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lncRNA ZEB1-AS1通过靶向miR-142-5p/PTEN调控糖尿病性肾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的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反义链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 antisense 1, ZEB1-AS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DN模型和高糖(HG)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模型进行生化分析和炎症/氧化应激检测;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ZEB1-AS1、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与microRNA(miR)-142-5p的结合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dMSC分泌的外泌体ZEB1-AS1可降低DN大鼠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肾脏重量、肾组织纤维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水平。同时,在DN大鼠和HG诱导的GMC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下降,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的表达上升。此外,miR-142-5p能与ZEB1-AS1、PTEN结合;miR-142-5p过表达或PTEN沉默逆转了外泌体ZEB1-AS1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和对抗氧化酶浓度的促进作用。结论:来自adMSC的外泌体ZEB1-AS1通过miR-142-5p/PTEN通路,控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来抑制DN的进展。这表明ZEB1-AS1可能是治疗DN潜在、有效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扎胞苷对黑素瘤A375细胞HOXA9基因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阿扎胞苷(5-azaC)对黑素瘤A375细胞中同源框A9(HOXA9)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5、10、20 μmol/L 5-azaC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375细胞,以未经药物干预的常规培养A375细胞作为对照组,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不同浓度5-azaC处理后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筛选5-azaC最佳浓度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5-azaC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分析5-azaC对A375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5-azaC作用后A375细胞中HOXA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对照组A375细胞中HOXA9基因启动子区表现为甲基化状态,经5-azaC处理后,A375细胞中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状态并存,且随5-azaC处理浓度的增加,HOXA9基因去甲基化程度越高,因此选择20 μmol/L 5-azaC浓度处理A375细胞72 h作为5-azaC处理组,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5-azaC处理组A375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72.46% ± 2.19%比100%, t = 28.09, P < 0.001),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减少[(242.70 ± 29.19)个比(466.00 ± 22.65)个, t = 10.47, P < 0.001],迁移能力减弱(27.56% ± 2.74%比35.69% ± 2.50%, t = 3.79, P = 0.019),HOXA9 mRNA表达量升高(1.73 ± 0.28比1.01 ± 0.15, t = 3.93, P = 0.017),HOXA9蛋白表达量增多(0.62 ± 0.03比0.50 ± 0.01, t = 3.82, P = 0.019)。 结论:5-azaC能够降低黑素瘤细胞株A375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且该过程可能机制之一是5-azaC反转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激活基因表达,从而参与调控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非编码RNA-376b-3p在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及抗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筛选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的微小RNA(microRNA),探讨小非编码RNA-376b-3p(miR-376b-3p)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并验证其对同源框蛋白D10(HOXD10)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HiSeq/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的microRNA表达谱及其靶基因和作用途径。小样本评估候选microRNA在高级别胶质瘤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采用U87胶质瘤细胞株分别转染对照抑制物、miR-376b-3p抑制物、对照模拟物和miR-376b-3p模拟物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实验、细胞迁移实验、血管形成拟态实验检测miR-376b-3p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率、细胞侵袭能力和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检测HOXD10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评估miR-376b-3p对HOXD10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筛选到高级别胶质瘤血清外泌体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microRNA个数为144个。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富集到局灶性黏附、肿瘤蛋白多糖等参与胶质瘤调节的通路。小样本验证发现miR-376b-3p在高级别胶质瘤中下调( P<0.01),对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5( P<0.01)。