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钩吻药名辨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马钱科钩吻属植物钩吻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 Champ.) Benth.植物中文名和药材名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混淆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考证和名义解析。古今文献书籍著录钩吻的各种不同的正名、别称不下38种,经过整理分析,认为有一些名称是误写或对形态、功能理解的错误造成的,随后提出马钱科植物 G. elegans的中文名和以其全株药用的药材名均以"钩吻"作正名为好,并对加强中药名称的研究整理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三角梅花期长、花量大、抗逆性强且应用形式多样,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花卉朝阳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木本花卉.随着园艺技术的提升与国际交流的扩大,三角梅品种数量逐年攀升,同名异物及同物异名的现象频繁发生,给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促进三角梅种质资源的管理,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作为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基于B/S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库的高效管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平台架构、数据库设计、技术实现及平台功能构成等内容,通过提高信息管理效率,以期促进三角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研究、评价和应用.此外,该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实现方法可为其他花卉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石榴名-性-效-制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7/27
通过查阅古今本草专著、方书及其它文献,对石榴名称、药用品种、药用部位、性能、功效应用、炮制等进行考证.结果表明,石榴名称除正名外,异名众多,命名方式各异;石榴药用品种有酸、甘之分,区别较大,存在同名异物现象,药用部位除果皮外,尚有根(皮)及果实、花等.石榴皮药性除酸、涩、温,归大肠经外,尚有寒(凉),归肾经,有毒性等.石榴果皮功效主治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内容之外,尚有止精漏,外用治痈肿疮毒,体癣,水火烫伤,发白等,驱虫则以根皮为主.炮制时须忌铁器,除炒炭增强收涩之性外,尚有煅炭、醋制、炒焦、炒黄等,须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DNA条形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海三棱藨草[× Bolboschoenoplectus mariqueter(Tang & F.T.Wang)Tatanov]的分类学地位至今尚无定论.为明确海三棱藨草的分类学地位并探讨其与近缘种的关系,该研究分别利用1个核基因(ITS)和5个叶绿体基因(matK、ndhF、rbcL、trnL和trnL-trnF)的DNA条形码序列对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4种21批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采用相似性搜索算法对单一序列和序列组合的物种鉴定效率进行评价,并基于贝叶斯推断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ITS+matK序列组合的物种鉴定效率最高,为71.4%,可实现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种间区分、鉴定.(2)基于ITS+matK序列组合构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发现同一物种的样品聚集度较好,海三棱藨草与三棱草属[Bolboschoenus(Asch.)Palla]的物种聚为一支,明显与水葱属[Schoenoplectus(Rchb.)Palla]物种分开,并且海三棱藨草与海滨三棱草[Bolboschoenus maritimus(Linnaeus)Palla]形成单系.综上所述,ITS+matK序列组合可作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物种鉴定的最佳条形码序列,研究结果不支持海三棱藨草为天然杂交种的观点,而应将其归入三棱草属中,海三棱藨草应为海滨三棱草的异名.该研究结果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辐冠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替代名称
编辑人员丨2024/6/1
辐冠苣苔属为中国广东特有苦苣苔科单型属,因其具有苦苣苔科中相对比较少见的辐射状花冠裂片而得名.有学者提出因其属名Actinostephanus F.Wen,Y.G.Wei & L.F.Fu和已灭绝的化石浮游植物属名Actinostephanos Khursevich极其相似而易于混淆,应处理为晚出同名.依据2018年《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该文为该晚出同名拟定了一个新名称,即Radiaticorollarus Y.G.Wei,F.Wen &Lei Cai,并将其属下辐冠苣苔 Actinostephanus enpingensis F.Wen,Y.G.Wei & Z.B.Xin 处理为新组合Radiat-icorollarus enpingensis(F.Wen,Y.G.Wei & Z.B.Xin)F.Wen,Y.G.Wei & Lei Cai 的异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萱草名称的文献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结合古代本草典籍,对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萱草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及误称进行文献考证,并分析这些名称产生的原因.整理总结发现,萱草这些名称形成的原因大多与其功效、形态特征、文化内涵或误写有关.对萱草名称进行考证研究,有助于把握萱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同时为医学史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为保证现代临床用药安全,应按照一药一名的原则,严格规范中药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和资源冷杉的物种划分及其遗传资源的保护
编辑人员丨2024/4/6
