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照组:(45.84±22.46)U/mL、(35.13±15.03)U/mL、(16.21±3.20)U/mL,观察组:(28.33±20.11)U/mL、(14.82±10.11)U/mL、(5.16±1.33)U/mL]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t=3.94、7.61、21.63,均 P < 0.05);两组CD +3、CD +4、CD +8[对照组:(16.22±3.12)%、(15.20±1.46)%、(29.21±5.17)%,观察组:(31.22±4.11)%、(24.99±1.71)%、(24.25±4.45)%]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 +3、CD +4高于对照组,CD +8低于对照组( t=19.72、29.53、4.93,均 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36/46),高于对照组的58.70%(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8, 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11/46),低于对照组的45.65%(2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9, P <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43.48%(20/46),高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4, P < 0.05)。 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同时不会对T淋巴细胞亚群造成严重影响,可提高生存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按照GP(吉西他滨+顺铂)、AT(吡柔比星+多西他赛或紫杉醇)、AC(吡柔比星+环磷酰胺)、m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TC(多西他赛或紫杉醇+环磷酰胺)等5种化疗方案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预期性呕吐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体力状况评分(KPS)、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量表、患者疼痛程度采集表(VRS法)评分,再对其综合分析得出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中肿瘤转移者显著高于肿瘤没有转移者,肠癌、肺癌者显著高于其余肿瘤类别者,有腹胀感者显著高于没有腹胀感者,KPS评分低者显著高于KPS评分高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中化疗方案选用AC者显著高于其他化疗方案者,化疗周期越多、患者恶心呕吐频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腹胀感( OR=4.527),化疗周期( OR=4.306),化疗方案( OR=3.633),肿瘤类别( OR=3.896),体力情况( OR=2.535),肿瘤是否转移( OR=2.054)与恶心呕吐发生显著相关(均 P<0.05)。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有关,针对此现象应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素质、饮食行为习惯、居住环境、呕吐等方面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同步放化疗60 Gy对比50 Gy剂量治疗不可手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比较60 Gy的放疗剂量是否优于国际标准的50 Gy。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将来自22家医院的331例经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的ⅡA~ⅣA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 Gy和50 Gy两组接受放疗。最后纳入可分析病例305例,其中60 Gy组152例,50 Gy组153例。中位年龄63岁,男242例(79.3%),女63例(20.7%)。原发灶中位长度5.6 cm。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放疗2 Gy/次,每周5次。同步化疗5周,每周1次:多西紫杉醇(25 mg/m 2)+顺铂(25 mg/m 2);巩固化疗2周期,3周重复:多西紫杉醇(70 mg/m 2),d1+顺铂(25 mg/m 2),d1~3。首要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RPFS)。两组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中位随访27.3个月,60 Gy组疾病进展率为37.5%(57/152),50 Gy组为43.8%(67/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51, P=0.263)。60 Gy组和50 Gy组1、2、3年LRPFS分别为75.4%、56.8%、52.1%和74.2%、58.4%、50.1%( HR:0.95,95 %CI:0.69~1.31, P=0.761)。两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1%、64.8%、54.1%和85.4%、62.9%、54.0%( HR:0.98,95 %CI:0.71~1.38, P=0.927)。两组1、2、3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70.8%、54.2%、48.5%和65.5%、51.9%、45.1%( HR:0.93,95 %CI:0.68~1.26, P=0.621)。60 Gy组3级以上肺炎发生率为7.2%,50 Gy组为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596, P=0.021),其他毒副作用两组相似。 结论: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食管癌,50 Gy与60 Gy的疗效无差异,推荐50 Gy为常用放疗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腺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治疗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策略治疗胰腺癌伴同时性肝转移(sLMP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2月连续在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治疗的37例sLMPC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 M(IQR)]61(10)岁(范围:45~74岁)。明确诊断后给予全身系统化疗。初始化疗方案选择改良FOLFIRINOX、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替吉奥方案等,初始化疗失败后更改化疗方案,经系统治疗后判定是否达到可以手术治疗的标准。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Gehan-Breslow-Wilcoxon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 结果:37例sLMP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3个月(范围:2~64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9.5%、14.7%、14.7%。36例患者初始接受系统化疗,其中29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以上的化疗,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4例,肿瘤控制率为69.4%。在初始以转化手术为目的的24例患者中,转化成功率为54.2%(13/24)。13例转化成功患者中,9例选择手术,其治疗结果优于未手术的4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比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 P<0.05)。而转化未成功的9例患者中,手术组(4例)和未手术组(5例)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中,转化有效组患者CA19-9水平降幅及肝转移灶退缩比例较转化无效组更为显著( P值均 <0.05),但两组原发灶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选择性sLMPC患者在系统治疗达部分缓解后,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策略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系统化疗未达到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并未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气养阴汤辅助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汤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卵巢癌(O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VEGF、HE4、CA125水平观察.