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药在加拿大的注册情况分析及对我国中药国际注册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通过检索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数据库(LNHPD),对在加拿大成功注册上市的92种中成药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有效注册者所属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天津等中医药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有效注册的中成药包括单味/单一有效成分药64种(69.6%)、复方制剂28种(30.4%),剂型以片剂、胶囊剂为主,具有剂量准确、理化性质较稳定的特点,亦有颗粒剂、溶液剂、散剂等剂型,多可长期保存,对工艺和环境的要求较低,主治疾病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部分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少数用于治疗较为复杂的肿瘤、糖尿病等,还有一些具保健功效的药品。建议加强国内中药注册相关标准同国际标准的衔接,推动有关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鼓励企业开展优势产品国际注册,以推进我国中药国际化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乌梅丸临床研究情况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乌梅丸临床研究情况,为临床运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有关乌梅丸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EndNote X9软件,结合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类型、所属期刊、主治疾病、中医证型、单味药剂量、治疗时长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12篇。结果显示,目前乌梅丸相关临床研究热点主要是腹泻、胃炎、糖尿病、失眠等;乌梅丸临床治疗疾病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等;主要针对的证型为寒热错杂证,其次为厥阴证;方中乌梅的平均用量最大,为21 g;文献平均治疗时长为5.78周。结论:乌梅丸临床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单味中药的剂量选择探讨随证施量与临床用药安全
编辑人员丨2024/8/17
"随证施量"是"辨证论治"之后重要的一环,考虑患者体质、年龄、病程等个体化差异,是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体现.总结现代医家关于附子、大黄、水蛭、天花粉、淫羊藿五味常用中药在"随证施量"过程中超剂量用药情况,不同剂量针对疾病的轻重程度和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希望能够拓宽药物临床剂量使用范围,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预防刺参腐皮综合征复方中药的筛选及体内药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为开发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从14种中药中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抗菌复方FF-Z(诃子∶五倍子∶穿心莲∶川芎=15 g∶2 g∶10 g∶5 g).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30和40 g/kg的复方FF-Z作为试验组,不含复方FF-Z的饲料为对照组,并以含恩诺沙星粉20 g/kg的饲料为药物对照组,连续投喂刺参10d,继而用终浓度为107 CFU/mL的灿烂弧菌进行浸浴攻毒,以观察预防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对复方FF-Z极敏感,抑菌圈直径可达(23.10±0.62)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7.81和15.63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复方FF-Z各剂量组刺参的SOD、ACP和AKP活性显著提高,且优于药物对照组.在灿烂弧菌感染后,复方FF-Z各剂量组处理的刺参发病时间比阳性对照组推迟2d,其中复方FF-Z 20 g/kg组、FF-Z 30 g/kg组和FF-Z 40 g/kg组刺参的20d发病率分别为22.08%、22.14%和14.58%,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84.4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添加30 g/kg复方FF-Z的饲料能够有效减轻灿烂弧菌入侵引起的刺参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研究证明,复方FF-Z能够显著提高刺参的免疫和抗病力,对灿烂弧菌引起的腐皮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能延缓该病的发病进程并降低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归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远志的应用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归脾汤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剂,但部分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远志作为其重要的组成药物,对胃酸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可抑制胃酸分泌,又可抑制胃肠运动导致胃酸增多,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通过梳理文献,从远志的药理作用研究、归脾汤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情况、归脾汤中远志的作用分析等方面,聚焦单味药和复方探讨归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远志的作用,并从剂量、炮制、配伍角度梳理归脾汤中使用远志的注意事项,建议远志用蜜炮制,用量控制在3~10 g为宜,并与甘草、石菖蒲、厚朴按比例配伍使用,且不宜长期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芪丹军蛭汤整方随证施量策略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4/5/25
