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cRNA NORAD通过miR-513b-5p/GREM1轴调节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LncRNA NORAD)通过miR-513b-5p/GREM1轴调节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人颅内动脉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LncRNA NORAD、miR-513b-5p及GREM1表达.体外分离培养人VSMC,随机分为 对照组、LncRNA NORAD siRNA组、miR-513b-5p mimics 组、共转染(LncRNA NORAD siRNA+miR-513b-5p inhibitor)组、共转染阴性对照(LncRNA NORAD siRNA阴性对照+miR-513b-5p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分组转染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NORAD、miR-513b-5p及GREM1 mRNA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印记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神经钙黏素(N-cadherin)、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VSMC中LncRNA NORAD对miR-513b-5p、miR-513b-5p对GREM1的靶向调控.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颅内动脉瘤组织LncRNA NORAD、GREM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尸<0.05),miR-513b-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NORAD siRNA 组、miR-513b-5p mimics 组细胞 GREM1 mRNA表达、增殖率、Ki67 阳性率、迁移率、侵袭数及 N-cadherin、Vimentin 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513b-5p表达、凋亡率及Bax/Bcl-2、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共转染阴性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ncRNA NORAD siRNA组比较,共转染组细胞GREM1 mRNA表达、增殖率、Ki67阳性率、迁移率、侵袭数及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513b-5p表达、凋亡率及Bax/Bcl-2、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敲低LncRNA NORAD可通过上调miR-513b-5p表达而降低GREM1表达,从而抑制VSMC增殖与侵袭迁移,并促使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HIF-1α/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Bcl-2/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HIF-1α/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HT22细胞(小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实验,采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的方法构建TBI的体外模型,通过HIF-1α、BNIP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或质粒载体转染细胞调节HIF-1α、BNIP3表达。实验1:研究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这部分实验中HT22细胞分为4组( n=3):siRNA对照组,转染阴性siRNA后正常培养;siRNA+TBI组,转染阴性siRNA后进行OGD/R处理;BNIP3-siRNA组,转染BNIP3-siRNA后正常培养;BNIP3-siRNA+TBI组,转染BNIP3-siRNA后进行OGD/R处理。实验终点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BNIP3及LC3-Ⅱ、P62等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小体,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LDH活性。实验2:研究HIF-1α对TBI后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这部分实验中HT22细胞分为8组( n=3):siRNA对照组及siRNA+TBI组,处理同上;HIF-1α-siRNA组,转染HIF-1α-siRNA后正常培养;HIF-1α-siRNA+TBI组,转染HIF-1α-siRNA后进行OGD/R处理;空载质粒组,转染空载质粒pcDNA3.1(+)后正常培养;过表达HIF-1α组,转染过表达HIF-1α质粒后正常培养;空载质粒+TBI组,转染空载质粒后进行OGD/R处理;过表达HIF-1α+TBI组,转染过表达HIF-1α质粒后进行OGD/R处理。实验终点测定各组细胞HIF-1α、BNIP3、LC3-Ⅱ、P62、TOMM20、COX Ⅳ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 结果:(1)实验1:与siRNA对照组比较,siRNA+TBI组BNIP3表达水平及LC3-Ⅱ/Ⅰ比值显著升高,P62、TOMM20、COX Ⅳ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siRNA+TBI组比较,BNIP3-siRNA+TBI组BNIP3表达水平及LC3-Ⅱ/Ⅰ比值显著下降,P62、TOMM20、COX 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透射电镜下siRNA+TBI组自噬小体较siRNA对照组增多,BNIP3-siRNA+TBI组自噬小体较siRNA+TBI组减少。(2)实验2:与siRNA+TBI组比较,HIF-1α-siRNA+TBI组HIF-1α、BNIP3表达水平及LC3-Ⅱ/Ⅰ比值显著下降,P62、TOMM20、COX 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空载质粒+TBI组比较,HIF-1α过表达+TBI组HIF-1α、BNIP3表达水平及LC3-Ⅱ/Ⅰ比值显著升高,P62、TOMM20、COX Ⅳ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IF-1α通过促进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TBI后神经元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是构成星形胶质细胞内中间丝蛋白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维持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稳定,参与血脑屏障形成,调节突触功能等 [1]。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以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容易被误诊为感染、变性、脱髓鞘、肿瘤或血管疾病。GFAP IgG由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性淋巴细胞产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生物标志物,其在血清或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阳性能将自身免疫GFAP星形细胞病与其他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区分开 [2]。笔者现报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曾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其的认识及其个体化治疗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铁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海马组织结构及神经元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将100例老年NAFLD患者分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on-MCI)组。采集患者病史和生化指标数据,对无禁忌患者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48例患者检测外周血铁调节蛋白2基因2616C/T多态性。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及二元 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 结果:与Non-MCI组相比,MCI组患者年龄偏大,血红蛋白减少,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踝肱比下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右侧海马头胆碱/肌酸比值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比例增加( P<0.05或 P<0.01)。sTfR与老年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P<0.01)。MCI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Non-MCI组( P<0.05);C/T基因型组和T/T基因型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C/C基因型组( P<0.05)。 结论:铁代谢异常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自我调节联合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观察自我调节联合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情绪等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节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脑水肿量、脑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DVT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护理前, 2组患者脑水肿量、脑血肿量、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联合组患者脑水肿量、脑血肿量、NIHSS评分分别为(16.42 ± 6.41) ml、(6.74 ± 0.81) ml、(11.30 ± 4.43)分,低于常规组的(20.44 ± 5.04) ml、(9.93 ± 1.30) ml、(15.31 ± 4.