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阴虚痰浊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咽异感症是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食管外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咽部黏着感、灼热感、紧迫感、瘙痒感、异物感等,症状反复,迁延难愈.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病位在食管、咽喉,主要与肺胃阴虚气机难降、痰气交阻上冲咽喉有关,属虚实夹杂之证,故治疗应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临证可从滋阴益胃扶正、理气化痰祛邪的角度入手,调节气机升降,恢复水液代谢秩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3/2
喉源性咳嗽的特征性表现为咳嗽伴咽异感症;其病机关键是痰凝气滞.半夏厚朴汤齐备化痰解凝、散寒解表、调畅气机之功用,可用于喉源性咳嗽的治疗,临证时可加射干、桔梗、生甘草、木蝴蝶、百部等药,并需注意辨识兼夹症,灵活进行加减:合并少阳证者,可加小柴胡汤;咽喉部郁热甚者,可加银翘马勃散;瘀血征象明显者,可加桂枝茯苓丸;咽痒甚,病久者,可加蝉蜕、僵蚕、全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张仲景从风论治梅核气方法述要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梅核气相当于西医的咽异感症、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属精神情志疾病.笔者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从风论治梅核气的方法作了总结,分述如下. 1 祛风散寒平冲法本法主治风挟肾寒上冲型梅核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辨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的病位在咽,与肺、脾胃、肝密切相关;多由精神心理因素引发,病机责之胃气上逆、肝气郁结.治疗着重辨别不同的病机采用相应的治法,咽部黏着感从痰气论治,方用半夏厚朴汤;灼热感从肝热论治,方用化肝煎;干燥感、痉挛感从阴虚论治,方用养阴清肺汤;虫爬感、瘙痒感从虚风论治,方用四物汤;无吞咽困难的吞咽梗阻感从瘀血论治等,方用启膈散.各证型皆兼顾疏肝理气,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辅以经验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半夏厚朴汤合黄芪建中汤+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咽部异感症(脾虚肝郁证)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合黄芪建中汤+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咽部异感症(脾虚肝郁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将56例咽部异感症(脾虚肝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厚朴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咽部异物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焦虑抑郁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状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咽部异物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HADd评分及HADa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厚朴汤合黄芪建中汤+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咽部异感症(脾虚肝郁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局部病理生理状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乌灵胶囊联合清咽理气散加减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乌灵联合清咽理气散加减治疗咽异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咽异感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清咽理气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清咽理气散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复发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复发率为26%,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SCL-90量表得分对比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2组数据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清咽理气散治疗咽异感症,应用清咽理气散消除患者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等,再配以乌灵胶囊治疗患者的神经衰弱、精神焦虑等精神障碍,故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半夏厚朴汤加味对咽异感症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咽异感症,中医又称作"梅核气",是指咽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时的各种异常感觉的一组症状,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咽喉部疾病之一,其病史长,易复发,发病早期由于病情轻不予重视,待症状明显时多成难治之症,治疗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治愈的可能性较小,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是,目前西医在治疗咽异感症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中医多采用标本兼顾的整体疗法,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1].本研究观察2014—2017年来应用《金贵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味对咽异感症患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咽异感症的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儿童咽异感症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咽异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常规鼻部、咽喉部检查,以及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 在203例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鼻窦炎(63例),其次为反流性咽喉炎(47例),其他病因包括变异性鼻炎(12例)、慢性鼻炎(9例)、慢性扁桃体炎(9例)、慢性咽炎(1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13例)、抽动症(23例)、神经官能症(9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不同病因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3.3% ~100.0%.结论 咽异感症的致病病因较多,呼吸道因素最为常见.此外应重视反流性咽喉炎、抽动症及精神类的身心疾病与咽异感症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启泉从脾论治咽异感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咽异感症临床发病率高,常作为慢性脾胃病的兼症出现.刘启泉教授认为脾与咽异感症联系密切,其病机关键是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治疗以健脾为中心,整体辨证,通过除湿化痰、升清理气、养阴生津、补虚实卫、活血散结等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功能,使经脉通利,咽部气血运行顺畅,咽部症状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翼钩过长引起咽部异感症三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