方法:将96例晚期O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化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汤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3年生存情况及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有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HE4、CA125水平降低,CD3+、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降低更明显,疗效和3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联合多西他赛可提高晚期OC患者疗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对EGFR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NTZ)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NTZ+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顺铂(NTP)组(n=24)与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顺铂(TP)组(n=24).NTP组2或3个周期诱导治疗后序贯NTZ配合顺铂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EGFR表达水平,探究NTP组患者EGFR表达强度和尼妥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诱导治疗结束后的近期疗效、肿瘤退缩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TP组EGFR阳性表达率为100%,EGFR表达强度与联合NTZ的诱导治疗疗效相关(P<0.05);诱导治疗结束后的两组疗效比较,NTP组颈部淋巴结的客观缓解率(ORR)明显高于TP组(75.0%vs.45.8%,P=0.039),两组肿瘤原发病灶及总体(肿瘤原发病灶和颈部淋巴结)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NTP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TP组(P<0.05),皮疹发生率高于TP组(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不同强度的EGFR表达,EGFR表达强度较高时,联合NTZ诱导治疗临床获益更明显;NTZ联合TP诱导方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2022 年 3 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 7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5,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n=35,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CK19)、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用卡氏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33/35,94.29%)高于对照组(25/35,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均降低,KPS评分均升高(P<0.05),联合组更佳(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血清CEA、CA125 和CK19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5,14.29%)低于对照组(13/35,37.14%)(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使肿瘤标志物以及VEGF水平下降并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远期生存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远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食管癌根治术同时采用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的64 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 年,均于治疗后留取7.5 ml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技术与阴性富集法评估患者CTCs表达情况,依据检测结果分为CTCs阳性组(n = 28)和CTCs阴性组(n =36),采用Kaplan-Meier曲线获取患者远期生存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变量指标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3 年,CTCs阳性组患者存活11 例,生存率为39.29%,平均生存时间25.95 个月,CTCs阴性组存活24 例,生存率为66.67%,平均生存时间31.16 个月,两组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组与CTCs阴性组BMI、肿瘤直径、肿瘤分化情况、CTCs、中心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肿瘤学指标细胞角蛋白19 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MI、CTCs、NLR、血清白蛋白、CYFRA21-1 为影响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CTCs水平为影响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作为评估患者治疗后远期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多西紫杉醇联合G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GP化疗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结果 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化疗前,CD8+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局部疼痛及食欲不振评分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GP化疗方案能有效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50),实验组行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行同步放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螺旋断层放疗,化疗方案采用PC方案(紫杉醇+顺铂)或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观察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0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2,P =0.319);中位PFS分别为16个月和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P=0.022);中位OS分别为26个月和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5,P=0.298).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炎(18.75%∶24.00%x2=0.314,P=0.575)、放射性食管炎(25.00%∶30.00%,x2=0.242,P=0.623)、消化道反应(21.88%∶26.00%,x2=0.180,P=0.671)、骨髓抑制(12.50%∶16.00%,x2 =0.014,P =0.907)和血气胸(6.25%∶0,P=0.149)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1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NSCL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