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并实践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实现同质化管理目标.方法 2021年12月,应用Picker患者体验量表调查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个院区患者的就医体验,并分析差异的原因.在政策文件学习、专题小组讨论、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比较管理策略应用前(2021年12月)与应用后(2023年12月)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结果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应用后3个院区患者就医体验得分为(58.54±2.36)分,高于管理策略应用前的(58.13±3.24)分(t=-3.223,P=0.001),3个院区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1,P=0.458);管理策略应用后3个院区患者对医院整体的满意度得分为(98.44±6.22)分,高于管理策略应用前的(97.98±6.87)分(t=-2.490,P=0.013),3个院区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8,P=0.324);3个院区收到锦旗、表扬信的数量由应用前的1661件提升至应用后的2 190件,增长率为31.85%.结论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以差异管理为手段、同质化要求为目标,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可提升一院多区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术室护士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构建手术室护士能力素质模型。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及文献回顾,编制手术室护士能力素质模型要素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目的抽样选取30名手术室临床及管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及指标界值筛选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1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6,2轮专家咨询的总协调系数分别为0.589、0.688,形成相应1级指标3项,2级指标7项,3级指标25项。将该模型应用于手术室护士日常管理中,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手术室护士能力素质模型重点体现了环节质量的控制,可指导护士系统且高效地进行同质化专科护理,同时也为质量控制者督查专科护理落实情况提供标准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人文关怀能力的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选取山东省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36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能力量表、职业认同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进行调查,以人文关怀能力3个外显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人文关怀能力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整体低于国际常模水平,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法可分为关怀能力风险组、关怀能力潜力组及关怀能力优势组3个潜在剖面,其中关怀能力优势组关怀能力已达到中等国际常模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均 P<0.05)。 结论: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存在较大异质性,潜在剖面相较于整体区分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分析更具精准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潜在剖面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以实现肿瘤科护士整体关怀能力的均衡同质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优质化护理结合针对性系统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生活能力及并发症预防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优质化护理结合针对性系统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45例,优质化护理结合针对性系统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BP、DBP、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优质化护理结合针对性系统干预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方面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 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 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 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 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 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 : 1和3 : 1以上的要求。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 P<0.05)。⑥ 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 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 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食管癌患者加速康复模式下出院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经过加速康复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出院时心理的真实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10月,对14例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后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提炼出"加速康复"相关的正性与负性情绪并存的复杂心理感受,对出院返家后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2个部分。正性心理体验包括住院时间短超出预期,痛感较低;负性心理体验包括担心复发、担心未完全康复,病耻感和担心照顾者人力不足。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包括专业健康指导、可及的技术支持和同质化的医疗资源。结论:加速康复模式下,食管癌患者面临出院时,正性与负性心理体验并存,需加强关注,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食管癌患者对出院后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较大,多样化、信息化、可及化的延续护理和构建三级甲等医院与社区医院间的医联体是未来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联体内同质化护理模式对压疮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联体内同质化护理模式对压疮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来自粤北人民医院(牵头单位)和医联体内3家二级医院,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两种护理模式实施时间段为2020年1-12月医联体内的3家二级医院采用《基础护理学》的常规护理模式,收集569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568名患者近亲属进行满意度调查;2021年1-12月采用医联体牵头单位组织培训后的同质化护理模式,收集510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512名患者近亲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先对医联体成员单位压疮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制定医联体内压疮评估流程、会诊规范及双向转诊机制。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医联体内下属成员单位护士对压疮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压疮患者及近亲属满意度、压疮愈合数、新发压疮数及向上级医院转诊压疮患者数。结果:2020年压疮患者同质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下级成员单位护士压疮护理知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5.91分、37.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5.40分、15.15分)(护理知晓评分: t=9.28, P < 0.05;专业知识评分: t=176.77, P < 0.05)。实施同质化护理模式后压疮患者满意度、近亲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χ 2=61.08, P < 0.001;近亲属满意度:χ 2=65.28, P < 0.001)。开展同质化护理模式后压疮愈合率和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χ 2=41.41, P < 0.001)。同质化护理模式实施后下级医院向上级医院压疮患者转诊数(27例)明显低于实施前(50例)(χ 2=5.79, P < 0.05)。 结论:构建医联体内同质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下属成员单位护士护理压疮患者的能力,提高患者及其近亲属的满意度,节约医疗成本,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符合国家医改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及服务质量的田野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及服务质量,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采用田野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结合开放性抽样法对青岛市市北区、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区的10个居民区的11名"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进行为期5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结果:"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的工作体验:满足社会和患者的刚性需求,护士职业价值感及满意度倍增;监管机制尚存缺陷,信息化建设需不断加强;患者安全与护士执业安全问题尚有隐患。解析出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的6项关键因素:出诊前物品准备不规范、上门服务着装不规范、操作前评估准备工作不到位、操作过程中缺乏同理心、院外感染预防意识不强、操作后未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结论:青岛市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现社区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切实提升了延伸性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接受度及满意度高,护士工作积极性、职业价值大幅提升,仍需建立健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实现护理服务同质化及专科多样化,带动社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质化+个体化"教学在小儿外科护理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同质化+个体化"教学在小儿外科护理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进修且期限为3个月的38名护理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同质化+个体化"教学,比较学员在培训前后基础护理操作考核得分、整体护理程序应用得分以及岗位胜任能力得分的差异。同时,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理论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并调查学员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采用SPSS 26.0进行配对 t检验。 结果:进修学员培训后的基础护理操作考核得分、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以及岗位胜任能力考核总分数均优于培训前[(92.99±2.46)vs.(94.96±2.71), t=-6.18, P<0.001;(94.82±2.12)vs.(96.16±1.82), t=-3.92, P<0.001;(79.89±5.10)vs.(88.16±4.29), t=-11.58,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个教学满意度条目中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依次是对学员工作给予一定的肯定、科室教师具有培训意识、指导学员解决困难。 结论:"同质化+个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儿外科护理进修学员的基础操作技能、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以及岗位胜任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手术室专科护士具备的核心能力是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但目前国内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应有的核心能力尚不明确,且无统一规范的培养模式。本文总结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概念、核心能力标准及培养模式,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准入条件、课程设置、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评价考核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借鉴,以促进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模式的同质化、规范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