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氨酸琥珀酰化: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视角
编辑人员丨2024/7/27
随着质谱技术、组学技术、抗体技术等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后修饰(PTM)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潜力日益凸显.PTM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修饰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疾病的新视角,其中琥珀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修饰方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针对琥珀酰化修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种名为沉默信息调节蛋白5的去琥珀酰化酶上,这种酶在修饰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已经对其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将归纳整理琥珀酰化修饰的影响因素、调控作用以及与其他PTM之间的联系,并总结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成果,以期深入认识这种修饰的重要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生地黄对寒证大鼠的药性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确定生地黄Rehmanniae Radix的性味功效物质基础,阐明生地黄及其拆分组分的寒热药性归属以及中药药性的内部精细结构.方法 采用水煎煮法、水提醇沉法和色谱分离技术,对生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拆分.在建立寒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测定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各给药组大鼠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从而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结果 水煎液、多糖、环烯醚萜苷对寒证模型大鼠呈现相同的药性作用倾向,均能降低肝组织Na+,K+-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和血浆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丙酮酸(pyruvic acid,PA)、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水平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升高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低聚糖对寒证模型大鼠呈现相反的药性作用倾向,能升高大鼠肝组织Na+,K+-ATP酶活性和血浆中T3、T4、PA、DA、NE的水平及SDH活性,降低血浆中AchE活性.结论 水煎液、多糖、环烯醚萜苷抑制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具有寒凉性;低聚糖促进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具有温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去酰化酶SIRT5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长寿因子5 (Sirtuin 5),也叫SIRT5,是长寿因子(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除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去琥珀酰化、去丙二酰基化及去戊二酰基化活性.现已明确的SIRT5的底物仅有十余种,通过对不同底物发挥相同的酶活性,或对同一底物发挥不同的酶活性,参与调控葡萄糖氧化、脂肪酸氧化、氨解毒等物质代谢和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抗凋亡、炎性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SIRT5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尚无定论.SIRT5可促进肿瘤增殖、转移、耐药及代谢重编程,发挥促癌基因作用;也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发挥抑癌基因作用.此外,SIRT5异常还与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从SIRT5的结构与调控、酶活性与生物学功能、及SIRT5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SIRT5的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巯咪唑致胆汁淤积型肝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32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服甲巯咪唑10 mg、3次/d,3周后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液发黄、全身皮肤瘙痒.停用甲巯咪唑,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463.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348.9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 14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64 U/L,碱性磷酸酶(ALP)499 U/L.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地尔、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13 d后,实验室检查示TBil 432.3 μmol/L,DBil 260.6 μmol/L,总胆汁酸(TBA) 564.0 μmol/L.因皮肤瘙痒未改善,8d内行4次血浆置换.末次血浆置换后3d,实验室检查示TBil 271.3 μmol/L,DBil 175.3 μmol/L,TBA 483.0 μmol/L,继续保肝及退黄治疗.末次血浆置换后47 d,实验室检查示TBil 22.4 μmol/L,DBil 8.3 μmol/L,ALT 35 U/L,AST 20 U/L,ALP 114 U/L,TBA 47.0 μmol/L.末次血浆置换后51d,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皮肤巩膜无黄染,尿液颜色正常,体力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致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62岁女性患者,诊断为食管胸中段鳞癌,予放疗+同步TP方案化疗(紫杉醇150 mg·m-2,d1+顺铂75 mg·m-2,分2天),治疗后第30天患者皮肤、巩膜出现轻度黄染,第35天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02 U·L-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63 U·L-1,乳酸脱氢酶(LDH)200 U·L-1,血清胆汁酸(TBA)117.2μmol·L-1,碱性磷酸酶(ALP)561 U·L-1,γ-谷氨酰转肽酶(γ-GT)833 U·L-1,直接胆红素(DBil)80.6μmol·L-1,总胆红素(TBil)101.4μmol·L-1.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护肝治疗一周,疗效不佳.