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79、16.00、4.80,均 P<0.05)。护理后,联合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7.21 ± 2.71)、(41.32 ± 3.26)分,低于常规组的(45.23 ± 4.65)、(46.56 ± 4.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5、7.08,均 P<0.05);联合组患者护理期间DVT发生率为1.69%(1/59),低于常规组的13.56%(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3, P<0.05)。护理后,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我调节联合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与脑血肿、脑水肿情况,同时能预防患者下肢DVT发生,且对患者凝血指标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灯盏花素抑制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作用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上调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通路抑制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的具体机制。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应用Dixon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干湿重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分别评价动物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含水量、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Nrf2/HO-1通路关键蛋白[Nrf2、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以及神经细胞凋亡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性分析采用Student’s t检验。 结果:灯盏花素组造模后24 h大鼠mNSS评分[(8.12±1.76)分比(9.89±1.64)分, t=2.549, P<0.05]和脑组织含水量[(80.01±2.12)%比(83.88±5.74)%, t=2.187, P<0.05]均明显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灯盏花素能够抑制GRP78(4.07±0.68比5.74±0.98, t=4.850, P<0.05)、CHOP(1.01±0.18比1.38±0.21, t=4.634, P<0.05)、Caspase-12(0.55±0.11比1.11±0.13, t=10.391, P<0.05)和Caspase-3(0.77±0.12比1.10±0.21, t=4.726, P<0.05)蛋白表达并减轻神经细胞凋亡(24.26±4.38比32.14±6.87, t=3.350, P<0.05),同时上调Nrf2(胞核)(0.21±0.04比0.15±0.03, t=4.157, P<0.05)、HO-1(0.31±0.05比0.21±0.05, t=5.941, P<0.05)和NQO-1(0.27±0.05比0.20±0.00, t=4.159, P<0.05)。 结论:灯盏花素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分子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具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特别是糖尿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蛋白激酶,参与胰岛素途径、能量代谢、细胞增殖以及转录和翻译的调节。mTOR参与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的异常调节,并介导了GLP-1RA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因此,mTOR可能是调节GLP-1RA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分子。该文就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mTOR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以及GLP-1RA通过mTOR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和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评价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PND)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5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9):对照组(C组)和PND组。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构建PND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P组处死每次认知功能测试最差的3只小鼠、C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KEGG分析)。 结果:与C组相比,P组术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僵直时间百分降低( P<0.0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出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有12个蛋白表达上调,有9个蛋白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代谢、信号传递、生物过程的调节等过程,构成了细胞器、突触等结构,并与结合、运输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SNARE蛋白囊泡运输等存在差异。 结论:PND小鼠海马存在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神经炎症反应、突触结构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自噬能力下降等可能与PND有关的病理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长期农药暴露的毒性作用及关键基因发掘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农药慢性暴露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探索其潜在致病机制和关键基因。方法:于2021年7月,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与农药毒效应相关的高通量基因表达谱数据,样本来源为长期接触农药的美洲男性农场工人和其他行业工人,获取DEGs;利用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对所选择的DEGs进行GO、KEGG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STRING、Cytoscape等工具对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及可视化分析;借助MCODE及Cytohubba等分析得到基因功能模块,从而筛选出核心基因。结果:共筛选出GSE30335数据集的DEGs 189个,其中上调基因101个,下调基因88个。GO、KEGG及GSEA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神经元投射发育调控、运动调节、核糖体蛋白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及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通路上。综合筛选发现,KLF1为农药暴露的核心基因,其差异表达倍数为0.456( t=-3.82, P=0.021)。 结论:长期农药暴露可造成接触人群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通过下调KLF1并经由其介导的一系列生物学途径参与神经系统的病理学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伏隔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在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 CCI)方法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模型,探讨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内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 TRPA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0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建模后第7天两组小鼠NAc内TRPA1表达变化。另24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CCI小鼠注射A967079(A96)组(CCI+A96组)、CCI小鼠注射PBS组(CCI+PBS组)、SHAM小鼠注射A967079组(SHAM+A96组)和SHAM小鼠注射PBS组(SHAM+PBS组)。建模后第7天于手术对侧NAc内注射TRPA1拮抗剂A967079或其溶剂PBS,检测各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2、4、6 h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 latency, TWL)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CCI组小鼠手术对侧NAc脑区TRPA1表达较SHAM组明显增加( P<0.05)。与CCI+PBS组比较,CCI+A96组小鼠给药后2、4 h TWL明显升高( P<0.05),并于给药后6 h基本恢复至给药前状态( P>0.05);SHAM+A96组与SHAM+PBS组之间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Ac TRPA1参与坐骨神经CCI所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