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发挥临床疗效。因此,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是国内临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其包含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3种菌株,可联合不同菌种的特性和益生功效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和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该制剂已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缺乏临床指导与规范。鉴于国内尚无该制剂相关专家共识,现基于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在成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相关问题的共识,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50)及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腹泻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血清学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二胺氧化酶(DAO)]。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2.0%)(χ 2=4.184, 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1.0)d、(3.6±0.6)d,均短于对照组的(4.1±1.3)d、(5.7±0.8)d( t=3.762、2.541,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分别为(10.5±2.1)ng/L、(12.6±3.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6±2.5)ng/L、(21.2±4.4)ng/L( t=5.129、6.118,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A、MOT、SS、DAO分别为(86.8±8.4)ng/L、(386.1±32.2)ng/L、(51.5±7.2)ng/L、(1.0±0.3)U/mL,均优于对照组的(115.4±10.1)ng/L、(502.8±41.6)ng/L、(37.3±5.8)ng/L、(1.4±0.5)U/mL( t=6.310、21.576、10.964、5.683,均 P<0.05)。 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清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泻黄散加味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及对证候积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以及对证候积分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101例脾胃积热型便秘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排便训练,而观察组采用泻黄散加味颗粒和排便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用药前后便秘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饥饿素(GHR)]、血清学指标水平[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统计2组不良反应以及半年内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2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各项评分、大便干结、腹胀、舌红苔黄、口干口臭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MTL、GAS、GHR、SP、VIP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NO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2个月均已治愈,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便秘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患儿便秘表现出显著效果,使患儿便秘症状和胃肠激素表达均得到可观改善,纠正其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机制,有利于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七味白术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脾虚湿盛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七味白术散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44例IBS-D的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予七味白术散口服,中药敷贴神阙、天枢穴,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7%,对照组总有效率69.4%,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腹痛、腹胀、泄泻、肠鸣、纳差、嗳气、身重倦怠、畏寒肢冷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腹痛、腹胀、泄泻、纳差、神疲懒言、畏寒肢冷、总体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嗳气、肠鸣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各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味白术散联合穴位敷贴对IBS-D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秋泻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秋泻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广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60,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观察组(n=60,接受秋泻灵+双歧杆菌活菌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心肌酶指标和CRP的结果数据及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高75.0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功能、心肌酶、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功能、心肌酶、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心肌酶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秋泻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心肌酶、CR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布拉氏酵母菌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分别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分别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11月-2023年1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06例慢性腹泻患儿(年龄2~8岁).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布拉氏酵母菌+蒙脱石散,53例)、B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53例).观察两组指标为治疗有效率、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肠道微生态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92.45%)和B组的总有效率(88.68%)相近(P>0.05).B组患儿腹泻及大便异常消失时间短于A组[(1.69±0.53)d vs.(2.31±0.68)d;(1.86±0.46)d vs.(2.25±0.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在两组中明显升高,B组CD3+水平高于A组[(65.63±8.34)%vs.(62.65±7.46)%],A 组 CD4+、CD4+/CD8+水平高于 B 组[(45.24±6.21)%vs.(43.20±7.29)%;(1.79±0.42)%vs.(1.42±0.54)%];CD8+在两组中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在B组明显更低[(27.35±4.29)%vs.(28.36±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在两组均明显降低,双歧杆菌在两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分别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慢性腹泻各有优势,且安全性均可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伴腹泻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伴腹泻患儿8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2周;随访3个月.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腹泻次数、随访3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腹泻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伴腹泻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腹泻次数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10.0%,对照组复发率12.5%;出院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2.5%,对照组复发率32.5%.治疗组患儿均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耐受性良好.[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减少腹泻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伴腹泻次数,且患儿耐受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及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2组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粪便中白色念珠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群计数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LSM)]、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HBV DNA载量,统计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粪便中白色念珠菌、肠杆菌、肠球菌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A、LN、PCⅢ、CⅣ、ALT、TBil、ET、DAO水平及LSM、HBV DNA载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分别为77.5%(31/40)和25.0%(10/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不良反应,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分布,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暖脐散神阙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泄泻患儿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分析暖脐散神阙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泄泻患儿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接诊的12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暖脐散神阙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其中艾灸取穴:神阙、中脘、足三里、天枢、脾俞、肾俞,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大便性状正常时间、泄泻停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乳酸)、肠道菌群数量(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球菌、大肠杆菌)、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大便性状正常时间、泄泻停止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更多,粪球菌、大肠杆菌数量更少(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暖脐散神阙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泄泻患儿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病程、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微生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对症状、脑肠肽、IFN-γ、IL-8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症状、脑肠肽、INF-γ、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潍坊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泻型IBS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8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腹泻、腹痛、腹胀症状评分和VIP、NPY、NT、INF-γ、IL-8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VIP、NT、IL-8、INF-γ水平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IBS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对脑肠肽、IFN-y等指标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