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稳健性和数据挖掘的痿病核心方药筛选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治疗痿病的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进行挖掘,获得中医治疗痿病的核心组方,并加以筛选与评价,为中医优势病种的新药开发提供示范.通过检索治疗痿病的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中所含方药,建立痿病方药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基于网络稳健性中药药效预测平台计算获得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核心组方的干扰分值.在此基础上,将古籍验方、名医验案、计算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最终确定聚类获得的核心组方的开发优先等级.结果显示,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用药多倾向于补虚、活血化瘀、清热和解表类,尤以温性和甘味药为主,主要归属脾、肝、肾经.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聚类分析获得的核心组方通过网络稳健性分析显示,古籍验方组合1对疾病网络的扰动作用最强,综合评价显示具有最优的开发潜力.中医治疗痿病均重视脾、肝、肾、肺的调理,补虚的同时辅以清热、活血化瘀和解表类药物,获得的古籍验方组合1提示具有最优的潜在开发价值,形成的"古籍验方-名医验案-计算分析"整合策略可用于中药新药候选处方的筛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能化技术在名医传承中的应用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融入,为名医传承信息化带来了技术革新。在此形势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团队,围绕规划名医传承与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领域专业应用系统研究,研发了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医案APP、名医传承工作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模式局限下的医案采集效率低、名医经验总结缺少客观数据支持,以及信息壁垒等问题,从而推进了名医经验传承,提升师徒带教的传授能力与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古今医案云平台应用述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案是记录中医医师临床辨证论治过程的重要载体,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手段,深度挖掘利用医案信息,对中医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古今医案云平台集成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四诊仪等智能信息采集技术,以及关联分析、贝叶斯分析、层次聚类等算法,挖掘医案中名医辨证、选方、用药、取穴等规律。本文从近现代名医经验的挖掘、古代医案学术思想的总结、专科疾病诊疗规律的分析、单味药及药对应用规律的整理及方剂配伍的探究5个方面对平台进行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治疗结肠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门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功效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收集处方65首,涉及中药15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茯苓、猪苓、半枝莲、生黄芪、莪术等药,以及猪苓-茯苓、生黄芪-炙黄芪、半枝莲-莪术等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关联药对29对,包括猪苓-炙黄芪-生黄芪、茯苓-半枝莲-猪苓、半枝莲-莪术-猪苓等;聚类分析得到的6类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涩肠止血为主。结论:王沛教授多从脾湿、正虚、热毒、血瘀、出血论治结肠癌,治以健脾利湿、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涩肠止血,符合中医治疗肿瘤扶正祛邪思想,可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广东省名中医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广东省名中医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洪敏教授临床治疗失眠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收集筛选出方剂共509条,中药共180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炒酸枣仁、法半夏、炙甘草、茯苓、黄芩,高频药物组合有法半夏-炒酸枣仁、炙甘草-法半夏、法半夏-茯苓、炙甘草-炒酸枣仁、茯苓-炒酸枣仁、法半夏-黄芩、陈皮-茯苓等,并得到7个潜在新方组合.[结论]洪敏教授治疗失眠用药以疏肝安神、清热燥湿、健脾化痰为主,临床中注重五运六气思想结合六经辨证理论,并善于灵活运用脏腑补泻理论,多脏并调,注重结合体质、运气、病机,司人、司天、司病,综合调治,使阴阳调和,失眠得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国医大师张震论治不寐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利用名医传承平台,探讨"国医大师"张震教授治疗不寐的处方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田春洪教授随诊张震教授,记录的112份不寐病例,将症状、处方用药等录入"名医传承平台",进行审核和核对;对核心及辅助药物、两味中药间关联度、中药与症状的关联度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合张震教授临证经验,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分析得出核心药物共31味,前五位依次为甘草、钩藤、薄荷、夜合花、茯神;两药关联度得出8515个组合,前五位依次为首乌藤与酸枣仁、延胡索与香附、砂仁与木香、酸枣仁与钩藤、酸枣仁与茯神;原始处方中伴随症状频率>10%的症状依次为心悸、头昏、乏力、神倦、耳鸣、头晕、头痛,对应药物分别为麦冬、葛根、香附、延胡索、葛根、防风、延胡索等.