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组织沉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组织沉默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4月—8 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沉默问卷、医院磁性要素量表(the essential of magnetism scale,EMO)对西安市 3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 874 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 855 名护士完成研究.护士组织沉默总分(56.33±8.55)分;医院磁性水平总分(107.63±12.85)分.护士组织沉默与医院磁性水平呈负相关(r=-0.318,P<0.010).医院磁性水平、年龄、职称、护龄是护士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均P<0.001),共同解释其 62.60%的变异.结论 护士组织沉默与医院磁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士年龄小、职称低、护龄短、医院磁性水平低,其组织沉默水平较高,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医院磁性水平来减少护士的组织沉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N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变异影响的多因素疾病,是老年人不可逆转性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miRNA是一类内源性表达的非编码RNA,通过抑制或沉默转录基因的表达在氧化应激、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等AM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在易合成性、靶向性、具有相加效应等方面有独特优点,已有大量实验证明了miRNA在AMD中的治疗潜力,其有望成为未来治疗AMD的新方法。由于AM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今后仍需继续深入研究AMD的发病机制、各种miRNA在AM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并观察其在AMD的治疗效果,进而为AMD的精确防治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系统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机制与治疗数据、免疫治疗技术参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及处理,以及临床诊疗实践,旨在指导国内同行安全、科学和规范地开展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免疫治疗及相关的临床试验。论著《携带线粒体DNA致病突变家庭的聋病遗传咨询特征分析》发现携带线粒体DNA致病突变个体及其母系家庭成员发生耳聋的风险较高,但携带者的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及外显率等存在显著差异,在遗传咨询中需要明确排除核基因可疑致病变异并分析携带者的线粒体DNA突变比例,同时完善首诊个体及其母系家庭人员的听力检测,以咨询家庭为单位进行线粒体突变表型-基因型特征分析,有利于线粒体耳聋遗传咨询个性化的临床决策。论著《坏死性外耳道炎23例临床分析》提出坏死性外耳道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可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基础,以手术治疗为主;尽早干预预后较好,但合并多组颅神经损伤及颅内感染的患者预后不佳。论著《顺铂诱导氧化应激引起耳蜗血管纹周细胞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发现顺铂可升高耳蜗内氧化应激水平导致C57BL/6J小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凋亡,从而提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造成听力损失。论著《siRNA沉默STAT6抑制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产生的实验性研究》发现经鼻滴入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小干扰RNA(siRNA)可下调鼻黏膜STAT6表达,降低磷酸化STAT6(p-STAT6)水平,抑制小鼠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的产生。新技术新材料《汉语普通话CMnBio测听句表的编制及在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中的验证》建立了面向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具有良好等价性的26张普通话CMnBio句表,并提供了使用单张表和二张表时识别率得分95%置信度下的临界差值,为普通话成人人工耳蜗临床实践及开展跨语种成效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避免天花板效应的实用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组织沉默测评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弹性简化量表对重庆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78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总分为(51.27 ± 17.28)分,其中默许性沉默为(15.91 ± 5.42)分、防御性沉默为(15.83 ± 6.29)分、亲社会性沉默为(11.03 ± 4.16)分、漠视性沉默为(8.50 ± 3.46)分。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心理弹性总分呈负相关( r值为-0.364、-0.497,均 P<0.01)。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是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均 P<0.05),可解释变异的45.00%。 结论: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改善。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组织沉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打破沉默现象,进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启动子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SDHVD组成员(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SDHVD的患者)与285名健康对照组成员(同期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SIRT1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统计分析。Sanger测序法检测SIRT1基因启动子序列SNPs;χ 2、Logistic回归对SNPs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Haploview 4.2软件对SNPs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SHEsis程序进行单倍型分析,凝胶迁移率变异实验(EMSA)分析SNPs对转录因子与SIRT1基因启动子相结合的影响,Transfac程序预测受多态性影响的与SIRT1基因启动子相结合的转录因子。 结果:rs3740051位点GG基因型与SDHV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校正年龄后,其致SDHVD效应是AA基因型的3.079倍( OR=3.079,95 %CI:1.156~8.201, P=0.024)。SIRT1基因启动子中,5个SNPs位点间呈强连锁不平衡(均D′>0.8),共形成11种 P<0.05的单倍型,其中*A**C、AA**C、*AG*C、AAG*C、AA*AC、*AGAC和AAGAC在SDHVD组中具有更高的频率(均 P<0.05, OR>1,95 %CI不包含1)。EMSA示正常序列探针与核蛋白所孵育出的结合条带较突变序列探针与核蛋白所孵育出的结合条带颜色深。 结论:rs3740051位点GG基因型与SDHVD具有相关性且可能是SDHVD发生的危险性基因型。单倍型AC(跨rs932658和rs2394443)可能是SDHVD发生的危险性单倍型。