MTT实验显示转染后48~96 h,miR-376b-3p抑制物组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转染后48、72 h时,miR-376b-3p模拟物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miR-376b-3p抑制物组穿膜细胞数量高于对照抑制物组,miR-376b-3p模拟物组穿膜细胞数量低于对照模拟物组。miR-376b-3p模拟物组的血管形成数低于对照模拟物组。miR-376b-3p抑制物下调了HOXD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iR-376b-3p模拟物上调了HOXD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论:miR-376b-3p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下调,而上调miR-376b-3p后能够降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血管形成拟态的形成,同时能增加HOXD10的表达,有望同时抑制两种形式的血管形成,成为高级别胶质瘤的抗血管生成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分子靶向药物SKLB-BH128诱导线粒体自噬抗结直肠癌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小分子靶向药物SKLB-BH128诱导线粒体自噬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0 ng/ml组和100 ng/ml组,对照组、50 ng/ml组和100 ng/ml组细胞分别用0 ng/ml、50 ng/ml组和100 ng/ml SKLB-BH128处理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细胞的活力和克隆形成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应激分析沉默调节蛋白3(SIRT3)、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20)、叉头框O3A(FOXO3A)、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诱导激酶(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计算LC3-Ⅱ/LC3-Ⅰ比值;在SIRT3过表达结肠癌细胞分析SKLB-BH128对线粒体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SKLB-BH128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克隆形成率[1.75±0.07、(83.50±8.88)%]高于50 ng/ml组[1.34±0.16、(72.25±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81、4.974, P<0.05)。50 ng/ml组细胞吸光度值和克隆形成率[1.34±0.16、(72.25±6.09)%]明显高于100 ng/ml组细胞[0.85±0.05、(61.88±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98、5.441, P<0.05)。对照组细胞SIRT3相对活性(1.08±0.19)高于50 ng/ml组细胞(1.4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58, P<0.05)。50 ng/ml组细胞SIRT3相对活性(1.48±0.15)高于100 ng/ml组细胞(1.8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12, P<0.05)。对照组FOXO3A和Beclin1乙酰化水平(1.10±0.07、1.30±0.06)高于50 ng/ml组细胞(0.81±0.06、0.9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79、7.562, P<0.05)。50 ng/ml组细胞FOXO3A和Beclin1乙酰化水平(0.81±0.06、0.98±0.08)明显高于100 ng/ml组细胞(0.54±0.07、0.76±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24、6.325, P<0.05)。对照组细胞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20)表达水平(1.22±0.07)高于50 ng/ml组细胞(0.9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61, P<0.05)。50 ng/ml组细胞TOM20表达水平(0.92±0.06)高于100 ng/ml组细胞(0.6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20, P<0.05)。对照组细胞PINK1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0.81±0.07、0.71±0.08)低于50 ng/ml组细胞(1.17±0.11、1.0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12、4.589, P<0.05)。50 ng/ml组细胞PINK1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1.17±0.11、1.07±0.07)低于100 ng/ml组细胞(1.41±0.10、1.3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40、3.441, 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55±0.27)%]低于50 ng/ml组[(7.16±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23, P<0.05)。50 ng/ml组细胞凋亡率[(7.16±1.24)%]低于100 ng/ml组细胞凋亡率[(19.0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10, P<0.05)。 结论:SKLB-BH128靶向激活SIRT3,诱导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辽宁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019年辽宁省收集到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基因特征。方法:采集辽宁省2019年疑似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液样本共32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筛查疑似样本,通过检测分析阳性样本的三个开放阅读框(ORF)即ORF22、ORF38和ORF62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整理样本及序列资料并对基因序列对比分析,确定病毒株基因型别,进行疫苗株与野毒株鉴别。结果:32份疑似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样本中,27份为VZV阳性,均为野毒株属Clade2遗传支,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85%~100%和96.9%~100%。其中LN-14在37990位点发生A→G碱基突变,并且有1例疫苗突破病例。结论:2019年辽宁省流行的VZV基因型均属Clade2野毒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阳化浊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方联合抗生素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脾肾阳虚型RIF合并CE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多西环素+甲硝唑治疗14 d,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化浊方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在治疗结束后行冻融胚胎移植。