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山东省卡介苗淋巴结炎经济负担测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卡介苗(BCG)淋巴结炎经济负担情况。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304例申请省级补偿的BCG淋巴结炎病例为对象,收集患者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相关情况、门诊(住院)病历和收费票据等相关资料,对其直接经济负担(包括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经济负担和总经济负担进行测算,比较不同特征病例经济负担的差异。结果:304例BCG淋巴结炎患者月龄的 M( Q1, Q3)为3(2,4)月,其中男性239例(78.6%),淋巴结破溃71例(23.4%),手术227例(74.7%)。单纯门诊、单纯住院和门诊后住院病例分别占25.7%(78例)、7.2%(22例)和67.1%(204例)。贴现后单例直接、间接和总经济负担的 M( Q1, Q3)分别为9 910(5 713,16 074)、2 081(1 547,3 122)和12 262(7 694,18 571)元。直接医疗费用占直接经济负担的89.4%,直接经济负担占总经济负担的84.9%,80.0%病例的总经济负担仅占其补偿金额的20.0%左右,只有2.3%的病例总经济负担占补偿金额的60.0%以上。单纯住院和门诊后住院病例的直接、间接和总经济负担高于单纯门诊病例,手术病例的直接、间接和总经济负担高于非手术病例,淋巴结未破溃病例的直接和总经济负担高于破溃病例(均 P<0.05)。 结论:山东省BCG淋巴结炎病例经济负担受诊疗方式的影响,且以直接医疗费用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介苗免疫预防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卡介苗(BCG)是目前唯一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抗结核病疫苗。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针对结核病的新型疫苗,但研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研究BCG这一应用了近百年的疫苗。现从BCG的起源和进化、引起的免疫反应、免疫保护力及其复种等几个方面,对BCG免疫预防研究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介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效果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卡介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准使用的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目标人群为婴幼儿,但是其保护时效是有限的。有研究证明,再次接种卡介苗可对成人结核病起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训练免疫,卡介苗还可诱导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对其他呼吸道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病有积极的效果,尤其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免疫效果。目前,COVID-19的流行还未得到有效遏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卡介苗对预防COVID-19有积极效果,是否可以将卡介苗作为预防措施值得思考。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中国相关部门并没有提出支持卡介苗复种的相应政策,随着卡介苗的免疫作用越来越多的发现,对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再次接种卡介苗以及是否可以将其更广泛的应用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就卡介苗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对结核及非结核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oll样受体10基因rs10004195位点突变或能预防新生儿疫苗接种后的卡介苗骨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TLR2亚家族由Toll样受体1(TLR1)、TLR2、TLR6和TLR10组成。我们之前一项关于132例卡介苗骨炎的对照研究表明:TLR1、TLR2和TLR6突变与卡介苗骨炎的发病风险有关。本次我们评估此队列中TLR10基因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之前132例卡介苗骨炎患者的5个TLR10 SNPs同源位点(rs10004195、rs10856837、rs10856838、rs1109695和rs11466652),5个TLR10基因的SNP错义突变位点(rs11096955、rs11096957、rs11466649、rs11466653和rs11466658)进行测序。结果:与芬兰正常人群相比,TLR10基因rs10004195位点多态性与卡介苗骨炎发病风险有关。13.6%的病例出现突变基因型(AT/AA),对照组为26.2% ( P=0.024)。相应地,病例组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s)低于对照组(0.152; P=0.009)。其余9个TLR10基因的SNPs或MAFs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TLR10基因的10个SNPs中,仅rs10004195位点突变与卡介苗骨炎发病风险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 基因功能完全缺陷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经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确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 STAT1)基因功能完全缺陷病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患儿男,生后第2天接种卡介苗,第21天出现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升高,血液、骨髓均检测出人巨细胞病毒,经抗病毒、抗生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口服抗病毒药物。生后第55天患儿再次因发热住院,血液病原微生物检测出人巨细胞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住院期间经治疗后高热不退,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积极治疗,患儿感染仍加重,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患儿于生后69 d死亡。患儿经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为 STAT1基因纯合变异,染色体位置:chr2:191855978,基因变异信息:NM_007315:exon11:c.1011_1012del(p.V339Pfs*18),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STAT1基因功能完全缺陷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STAT1基因功能完全缺陷病临床表现为致死性的胞内弱致病性分枝杆菌和病毒的广泛感染,全外显子组测序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该病预后极差。