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10年国内外老年居家护理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国内和国外老年居家护理研究热点的差异,为我国老年居家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NK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7月8日收录的国内外老年居家护理相关文献,采用SPSS、COOC等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10年国内和国外老年居家护理共同研究热点为健康教育、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老年痴呆、社区护理、长期护理。国内和国外学者对老年痴呆、长期护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近10年国内外老年居家护理研究热点差异体现在护理模式、家庭功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管理等方面,国内学者多关注老年人躯体疾患管理,国外学者在居家老年人疾病管理上更注重老年人健康管理、尊严等高维度需求的满足。结论:近10年国内外老年居家护理研究热点差异主要集中在护理层面,国内注重疾病护理,国外更注重高维度的心理需求与健康水平管理;提示我国学者可以开展老年人高维度需求方面的现状调研,以及满足策略的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9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92例,IKAP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IKAP组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和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采用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评分、训练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9、1.23, P=0.766、0.218),干预后IKAP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评分、训练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t=3.58、4.90,均 P < 0.001);干预前两组Harris量表中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关节活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6、1.15、1.42, P=0.388、0.249、0.156),干预后IKAP组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t=4.45、4.07、4.41,均 P < 0.001);干预前两组SF-36量表中的骨关节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14、0.57、0.28, P=0.881、0.566、0.774),干预后IKAP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t=2.37、2.52、2.14, P=0.019、0.012、0.033)。 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行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如何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严峻,患者基数大,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城乡和地域医疗发展水平不均衡,仍面临糖尿病管理的多重障碍。为破解糖尿病大国难题,该文尝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的目标、原则、特色,建议以患者为中心,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整合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医疗辅助下的糖尿病标准化防控网络建设,构建成熟的线上线下协同诊疗模式,促进落实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计划,以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依从性,改善糖尿病患者人群的临床结局、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自护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各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干预前相比,各组干预后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均明显上升,其中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干预前相比,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其中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日间手术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集中收治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出院后常规5次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并发症,增加随访次数,延长随访时间,直到患儿康复),通过分析术后并发症、病死率、非计划再手术、延迟出院、非计划再住院等指标评价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129 869例小儿日间手术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4 991例患儿术后出现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1.54%(14 991/129 869),伤口疼痛率为10.40%(13 506/129 869),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37%(481/129 869),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77%(1 004/129 869),其中发热发生率为0.39%,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9%,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6%,阴囊血肿发生率为0.13%,术后复发发生率为0.11%;延迟出院率为0.01%(16/129 869);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0008%(1/129 869);非计划再住院率为0.02%(30/129 869)。结论:日间手术执行与传统住院手术同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结合日间手术工作中严格的"三个准入"、"三个评估"标准、合理的住院留观时间、规范的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融入、建立健全的日间手术保障体系等,小儿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和职业认同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水平、护理职业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该院心内科25名护理人员中实施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对患者调查问卷、医生打分和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进行评价,与实施小组责任制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度后,患者满意度的4项总体指标(病房环境、护理态度、护理工作水平、落实用药情况)、护理质量的5项总体指标(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各项技术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的4项指标(自我价值认同感、薪酬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工作环境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制度体现高效的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指导模式对食物转换期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指导、辅食制作实操班指导、食物模型指导三种不同形式健康教育下婴儿体格发育的差异,探讨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有效宣教方法。方法:于2019年6~12月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足月婴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月龄在4~6月,未引入辅食,于照顾者知情同意后,根据照顾者的意愿划分为三组,对照组100例、实操组100例,食物模型组100例。对照组于6月、8月、10月龄体检时按常规进行食物转换指导,实操组于6月、8月、10月龄应用辅食制作实操班指导进行食物转换指导,食物模型组于6月、8月、10月龄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仿真婴儿辅食模型进行食物转换指导。随访研究对象至12月龄,比较三组婴儿体格发育、血红蛋白、血清矿物质水平。结果:12月龄时实操组体重高于食物模型组及对照组,实操组及食物模型组婴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食物转换期婴儿接受辅食制作实操指导食物转换,能促进体重增长,辅食制作实操指导与食物模型指导食物转换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文教育视域下的医学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群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医学人文视角,从提升审美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精神品质、促进心理健康4个方面,探讨音乐素质教育的功能。梳理与完善医学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案,得到高等教育与医学教育专家、高等音乐教育同行、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的好评,为医学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信行水平、自我效能、母乳喂养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初产妇80例,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初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母乳喂养质量及心理状态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妊娠36周时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评分差异不显著,观察组产妇产后1 w和产后2个月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产后42 d、产后6个月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后7 d、产后42 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两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初产妇应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以改善产妇母乳喂养知信行水平,提升自我效能,改善母乳喂养率,同时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对胃癌患者实施同质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其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本溪市中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同质健康教育模式,于干预1个月后使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ST22)、心理状态剖面量表(POMS),分别测评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前者并发症发生率及POM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后者。观察组患者QLQ-ST22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施同质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胃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