rs3740051可能通过干扰FOXC蛋白与SIRT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影响SDHVD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抵抗相关基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术后放疗后不同预后患者的基因谱差异,筛选与放疗抵抗相关的遗传变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放疗的32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年内是否出现照射野内复发分为复发组(放疗抵抗组, n=16)和稳定组(放疗敏感组, n=16)。分别提取患者的基因组DNA,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应用Trimmomatic、BWA、Picard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处理数据,通过GATK对比获得比对文件,然后利用Vardict软件从测序数据中筛选出两组的各类遗传变异。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瘤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CC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经样本数据质量控制,本研究最终纳入26例患者进行后续分析,复发组和稳定组各13例。全组非沉默肿瘤突变负荷中位数为0.95个/Mb,突变碱基替换类型均以C>T的转换为主,其次为C>G的颠换;发生频率最高的遗传变异依次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75.1%)、缺失突变(13.7%)、插入突变(10.5%);复发组中肿瘤特有突变数目较稳定组稍高(中位突变数分别为36、34),且两组突变频率前十的基因谱明显不同。复发组中检测到392个特有突变基因,前5个分别为:MUC19、NPIPA5、EPPK1、FLG和FOXG1。稳定组检测到192个特有突变基因,前5个分别为TCHH、WNK1、AIM1L、COL6A5和DPCR1。复发组中位DFS和中位OS分别为15.0个月(95% CI为10.1个月~未达到)和26.2个月(95% CI为19.8个月~未达到),稳定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单因素分析发现,GRIK2( χ2=6.81, P=0.009)、MUC4( χ2=4.25, P=0.039)、MUC5B( χ2=4.03, P=0.045)、PRRG1( χ2=5.15, P=0.023)基因突变、3p缺失( χ2=4.16, P=0.041)和14q缺失( χ2=7.09, P=0.008)与DFS相关;FLG( χ2=6.41, P=0.011)、NPIPA5( χ2=4.57, P=0.033)、PKD1L2( χ2=6.41, P=0.011)、FOXG1( χ2=4.57, P=0.033)基因突变、3p缺失( χ2=3.88, P=0.049)、14q缺失( χ2=5.66, P=0.017)和18p缺失( χ2=3.85, P=0.050)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14q缺失( HR=3.65,95% CI为1.18~11.32, P=0.025)是影响术后辅助放疗ESC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FLG( HR=8.94,95% CI为1.52~52.74, P=0.016)、NPIPA5( HR=6.36,95% CI为1.23~33.03, P=0.028)基因突变和14q缺失( HR=3.82,95% CI为1.18~12.31, P=0.025)是影响术后辅助放疗ES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WES结果提示,术后辅助放疗ESCC复发组与稳定组的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率基本一致,但两组的基因突变谱明显不同。FLG、NPIPA5基因突变和14q缺失可作为预测术后辅助放疗ESC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护士组织沉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组织沉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7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的1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沉默测评问卷、情绪智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急诊科护士组织沉默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88.00%(132/150)。132名急诊护士组织沉默测评问卷得分为(60.83±13.5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护士情绪智力与组织沉默呈负相关( r=-0.410,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护士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自觉经济水平和情绪智力水平是其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 P<0.05),可解释33.9%的变异。 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作年限较短、自觉经济水平较差的护士,并且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从而降低急诊护士的组织沉默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多态性及表达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7类似物2(transcription factor 7-like 2,TCF7L2)基因多态性及表达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48例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OP 86例(T2DM+OP组),未合并OP 62例(T2DM组),并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自然绝经后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临床和骨代谢指标;采用毛细管电泳和片段分析(SNaPshot)技术对TCF7L2基因的两个SNP位点rs7901695(T>C)、rs290487(C>T)进行分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测定TCF7L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构建过表达和沉默慢病毒载体,探究TCF7L2过表达和沉默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对于rs7901695位点,T2DM+OP组、T2DM组和对照组间的TT、TC和CC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545, P=0.014),3组间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089, P<0.001)。对于rs290487位点,T2DM+OP组、T2DM组和对照组间的CC、CT和T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500, P=0.033),3组间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665, P=0.001)。对于rs7901695位点,携带CC+TC基因型的T2DM+OP患者FPG、TG水平显著高于携带野生型TT基因型的患者(FPG: t=2.559, P=0.014;TG: t=2.034, P=0.036),而血钙和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后者(血钙: t=3.889, P<0.001;25OHD: t=4.112, P<0.001);对于rs290487位点,携带TT+CT基因型的T2DM+OP患者血钙、BGP和25OHD3水平均显著低于携带野生型CC基因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钙: t=3.751, P<0.001;BGP: t=2.731, P=0.007;25OHD3: t=3.225, P=0.002)。T2DM+OP患者TCF7L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 F=5.735, P<0.05);随着rs7901695位点C等位基因的增加,TCF7L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 F=5.723, P<0.05)。此外,TCF7L2过表达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而TCF7L2沉默的成骨细胞增殖水平显著下降( F=7.846, P<0.05)。 