物种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而言,物种的正确界定对于制定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地区的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资源冷杉(A.ziyuanensis)和大院冷杉(A.dayuanensis)种群极小,且分类上长期存在争议.现行分类依据形态和地理分布将大院冷杉归并到资源冷杉,又将资源冷杉处理为百山祖冷杉的变种,但分子证据不足.该研究对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院冷杉分布区内8个种群的23株个体进行靶向捕获测序,获得了60个单拷贝核基因中的80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分析表明,这些个体可分为两个谱系,分别对应于百山祖冷杉和资源冷杉,其中资源冷杉在2.35 Ma前与百山祖冷杉和大院冷杉的共同祖先分化,而大院冷杉与百山祖冷杉亲缘关系更近,形成一个谱系.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院冷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整体较低,种群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指数0.083-0.208).由于未检测到分化后的谱系间遗传交流,推测分布区的碎片化是谱系间遗传交流受阻进而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生态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院冷杉这群濒危冷杉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最冷季平均气温显著高于东亚分布的非濒危冷杉物种,因此,该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其濒危的关键因素.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该研究对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院冷杉这群植物进行新的分类处理,将大院冷杉处理为百山祖冷杉的异名,确认资源冷杉种的地位.在对其濒危机制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议在西南的横断山和秦巴山地区尝试迁地栽培实验,同时就地人工辅助育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落得打"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2/3
"落得打"在《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及各省药物志中均没有作为正名收录,现今通常作为"积雪草"的处方名应用于临床,但文献记载的"落得打"别名有多种,如积雪草、商陆、陆英等.经考证,积雪草与"落得打"不存在异名关系,本草专书记载的"落得打"与积雪草的植物特征、功效主治均不一致,且积雪草其名由来已久,在历代本草专书中均以正名记载,并无作"落得打"先例.其次,明清以来上海周边地区地方志文献中记载的"落得打"即商陆,以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的"落得打"为"陆英"之异名,证据均不充分.《本草从新》《本草拾遗》所载"落得打"性味甘平,陆英味苦性寒、商陆味辛酸性平且具有毒性,三者虽皆记载可外用,但主治有较大差别,因此,三者应为不同药物,不存在异名关系.整理《本草从新》及《本草拾遗》中关于"落得打"的记载,发现其植物特征、用药部位、功效主治等方面与土牛膝更相似,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相比药力稍逊但功效相近,有较好的破恶血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味良药,故"落得打"应为土牛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植物叶表皮显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为澄清映山红亚属(Rhododendron subg.Tsutsusi)内的系统关系问题,该研究选择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37种植物作为对象,其中29种为首次报道,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叶表皮显微特征.结果表明:(1)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且均在远轴面.(2)根据叶片微形态特征将映山红亚属的种类分为杜鹃型(R.simisii-type)、岭南杜鹃型(R.mariae-type)、皋月杜鹃型(R.indicum-type)、崖壁杜鹃型(R.saxatile-type)及丁香杜鹃型(R.farrerae-type)5种类型.(3)杜鹃型植物的气孔器周边无或具间断的条形突起.(4)岭南杜鹃型植物的气孔器周围有多层条形突起环绕,保卫细胞两极不具T型加厚.(5)皋月杜鹃型植物的叶表皮保卫细胞两极具有T型加厚,与叶状苞亚属(Subg.Therorhodion)叶状苞杜鹃(R.redowskianum)的气孔器特征相似,推测其与叶状苞亚属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6)崖壁杜鹃型植物的叶表皮毛单一,多呈卷曲状,与其他类型有所不同且未见腺体.(7)丁香杜鹃型植物的叶表皮仅有腺体.(8)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种类的关系,如倾向于将背绒杜鹃(R.hypoblematosum)和千针叶杜鹃(R.polyraphidoideum)处理为独立的种,支持保留紫薇春(R.naamkwanense var.cryptonerve)作为南昆杜鹃(R.naamkwanense)的变种地位,不支持将腺花杜鹃(R.adenanthum)并入细瘦杜鹃(R.tenue)作异名处理等.该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显微特征在映山红亚属内物种划分上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大麦属物种形态学多样性分析和电子名片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大麦属(Hordeum)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自然群落分布广阔、生态迥异,部分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由于大麦属各物种之间在形态上辨识度低,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时常发生,降低了野外资源考察鉴别物种的效率和准确度.构建完整且详细的分组分种检索表及各物种电子名片,将为物种分类检索及快速识别大麦属物种提供重要的参考模本以及实践数据,推动大麦属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评价和利用.本研究选取32个大麦属物种的38份材料,于2020和2021年度开展大麦属各物种的温室种植试验,调查统计了 45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通过对整株、穗部、三联小穗等重要表型性状拍照以及各物种细微差异比较,可以精确区分大麦属各个物种,并构建了大麦属物种分组分种检索表和各物种的电子名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