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建档进行CAPD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动机式访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的容量管理状况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液体摄入、食盐摄入量分别为(716.84±127.45)mL、(3.79±1.08)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3.01±143.78)mL、(4.34±1.3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74、2.498,均 P<0.05);两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尿量逐渐减少,但干预6个月,观察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99, 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831, 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尿素氮、肌酐分别为(16.19±4.62)mmol/L、(502.01±226.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9.50±4.77)mmol/L、(599.65±266.6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61、2.161,均 P<0.05)。 结论:"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对CAPD患者控制水盐摄入的效果十分明显,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水肿程度及尿素氮、肌酐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妇科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糖尿病、术前感染史、不良卫生习惯、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管及术后卧床时间为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不良卫生习惯、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管为影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有很大的降低空间,而导致妇科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通过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及改正不良卫生习惯、选择更优的手术方式等有效应对措施是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关键所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高度丢失量、椎体Cobb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A组),另54例患者采用双侧PVP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创伤指标、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 P<0.05),Cobb角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P<0.05),且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29%)与B组患者(1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双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单侧PVP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单侧PVP手术时间短、X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用量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肠癌患者8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和非PE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 852例胃肠癌患者中共有68例发生PE,PE发生率为7.98%(68/852).PE组年龄≥60岁、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占比高于非PE组及手术时间长于非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导致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导致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大对具备上述特征的胃肠癌患者关注度,及早做好干预治疗,以预防或减少P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2)和观察组( n=63)。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功能训练、卧床休息和中药熏洗治疗等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JOA)和疼痛程度(VAS)进行评估,疗效评价于治疗后进行,并对2组随访6个月,记录其症状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和VAS评分分别为(25.11±1.98)分和(2.14±0.6)分,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高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多项临床评分、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对PCI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FMEA)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接收的106例行PCI手术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55例)和对照组(常规干预,51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患者卧床、住院及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建立静脉通路、心电图获取时间、卧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对PCI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预判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后护理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合并血管损伤的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9例上肢、28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进行创面修复重建,术后护理给予绝对卧床,注重体位护理;使用无光式两用保暖烤灯进行皮瓣保温保暖;手术后7 d内强化夜间护理;应用"四步一字口诀法"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并使用"数字记分式"护理记录单记录血运情况,以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采用微视频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防止肢体功能丧失。出院后通过微信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3例发生动脉危象,探查后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1例,其余皮瓣完全成活,质地及色泽良好,成活率89.36%。伤口感染1例,伤口裂开2例,供区发生局部感染并发症1例。40例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皮瓣色泽、轮廓和质地评分分别为(9.1±0.3)分、(8.8±0.4)分和(9.2±0.2)分。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3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89.47%;下肢功能根据临床下肢评分(LEM)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1%。结论: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重建四肢合并血管损伤的软组织缺损,术后加强护理,尤其夜间。局部保温保暖,定时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并加强早期康复锻炼,是保证皮瓣手术成功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微创肾部分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腹腔镜肾癌肾部分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肾癌并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和加速康复外科指南推荐的各项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术后1、3、5 d使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数字疼痛评分法测评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腰背部疼痛情况,术后5 d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收集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术后平卧位时间、绝对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的舒适状况量表总评分高于对照组,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术后平卧位时间、绝对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出血和下肢DVT。 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可以缓解微创肾部分切除患者的术后焦虑状态,提高其整体舒适度,缩短术后住院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保守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86例的病历资料,男54例,女232例;年龄(67.7±13.3)岁(范围52~90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134例)和PKP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旁肌(腰大肌、竖脊肌及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及脂肪浸润率(fatty infiltration,FI%);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位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各个椎旁肌CSA及F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KP组术后3个月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CSA分别为(6.56±1.26) cm 2、(6.87±1.31) cm 2和(7.14±1.29) cm 2,竖脊肌CSA分别为(12.39±2.16) cm 2、(14.72±2.67) cm 2和(16.45±3.09) cm 2,腰大肌CSA分别为(7.05±1.52) cm 2、(8.12±1.75) cm 2和(8.68±1.66) cm 2,PKP组各椎间盘水平椎旁肌CSA均大于保守治疗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各椎间盘平面各个椎旁肌F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KP组术后1年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CSA分别为(6.43±1.23) cm 2、(6.62±1.42) cm 2和(7.06±1.32) cm 2,竖脊肌CSA分别为(12.02±2.08) cm 2、(14.53±2.76) cm 2和(16.39±2.84) cm 2,腰大肌CSA分别为(6.98±1.47) cm 2、(8.01±1.59) cm 2和(8.37±1.72 ) cm 2,PKP组各椎间盘水平椎旁肌CSA均大于保守治疗组(均 P<0.05)。PKP组术后1年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FI%分别为31.40%±5.84%、32.54%±6.64%和33.26%±7.16%,竖脊肌FI%分别为22.64%±3.47%、23.08%±3.72%和23.84%±3.99%,腰大肌FI%分别为9.23%±2.20%、9.72%±2.54%和10.98%±2.43%,PKP组各椎间盘水平椎旁肌FI%均小于保守治疗组(均 P<0.05)。PKP组卧床时间(9.21±2.52) d短于保守组(40.32±9.79) d( t=37.79, P<0.001)。治疗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VAS、ODI均小于保守组(均 P<0.05)。而PKP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位Cobb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保守组( P<0.05)。 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在疾病进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与保守治疗相比,PKP手术不仅可以短期内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明显延缓椎旁肌退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