方药剂量的调整包括单味药剂量的调整和整方剂量的调整等,对于药少而精、功效专一的方剂,多采用整方调量的方式,整方调量也要遵循随证施量策略.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该疾病早中期,患者往往有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升高等表现,芪丹军蛭汤是仝小林院士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方,其调量的指征是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临证应用时多根据指征的变化对整方剂量进行调整,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可取得最佳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1例口服雄黄制剂致白血病患儿急性砷中毒死亡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雄黄制剂致急性砷中毒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例口服雄黄制剂致白血病患儿急性砷中毒的诊治过程,总结雄黄制剂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砷中毒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结果 患儿雄黄日用量为 1g,远高于单味日用量 50~100 mg;临床症状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尿砷含量为 33.56μmol/L,远超过人体尿砷正常值 1.8μmol/L,诊断为急性砷中毒.结论 该患儿雄黄日用量属超剂量用药.雄黄制剂的剂量和疗程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不可长期和超量服用,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砷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保证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搜集近20年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文献,提取出具有完整中药组成的方药及其具体剂量,统计其药物频率、药量、性味归经、类别,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61篇文献,包含61个处方,102味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及其剂量分别是甘草6g、当归15 g、川芎10 g、白芍15 g、葛根20 g.药物主要归于肝经,性味以辛温为主,功效以活血调经,缓急止痛为主.支持度>0.50、置信度>0.85的关联项集产生的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白芍-葛根,当归-川芎,葛根-甘草.支持度>0.10、置信度>0.60的关联项集产生的关联度较高的药物剂量组合为川芎15 g与当归15 g,川芎15 g与红花15 g,葛根30 g与甘草6 g.中药及中药剂量聚类分析显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该聚类中药物组合特点,其中葛根、伸筋草、丹参、当归、白芍、延胡索、桂枝、黄芪用量较大(≥15 g).方剂及方剂剂量聚类分析显示,方剂多为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白芍-甘草等为核心的药对组合,以"桃红四物汤"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经方应用较多.结论 本研究初步总结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用药重在疏肝气、调气血、化瘀滞,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行气止痛为基本大法,辅以通络、止痛、解筋舒肌,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参考与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其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医院接受中药处方治疗的患者1 230例,在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后收治的615例为观察组,另61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处方不合理情况(包括药物数量、剂量的不合理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5.12%,不合理率4.88%,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率分别为1.63%、3.58%;有毒、小毒药材使用率分别4.72%、21.63%;有毒和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97.53%.对照组处方合理率79.67%,不合理率20.33%;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分别14.41%、19.19%;大毒、有毒、小毒药材的使用率分别为12.68%、32.68%;有毒、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82.4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另 1.79%、14.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原因:饮片质量不佳36.36%,患者自身耐受性差63.64%,对照组饮片质量不佳23.60%、配伍禁忌16.85%、药物使用方法不规范21.35%、患者耐受性差38.20%.结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能够降低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按照二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法,以心肌组织马松(Masson)染色测定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为观测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最佳组合剂量.运用2×2析因设计试验分析两者之间有无交互作用,设空白组,模型组,丹皮酚(80 mg·kg-1)组,三七总皂苷(100 mg·kg-1)组,丹皮酚(80 mg·kg-1)+三七总皂苷(100 mg·kg-1)组,二甲双胍(157.5 mg·kg-1)组.检测体质量,心重指数(HWI),血糖(FBG),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含量,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观察Masson染色心肌胶原分布.结果:发现丹皮酚(80 mg·kg-1)和三七总皂苷(100 mg·kg-1)联合抗糖尿病心肌病作用最佳并有协同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WI,FBG,LDH,AST,CK-MB,MDA的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Masson染色显示心肌胶原纤维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组,三七总皂苷组,联合用药组的HWI,FBG,LDH,AST,CK-MB,MDA的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体质量显著增高(_P<0.05),Masson染色显示心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P<0.05),而联合用药组与单味用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皮酚联合三七总皂苷具有协同降低心肌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