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纳米组和蟾蜍素组,每组40例.纳米组患者给予切除术+纳米碳示踪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蟾蜍素组围术期应用华蟾素注射液结合切除术+纳米碳示踪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肿瘤标志物水平、凝血功能、术后病理分期及HKDC1、ANXA1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蟾蜍素组患者总淋巴结数、靶区淋巴数、周围淋巴数均低于纳米组(P<0.05).蟾蜍素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纳米组(P<0.05).蟾蜍素组凝血功能优于纳米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均升高,circAGFG1降低,且蟾蜍素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术后T分期方面,蟾蜍素组pT0~2期18例,pT3~4期22例;纳米组pT0~2期1例,pT3~4期39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x2=19.948,P<0.001),术后N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蟾蜍素组和纳米组的HKD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5%(19/40)、70.0%(28/40),蟾蜍素组低于纳米组(x2=4.718,P=0.040);两组ANXA13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可在不影响其他各项手术指标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给予纳米碳淋巴结示踪技术联合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HKDC1蛋白阳性表达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分期作用明显,可提高手术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华蟾素毒基通过JAK2/STAT3途径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研究华蟾素毒基(CB)对人结肠细胞HCT116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0 nmol·L-1),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含17.5、35、70 nmol·L-1华蟾素毒基的1640培养基培养48 h.用细胞计数-8(CCK-8)法检测华蟾素毒基对HCT1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克隆实验检测华蟾素毒基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华蟾素毒基对HCT11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T116细胞中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途径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22.67±24.42)、(73.67±15.82)、(44.33±4.51)和(21.67±1.53)个,划痕迁移率分别为(44.64±9.15)%、(26.91±2.94)%、(19.28±1.52)%和(6.33±2.30)%,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20.33±1.15)、(58.33±9.07)、(33.33±1.53)和(18.33±3.21)个,磷酸化JAK-2(p-JAK-2)/JAK-2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6、0.94±0.05、0.75±0.22 和 0.49±0.22,磷酸化 STAT3(p-STAT3)/STAT3 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89±0.10、0.72±0.04、0.65±0.06和 0.52±0.18,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30±0.14、0.41±0.13、0.49±0.14 和0.69±0.17,N-cadherin 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96±0.11、0.78±0.04、0.69±0.12和0.40±0.15,Snai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08、0.62±0.15、0.44±0.15 和 0.27±0.09,Viment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2±0.09、0.76±0.13、0.63±0.01 和 0.43±0.09,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华蟾素毒基可以通过JAK2/STAT3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侵袭与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华蟾素调控PI3K/AKT通路逆转卵巢癌A2780/DDP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华蟾素(CBG)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和机制.方法 A2780 细胞株及其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是临床常见的卵巢癌细胞,故选择这两种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赫斯特染色(Hoechst)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和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A2780 细胞相比,A2780/DDP 细胞的耐药指数分别约为5.636、5.864、5.695,采用CBG(2、4、6 mg/ml)处理 A2780/DDP耐药细胞后,逆转耐药指数分别为1.617、2.570、3.461.CBG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细胞凋亡水平、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A2780 细胞相比,对照组(A2780/DDP)细胞中P-PI3K/PI3K和P-AKT/AKT的蛋白水平相对比值以及 N 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蜗牛蛋白(Snail)的蛋白表达更高,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更低(tP-PI3K/PI3K=8.115,tP-AKT/AKT=17.62、tN-cadherin=6.126、tVimentin=4.001、tSnail=17.333、tE-cadherin=4.620,P<0.01);随着CBG剂量升高,耐药细胞中的P-PI3K、P-AKT、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 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增加(FP-PI3K=268.5、FP-AKT=190.5、FN-cadherin=24.02、FVimentin=57.65、FSnail=87.24、FE-cadherin=135.8,P<0.05).RT-qPCR结果显示:随着 CBG 浓度增加,PI3K、AKT、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随之降低,相反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PI3K=101.1、FAKT=558.3、FN-cadherin=86.97、FVimentin=105.9、FSnail=85.71、FE-cadherin=80.96,P<0.01).结论 CBG具有逆转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顺铂耐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BG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抑制EMT发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e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进行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选择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介入治疗(常规介入组),50例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治疗(华蟾素组).检测患者的Bax、Bel-2、cyclinD1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比较两组卡氏(KPS)评分、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评分,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Bax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Bcl-2、cyclinD 1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AFP、TBIL、AST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ALT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IgG、NK细胞、CD4+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CD4+/CD8+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Child-Pugh评分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高于常规介入组的74.00%(P<0.05);华蟾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常规介入组的44.00%(P<0.05).结论 华蟾素可以下调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e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可以增强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还能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疗效,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华蟾素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痰瘀痹阻型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华蟾素片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TD)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痰瘀痹阻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50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痰瘀痹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含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27例和观察组(华蟾素片联合TD方案)23例.两组患者均治疗2或3个疗程.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缓解情况(包括总缓解率、深度缓解率),患者 1年、2年总生存率,不良反应.次要结局指标为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骨痛积分、卡氏(KP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69.57%(16/23)及70.37%(19/27),深度缓解率分别为56.52%(13/23)及55.56%(15/2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9%和92.4%,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0.9%,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肾功能损伤.观察组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为8.70%(2例),低于对照组的48.15%(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骨痛评分降低,血红蛋白水平、KPS评分升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华蟾素片联合TD方案与含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痰瘀痹阻型患者疗效相当,但华蟾素片联合TD方案在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含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且安全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2022 年 3 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 7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5,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n=35,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CK19)、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用卡氏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33/35,94.29%)高于对照组(25/35,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均降低,KPS评分均升高(P<0.05),联合组更佳(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血清CEA、CA125 和CK19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5,14.29%)低于对照组(13/35,37.14%)(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使肿瘤标志物以及VEGF水平下降并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对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对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8 例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 44 例予卡培他滨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4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2 组均21 天为1 个周期(2 个周期间隔 1 周),连续治疗4 个周期.比较2 组中医证候疗效、实体瘤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管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变化;比较2 组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2 例、对照组41 例完成试验.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5.71%(36/42),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5.82%(27/4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缓解率64.29%(27/42),控制率83.33%(35/42);对照组缓解率43.90%(18/41),控制率63.41%(26/41).治疗组实体瘤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CD8+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VEGF、ESM-1、IGF-1 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ESM-1、IGF-1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能提高气阴两虚型中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发生,可能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血管相关生长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