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炎及梗塞性黄疸,考虑化疗引起的肝损伤和黄疸,停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改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以及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一周后患者肝功能及黄疸无明显改善,考虑胆汁淤积性肝炎,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使用12 d后患者肝功能及黄疸好转:ALT 122 U·L-1,AST 48 U·L-1,ALP 294 U·L-1,γ-GT 965 U·L-1,DBil 53.2μmol·L-1,TBil 70.0μmol·L-1,TBA 32.3μmol·L-1.给予出院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熊去氧胆酸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莠去津降解菌泛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Arthrobacter aurescens TC1和Pseudomonas sp.ADP是目前莠去津降解菌的模式菌株,筛选出Microbacterium sp.HBT4,旨在挖掘这3株不同种属细菌基因组间生物学信息的异同,并预测重要基因.通过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采用DNA小文库制备和测序技术,进行了泛基因组测序,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基因组组分分析、基因功能注释、基因间变异检测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将分离得到的微杆菌HBT4与模式菌株进行核苷酸组成、共线性及菌株间变异差异分析.得到该菌株基因组大小约为3.53 Mb,预测到菌株HBT4编码基因3397个、重复序列含量为1.33%、非编码RNA 63个,通用数据库基因功能注释共3324个,专用数据库基因功能注释共1149个,通过菌株间差异变异分析发现SNP、Small InDel和水平转移基因,未发现结构变异基因,获得该菌株特有基因中GO注释到的基因在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进程中的数量和比例,从KEGG代谢通路富集图中发现特有基因编码的二氢硫基赖氨酸残基琥珀酰转移酶位于三羧酸循环中 α-酮戊二酸和琥珀酰辅酶A的代谢通路之间.获得3个菌株核心基因组与非必需基因组比例分布、系统进化树和共线性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共有基因家族986个、菌株HBT4特有基因家族1171个.得到的菌株HBT4与两株模式菌株相比,其基因家族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较大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赖氨酸琥珀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琥珀酰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可通过调控蛋白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参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酮体合成及活性氧清除等多种生命活动.琥珀酰化修饰水平主要受琥珀酰基供体和琥珀酰基转移酶/去琥珀酰化酶的调控,其异常与包括肿瘤、心脏代谢疾病、肝脏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拟针对琥珀酰化的基本特点和功能、调控因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同步输注胶体与晶体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同步输注胶体与晶体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4例子痫前期产妇,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初次行剖宫产术.依据术中输注液体类型将产妇分为胶体组93例和晶体组111例.胶体组产妇术中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晶体组产妇术中输注乳酸林格氏液.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情况、术前和术后24 h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以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 胶体组术中最低收缩压、最低舒张压及尿量均高于或多于晶体组(P<0.05),但两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呼吸困难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胶体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晶体组,而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则低于晶体组(均P<0.05).两组产妇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胶体液同步扩容在预防子痫前期产妇腰硬联合麻醉所致低血压方面的效果优于晶体液,但可能对产妇凝血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乳腺癌中蛋白高乙酰化/琥珀酰化水平及其同组蛋白2AX高表达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明确乳腺癌中蛋白乙酰化/琥珀酰化修饰和组蛋白2AX(H2AX)表达水平,并确认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11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蛋白修饰和H2AX表达水平,并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初步明确乙酰化和琥珀酰化可能存在的共同调控方式;载体构建及过表达方法明确H2AX表达同蛋白修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同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蛋白乙酰化/琥珀酰化水平增加,且两者可能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家族成员的共同调控.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H2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且其表达水平同代表核仁磷蛋白1(NPM1)的表达及修饰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具有蛋白高乙酰化/琥珀酰化修饰及H2AX高表达的特点,且H2AX表达水平同部分蛋白修饰水平成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FO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去铁胺(DFO)在七氟醚后处理(SPostC)的心肌保护作用中,与线粒体呼吸功能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个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心脏分成5组(每组16只):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ostC组)、去铁胺+七氟醚后处理组(DFO+SPostC)、去铁胺+七氟醚后处理+HIF-1α抑制剂二甲氧基雌二醇(2ME2)组(DFO+SPostC+2ME2).检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呼吸功能及酶活性参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DFO+SPostC组中HIF-1α表达明显提高,线粒体3态呼吸(State3)、呼吸控制率(RC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NADHO)、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和琥珀酸氧化酶(SUCO)的表达明显上升,但是在DFO+SPostC+2ME2组中HIF-1α表达受抑制(P<0.05).结论 去铁胺处理导致HIF-1α水平升高使线粒体功能恢复,可能是七氟醚后处理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