早期抗结核、抗病毒治疗或可使患儿短期内症状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介苗灌注治疗肾移植继发膀胱癌患者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肾移植继发膀胱癌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5例肾移植后继发膀胱癌行卡介苗膀胱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期间1例(例1)继发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3例(例2、3、5)继发低级别NMIBC,1例(例4)继发腺性膀胱炎后发展为低级别NMIBC;5例继发膀胱癌的年龄为(59.7±4.0)岁。例1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灌注表柔比星,例3、例5 TURBT术后规律膀胱灌注吉西他滨,例2 TURBT术后未灌注药物;此4例于术后(20.1±9.7)个月膀胱癌均复发,均再次行TURBT,病理提示其中3例(例1、2、5)为高级别NMIBC,1例(例3)为低级别NMIBC;4例第2次TURBT术后2周予膀胱灌注卡介苗。例4 TURBT术后病理提示低级别NMIBC,术后2周灌注卡介苗。5例卡介苗灌注治疗期间,继续应用免疫抑制剂。从患者灌注卡介苗后开始随访。结果:卡介苗灌注治疗期间,5例中4例出现卡介苗相关局部炎症反应,其中2例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1例表现为血尿,1例表现为血尿合并低热。伴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患者经大量饮水、卧床休息、服用左氧氟沙星(0.5 g/d×7 d)治疗后症状好转,低热患者予以退热处理;卡介苗灌注治疗期间未预防性应用抗结核药物。5例未出现结核感染的相关表现和败血症,移植肾功能正常,未出现排斥反应。5例随访时间7~24个月,其中1例在卡介苗膀胱灌注第7个月后失访,随访过程中5例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未降低灌注卡介苗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卡介苗灌注未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全身毒性反应,未影响移植肾功能;膀胱灌注卡介苗是肾移植继发膀胱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重症结核病3例临床特点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结核病(TB)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例重症TB患儿的临床资料和mNGS检测结果,并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应用mNGS诊断的儿童TB,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在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3例均有发热。1例患有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3例患儿抗酸染色、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均阴性,经mNGS早期诊断。2例转专科抗结核治疗好转出院。2.共检索到3篇文献,报道7例TB患儿。1例X-SCID男婴患卡介苗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6例结核性脑膜炎,均采用mNGS早期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协助诊断。结论:mNGS在儿童重症TB,尤其是免疫抑制患儿的快速病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有助于优化早期诊断和抢先治疗,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常染色体显性高IgE综合征临床和遗传特征及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高I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过敏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7例常染色体显性高I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一般信息、临床特征及基因改变。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高IgE综合征评分方法并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具体如下:(1)NIH评分>40分,存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基因( STAT3)致病突变;(2)NIH评分20~40分,存在明确已报道 STAT3致病突变;(3)NIH评分<20分,排除。 结果:男3例,女4例。7例患儿发病年龄均在出生2个月内,平均诊断年龄3岁。7例患儿均有反复皮肤或肺感染。其中4例同时有皮肤和肺部感染,1例仅有皮肤卡介苗接种处脓肿,2例无皮肤感染患儿均有反复肺炎。5例患儿出现皮肤脓肿的平均年龄为1岁6个月,其中3例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存在肺部感染患儿中,4例患儿形成了肺大疱。4例有中耳炎,4例有鹅口疮。1例同时有皮肤感染和肺部感染者,出现肝脓肿和脓毒症。7例患儿均有湿疹,6例于新生儿期出现湿疹,且4例湿疹是首次就诊症状。2例患儿同时有食物过敏症状。1例于1岁内有反复喘息。7例患儿血清IgE水平及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患儿均存在信号转导及 STAT3杂合致病突变,6例为新生突变,共有6个不同突变位点。4个突变位点为已报道位点,其中c.1145G>A、c.1144C>T、c.1699A>G,均为错义突变;c.1139+5G>A为剪切突变。2例突变未见报道,其中c.1031A>C为错义突变;c.2050G>T为无义突变,致病评级均为可能致病,且NIH评分>40分,符合高IgE综合征的诊断。 结论:湿疹是高IgE综合征常见和早发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血IgE水平和嗜酸细胞计数增高需要与特异性皮炎相鉴别。但其常先后出现反复皮肤脓肿或肺炎,易形成肺大疱。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枝杆菌感染相关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s)是一类由单基因突变引起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最终导致免疫功能降低、缺如或免疫调节功能失衡的疾病。PIDs患儿更易发生感染性疾病,由于不同病原菌感染宿主的免疫机制有所差异,不同类型的PIDs相对易感的病原学种类也不尽相同。目前多项研究指出,某些PIDs患儿更易发生卡介苗感染、重症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枝杆菌重症感染。现就与分枝杆菌易感密切相关的主要PIDs进行概述,包括慢性肉芽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及高IgM综合征等,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此病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核病蛋白亚单位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全球传染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十大主要原因之一。卡介苗(BCG)是目前唯一临床应用的结核病疫苗,但其对成人结核病的保护作用不明确。在结核病新型疫苗中,蛋白亚单位疫苗因其成分明确、安全性高的特点,且具有强化BCG效应的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亚单位结核病疫苗中的蛋白抗原所诱导的免疫应答较弱,通常需要佐剂辅助以增强其免疫效果。本综述旨在关注结核病疫苗新制剂中使用的各类佐剂(包括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和尚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佐剂),对各类佐剂的优缺点及可应用性进行客观评价,并指出目前佐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