结论:张震教授治疗不寐的药物以疏肝解郁、疏调气机安神为主,用药特点为药法自然、选用"隐药",荣养心阴、助神守舍,气机条畅、夜眠安然等,常以药对增强方药治疗失眠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磊国医大师运用柴胡类方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磊国医大师运用柴胡类方的经验,为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和整理《张磊临证心得集》《张磊医学全书》《国医大师张磊医学文库》及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国医大师张磊名医工作室运用《伤寒论》柴胡类方的医案,采用WPS Excel 2023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录入信息进行中医疾病、柴胡类方合方、加味药物等多角度分析.结果 纳入医案381个,病例500例,涉及脾胃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及肝胆系病证等多种疾病.柴胡类方常搭配的处方有桂枝汤、金铃子散和越鞠丸等,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主要归脾、胃、肺、肝、胆经.加味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首,加味药物频次排名前5位的有薏苡仁、连翘、金银花、川芎、延胡索,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18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张磊国医大师将柴胡类方主用于少阳病,根据少阳病易邪结胁下、易相火不足、易气血瘀滞、易气郁化火、易累及太阴、易生痰生饮和易并发太阳阳明的特点,辨证加减用药,常配合使用的方剂有桂枝汤、金铃子散、越鞠丸和橘皮竹茹汤等,常配合使用的药物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川芎、延胡索、郁金、陈皮、川楝子和白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钱英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原发性肝癌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2020年8月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门诊中药处方,整理后建立数据资料表,通过Excel2019对药物频次及性味归经进行分析;通过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医案分析模块对筛选出的中药处方进行核心药物分析,药对之间的共生性分析,药症关联分析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108首,涉及中药188味,药物总频次为1 322.高频用药包括白花蛇舌草、黄芪、槲寄生、郁金、丹参等.药性以寒、平、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为主.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郁金-水红花子、槲寄生-莪术等9对.药症关联分析中关联度较高的有"胃痛-丹参""癥瘕-赤芍、陈皮""耳鸣-南沙参、枸杞子、槲寄生""舌下络脉延长-莪术、水红花子、丹参"等.药物聚类分为3类潜在的药物群.结论 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多用清热药、补虚药、行气活血药,以槲芪散为主方随证加减,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逐瘀通络治其标,补气健脾、和血调肝、滋补肝肾治其本,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丁樱治疗过敏性紫癜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挖掘丁樱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用药规律,探析丁樱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樱教授儿科门诊的过敏性紫癜处方,通过名医传承一体化平台,建立药物-药物、药物-症状网络,对其核心药组及关联规律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 纳入病案195则,涉及585诊次、处方585首、中药153种,药物总频次为8 017.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为主,归经以肝经、心经为主.药物权重等级分析显示,生地黄、当归、连翘、忍冬藤、牡丹皮、紫草、川芎、地肤子、海风藤、络石藤、徐长卿、雷公藤、薏苡仁、黄芩、水牛角、砂仁、白芍、浮萍、甘草为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核心处方.药物-药物共现性分析显示,生地黄-当归、生地黄-牡丹皮、连翘-牡丹皮、地肤子-忍冬藤、川芎-忍冬藤、忍冬藤-当归、地肤子-连翘、牡丹皮-紫草、当归-牡丹皮、生地黄-连翘、连翘-川芎、生地黄-忍冬藤为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出10个潜在药物群.结论 丁樱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强调病、证、症相结合及对药的应用,临证施治遵循"祛邪安络"思想,善用清热解毒类药、清热祛风类药、清热祛湿类药以"祛邪",善用活血凉血类药、养血通络类药以"安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