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内膜转化日/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子宫内膜血流分支及血流相关指数,CE转阴率及治疗结束当周期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组织CD13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同源框基因A10(homeobox A10,HOXA10)的表达。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药组的持续妊娠率[46.67%(14/30)]和胚胎种植率[54.05%(20/37)]高于对照组[20.00%(6/30), P=0.028;31.71%(13/41), P=0.046],两组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中药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66.67%(18/27)]高于对照组[33.33%(10/30), P=0.017],血流动力指数(2.29±0.76)及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流速(5.52±1.24)均低于对照组(2.86±0.92, P=0.015;6.44±1.43, P=0.012)。两组治疗后CE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33.37±11.46)ng/L,2.06±0.89]相比,中药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VEGF[(64.52±10.14)ng/L, P<0.001]与 HOXA10(3.67±1.27, P<0.001)表达增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血流是影响RIF合并CE持续妊娠的独立因素( OR=2.956,95% CI:1.072~8.148, P=0.036)。 结论:温阳化浊方能够增加脾肾阳虚型RIF合并CE患者的子宫内膜血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TF6与IRE1XBP1在氧糖剥夺/复氧损伤HT22细胞中的交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转录激活因子6(ATF6)与需肌醇酶1-X-框结合蛋白1(IRE1-XBP1)在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复制OGD/R损伤HT22细胞模型,观察OGD/R后不同时间点(0、3、6、12、24 h)内质网应激(ERS)、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变化。将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ATF6激动剂AA147组、对照+IRE1抑制剂4μ8c组、OGD/R模型组、OGD/R+AA147组、OGD/R+4μ8c组(AA147组和4μ8c组于全程添加10 μmol/L AA147或16 μmol/L 4μ8c)。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T22细胞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需肌醇酶1(p-IRE1)、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caspase-3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ERS相关基因以及ATF6〔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成员4(Pdia4)、Lin-12样抑制子/增强子(Sel1L)〕和剪接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包括DnaJ热休克蛋白成员B9(Erdj4)、Sec24相关基因家族成员D(Sec24d)、信号受体序列3(Ssr3)〕介导的转录反应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caspase-3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RS相关蛋白p-IRE1和p-eIF2α的蛋白表达量分别在OGD/R 12 h、OGD/R 3 h升高(p-IRE1/β-actin:2.09±0.10比1.00±0.00,p-eIF2α/β-actin:1.39±0.11比1.00±0.00,均 P<0.01),ERS相关基因ATF6、XBP1s、非剪接型X-框结合蛋白1(XBP1u)、转录激活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mRNA表达量在OGD/R后不同时间点也明显升高,表明ERS在OGD/R作用的HT22细胞中被激活。与OGD/R模型组比较,OGD/R+AA147组p-IRE1蛋白表达量无改变,但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XBP1s(2 -ΔΔCt):0.76(0.71,0.92)比1.13(1.03,1.29),XBP1u(2 -ΔΔCt):0.29±0.05比0.52±0.04,均 P<0.01〕,而XBP1s介导的转录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无明显改变。与OGD/R模型组比较,在使用4μ8c后短链ATF6(sATF6)和GRP78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改变,ATF6介导的转录反应相关基因的mRNA也无明显改变。提示ATF6的激活能抑制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但ATF6与XBP1s介导的转录反应无交互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T22细胞活性在OGD/R 3 h时显著降低〔(44.64±5.12)%比(99.13±5.76)%, 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值和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分别在OGD/R 3 h和OGD/R 0 h显著升高(Bax/Bcl-2比值:6.15±1.65比1.00±0.00,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17.48±2.75比1.00±0.00,均 P<0.01),表明凋亡在OGD/R作用的HT22细胞中被激活。与OGD/R模型组比较,OGD/R+AA147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36.52±17.78)%比(69.90±9.43)%, P<0.01〕,Bax/Bcl-2比值和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升高(Bax/Bcl-2比值:2.06±0.31比1.10±0.25,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3.35±0.59比0.55±0.09,均 P<0.01)。 