结论:在绝经后T2DM女性中,TCF7L2基因变异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参与到OP的发病机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诱导肺泡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核转位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肺泡上皮细胞模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H1N1病毒)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转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细胞),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①实验1:采用感染复数(MOI)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建立H1N1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模型(H1N1病毒感染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转运受体蛋白(Importin 4、Importin 7)表达,探讨HIF-1α核转位是否依赖Importin 4、Importin 7。②实验2:采用不同MOI(0、0.1、0.5、1.0、2.0、4.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采用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0、3、6、12、18、24、36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胞裂蛋白9基因变异剪接体1(SEPT9_i1)mRNA表达,探讨不同MOI和感染时间对SEPT9_i1表达的影响。③实验3:采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细胞24 h抑制SEPT9_i1,建立沉默SEPT9_i1的A549细胞模型(siRNA-SEPT9_i1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对照组(siControl组)。3组细胞转染24 h后均给予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SEPT9_i1 mRNA表达,以探讨siRNA对SEPT9_i1的干扰效率。④实验4:将细胞分为siControl组和siRNA-SEPT9_i1组,两组细胞转染方法同实验3。转染24 h后,两组均以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于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HIF-1α核内外分布情况;于6、12、24、36、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M基因表达,以明确SEPT9_i1对HIF-1α核转位和病毒复制的影响。⑤实验5: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SP600125组〔100 μmol/L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处理细胞2 h〕、H1N1病毒感染组(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和H1N1病毒+ SP600125组(100 μmol/L的SP600125预处理2 h后,再加入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SEPT9_i1 mRNA和病毒M基因表达,探讨JNK信号通路对SEPT9_i1表达及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①实验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1N1病毒感染组A549细胞中Importin 4和Importin 7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portin 4蛋白(Importin 4/GAPDH):1.08±0.03比1.05±0.03,Importin 7蛋白(Importin 7/GAPDH):0.87±0.11比0.78±0.03,均 P>0.05〕。说明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HIF-1α核转位可能不依赖Importin 4和Importin 7。②实验2: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表达随H1N1病毒MOI增加及感染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分别于MOI 2.0和感染18 h达峰值,与MOI为0或感染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ΔΔCT:MOI 2.0为1.39±0.05比1.00±0.00,18 h为1.47±0.04比1.00±0.00,均 P<0.01)。说明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SEPT9_i1表达与病毒MOI及感染时间相关。③实验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SEPT9_i1组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表达明显下调(2 -ΔΔCT:0.38±0.11比1.00±0.00, P<0.01),而siControl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ΔΔCT:1.03±0.16比1.00±0.00, P>0.05)。说明沉默SEPT9_i1可抑制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SEPT9_i1表达。④实验4:siRNA-SEPT9_i1组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HIF-1α核转位较siControl组明显减少。siControl组感染H1N1病毒后细胞中病毒M基因表达逐渐升高,48 h达峰值;siRNA-SEPT9_i1组A549细胞中病毒M基因表达明显下调,48 h与siContr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ΔΔCT:3.47±0.66比8.17±0.38, P<0.05)。说明沉默SEPT9_i1后可以抑制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HIF-1α核转位和病毒复制。⑤实验5:H1N1病毒感染组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和病毒M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而H1N1病毒+ SP600125组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和病毒M基因表达均明显低于H1N1病毒感染组(2 -ΔΔCT:SEPT9_i1 mRNA为0.12±0.10比1.53±0.14,病毒M基因为2.13±0.10比4.66±0.14,均 P<0.05);SP600125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JNK信号通路可以调控SEPT9_i1的表达,而抑制JNK信号通路可以下调SEPT9_i1的表达及抑制病毒复制。 结论:H1N1病毒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调控SEPT9_i1的表达,从而提高HIF-1α转运效率以及促进病毒复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LG3基因p.S434S同义变异致智力障碍家系分析及产前诊断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个智力障碍家系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及产前诊断。方法:家系3代17人,4例男性罹患智力障碍,2019年10月先证者之姐于孕8周时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要求遗传咨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Ⅱ-9,男)及父母基因编码序列,筛选候选致病变异,运用Sanger测序进行候选变异与表型共分离分析。采用同源重组构建候选变异表达载体,进行体外剪接实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克隆和Sanger测序分析候选致病变异对剪接的影响。明确智力障碍的遗传学病因后,采用goldeneyeTM20A基因分型系统和Sanger测序为先证者之姐(Ⅱ-7)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 DLG3基因c.1302G>A(p. S434S)半合子同义变异,该变异与家系内患者表型共分离,先证者之母(Ⅰ-1)为该变异杂合携带者。体外剪接实验结果显示c.1302G>A变异明显影响RNA的正常剪接,88.24%的转录本剪接异常,导致阅读框移码,蛋白功能受损。产前诊断胎儿(Ⅲ-7)羊水未检测到该变异,男胎活产,现1岁6月龄,精神行为发育未见异常,继续随访中。 结论:DLG3基因c.1302G>A同义变异是导致该家系X连锁智力障碍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