结论:在OGD/R损伤HT22细胞中,ATF6和XBP1s介导的转录反应无明显交互作用,但AA147激活的ATF6能抑制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并促进应激HT22细胞中死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基因突变的先天缺牙患者上颌切牙牙冠锥形程度的测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测量先天缺牙患者上颌余留切牙牙冠锥形程度,并分析不同基因突变对患者的牙冠锥形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的85例先天缺牙患者(先天缺牙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35例,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致病基因突变,并在曲面体层X线片上测量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在切1/3和龈1/3处的牙冠宽度,计算两者的比值得出牙冠锥形程度值,该值越小,代表该牙牙冠形态越类似锥形。根据先天缺牙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匹配,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无牙齿发育异常相关疾病且上颌恒切牙完好的85例其他患者为对照组。对先天缺牙组与对照组的牙冠锥形程度值进行 t检验,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基因突变组的牙冠锥形程度值的差异,使用LSD方法进行各基因组别间的多重比较。 结果:85例先天缺牙组患者共有7种基因突变类型,包括外胚层发育不良A(ectodysplasin A,EDA)(20例)、EDA受体(EDA receptor,EDAR)(8例)、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0A(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member 10A,WNT10A)(15例)、配对盒9(paired box 9,PAX9)(16例)、Msh同源框1(Msh homeobox 1,MSX1)(10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6,LRP6)(10例)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6例)。先天缺牙组患者的先天缺牙1~27颗,中位数15颗。先天缺牙组和对照组中左侧与右侧同名牙牙冠锥形程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先天缺牙组患者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冠的锥形程度值(0.95±0.24、0.90±0.2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12±0.09、1.13±0.09)( t=-8.50, P<0.001; t=-11.47, P<0.001)。WNT10A突变患者的侧切牙锥形程度值(0.89±0.18)显著小于中切牙(1.07±0.15)( t=3.68, P<0.001)。EDA突变患者的中切牙和侧切牙锥形程度值(0.70±0.23、0.57±0.15)均显著小于其他基因突变者( P<0.05)。 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本研究纳入的7种不同基因突变的先天缺牙患者的余留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锥形牙,其中EDA突变者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牙冠锥形程度最严重,而WNT10A突变更特异性地影响上颌侧切牙的牙冠锥形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羟甲基糠醛通过活性氧和Wnt信号通路影响斑马鱼幼鱼心血管发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5-羟甲基糠醛(5-HMF)影响心血管发育的机制。方法:以10、25、50 μg/ml的5-HMF处理受精8 h后的AB系斑马鱼幼鱼,用E3溶液处理同胞幼鱼作为对照组,进行形态组织学观察,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用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和Wnt信号通路激活剂(BML)处理幼鱼进行挽救实验,比较各组幼鱼心血管发育情况。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浓度5-HMF处理组幼鱼心率、心包水肿程度、静脉窦-动脉球距、凋亡染色面积[(76.23±2.59)次/20 s、(65.83±3.12)%、(18.38±2.33) μm、(8 639.28±798.06)]均高于对照组[(14.39±3.41)次/20 s、(0.84±0.12)%、(14.39±0.76) μm、(1 420.84±3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12、8.590、11.784、9.786, P<0.05)。高浓度5-HMF处理组幼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心脏特异性同源盒转录因子(nkx2.5)、T-框蛋白5(Tbx5)、锌指转录因子(gata4)和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旁系同源基因(VEGF-A)的表达水平(0.48±0.06、0.34±0.04、0.64±0.08、0.78±0.13)均低于对照组(1.00±0.12、1.00±0.17、1.00±0.13、1.0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24、4.439、5.804、6.872, P<0.05)。而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和p53的表达水平(2.56±0.36、3.65±0.48)均高于对照组(1.00±0.18、1.0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283、6.392, P<0.05)。NAC和BML可以挽救5-HMF引起的表型异常。 结论:高浓度5-HMF提高了斑马鱼幼鱼活性氧水平,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转导,最终导致斑马鱼幼鱼心血管发育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LG3基因p.S434S同义变异致智力障碍家系分析及产前诊断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个智力障碍家系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及产前诊断。方法:家系3代17人,4例男性罹患智力障碍,2019年10月先证者之姐于孕8周时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要求遗传咨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Ⅱ-9,男)及父母基因编码序列,筛选候选致病变异,运用Sanger测序进行候选变异与表型共分离分析。采用同源重组构建候选变异表达载体,进行体外剪接实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克隆和Sanger测序分析候选致病变异对剪接的影响。明确智力障碍的遗传学病因后,采用goldeneyeTM20A基因分型系统和Sanger测序为先证者之姐(Ⅱ-7)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 DLG3基因c.1302G>A(p. S434S)半合子同义变异,该变异与家系内患者表型共分离,先证者之母(Ⅰ-1)为该变异杂合携带者。体外剪接实验结果显示c.1302G>A变异明显影响RNA的正常剪接,88.24%的转录本剪接异常,导致阅读框移码,蛋白功能受损。产前诊断胎儿(Ⅲ-7)羊水未检测到该变异,男胎活产,现1岁6月龄,精神行为发育未见异常,继续随访中。 结论:DLG3基因c.1302G>A同义变异是导致该家系X连锁智力障碍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