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的影响,探索其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式。方法: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NEC+DSLNT组,大鼠均采用特殊配方奶人工喂养,NEC组和NEC+DSLNT组以3次/d的频率进行缺氧(950 mL/L氮气,10 min)/冷刺激(4 ℃,10 min)、连续3 d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NEC+DSLNT组在特殊配方奶中添加300 μmol/L DSLNT。造模72 h时处死所有存活大鼠,采集回结肠部位肠内容物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杆Orbitrap质谱仪(UHPLC-QE-MS)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末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代谢组数据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和 t检验中 P<0.05筛选两两比较的组间差异代谢物。 结果:DSLNT降低NEC发生率和NEC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3.0(2.0,3.0)分比1.0(1.0,2.0)分, P<0.01],并可有效抑制炎症浸润。基于UHPLC-QE-MS代谢组检测结果建立的OPLS-DA模型能较好地对NEC组和对照组、NEC+DSLNT组和NEC组实现分离。NEC组和对照组之间有64个差异代谢物(OPLS-DA模型的VIP值>1且 P<0.05),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288.0%, P=0.028)、黄嘌呤(+372.1%, P=0.007)、L-精氨酸(+233.1%, P=0.027)、L-亮氨酸(+232.7%, P=0.015)、N-乙酰神经氨酸(-41.6%, P=0.014)等,这些代谢物可映射到34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为NEC主要扰动的代谢通路。NEC+DSLNT组与NEC组之间存在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甘露糖(-73.5%, P=0.032)、黄嘌呤(-63.4%, P=0.008)、亚油酸(+137.9%, P=0.04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78.2%, P=0.005)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映射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亚油酸代谢为DSLNT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两种比对策略中重合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个,其在NEC中的变化趋势在DSLNT给药组中均出现显著逆转。 结论:DSLNT能显著缓解缺氧/冷刺激造成的新生大鼠NEC病理损伤,该保护作用与其改善NEC造成的肠内容物代谢谱偏移、调节亚油酸代谢通路有关。DSLNT的早期预防性补充对维护新生儿肠道稳态、预防NEC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NF-κB/NLRP3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脂质沉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脂质沉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并将20只同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组与硼替佐米(BTZ)组,每组10只。予AS组和BTZ组小鼠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BTZ组小鼠给予50 μg/kg BTZ腹腔注射(2次/周,持续4周),AS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于干预12周后测量其体质量及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并予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病理形态及脂质沉积状况,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中NF-κB、NLRP3的阳性表达,予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和Atg12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干预12周后,AS组和BTZ组小鼠的体质量,TC、LDL含量,病变程度及脂质沉积占比,NF-κB、NLRP3阳性表达及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TZ组小鼠这些指标均明显低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S组和BTZ组小鼠的HDL含量、Beclin-1和Atg1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TZ组小鼠这些指标均明显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抑制NF-κB/NLRP3通路可通过调节血脂含量以减少脂质沉积,并介导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以促进自噬发生,从而起到抑制AS进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哺乳期女性乳腺不同状态下母乳Na +浓度和Na +/K +比值测定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母乳喂养是影响婴儿近远期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乳腺功能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母乳中Na +浓度和Na +/K +比值在乳腺泌乳进程、生理及病理等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识别哺乳期女性乳腺生理或病理变化并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改善母乳喂养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经口胃管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常规采用鼻胃管解决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现有鼻胃管存在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及患者不适感强烈等缺点;传统经口胃管无单向阀开关及胃内容物储存装置,且无法在胃部固定,容易造成胃内容物倒流、无法充分了解胃内容物消化吸收情况及胃管意外脱出,影响进一步喂养和胃内容物检测。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的经口胃管,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704393.1)。该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插管组件和固定组件三部分。收集组件包括:胃内容物储存囊,可清晰直观地看到胃内容物;三通开关,可通过旋动来控制通路处于不同状态,以便医务人员抽取胃内容物、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或关闭通路,同时减少污染、延长胃管使用寿命;单向阀,可有效避免胃内容物倒流。插管组件包括:刻度管,使医务人员有效辨别胃管插入深度;实心引导头,使管道经口插入更加顺畅;葫芦形通口,可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固定组件为可注水注气球囊,管道经口插入后,适当注水注气,可避免胃管意外脱出。使用该装置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不仅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有效促进患者全身各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脾清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健脾清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9只C57小鼠予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制备NAFLD模型,另设6只小鼠为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选择体重较大的12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模型组,同时继续喂养高脂饲料。中药组灌胃健脾清化方20.961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干预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OT、GPT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TUNEL荧光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Bcl-2及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体重降低( P<0.05),血清GPT水平降低( P<0.05),肝组织脂质沉积及凋亡细胞减少,肝组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p-JNK/JNK比值及Bax蛋白表达降低( 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 P<0.05)。 结论:健脾清化方可抑制JNK蛋白磷酸化,减少NAFLD小鼠肝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延缓NAFLD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固有淋巴细胞3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固有淋巴细胞3(ILC3)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5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皮肤创伤+ ILC3抑制剂组(简称ILC3抑制剂组)、皮肤创伤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建立创伤模型前4 d给予ILC3抑制剂组小鼠腹腔注射1 μg ILC3抑制剂每2天1次共2次,皮肤创伤组注射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小鼠正常喂养。构建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腹腔注射麻醉后,以背部中线中点为圆点,用环钻压切出直径0.6 cm的皮肤全层圆形切口,并经组织学证明为全层损伤。观察记录创面大小,分别于创伤第0、1、3、5、7、9天对创面拍照并计算相应的创面愈合率。术后第9天取创缘组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皮肤创周ILC3浸润数量,并行HE染色,观察创面皮肤组织愈合情况,qRT-PCR检测创缘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Notch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A、IL-17F、IL-2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 t检验。 结果:创伤后第9天,与对照组比较,皮肤创伤组创缘组织ILC3数量升高(5.31% ± 1.47%比3.10% ± 0.54%, P < 0.01),TNF-α、IL-22、IL-17A、IL-17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均 P < 0.05),VD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P < 0.05),Notch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 P < 0.05),但其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第1、3、5天,ILC3抑制剂组创面愈合率(45.17% ± 9.90%、61.58% ± 11.61%、75.61% ± 9.12%)均高于皮肤创伤组(25.87% ± 10.96%、47.78% ± 13.81%、64.55% ± 10.29%,均 P < 0.05),第9天创周ILC3数量(2.69% ± 0.95%)低于皮肤创伤组( P < 0.01),创缘组织TNF-α、IL-22、IL-17A、IL-17F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皮肤创伤组(均 P < 0.05),Notch1、VDR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皮肤创伤组(均 P < 0.05)。创伤后第9天组织病理检查显示,ILC3抑制剂组上皮结构连续、完整,胶原纤维更加密集且排列整齐,毛囊、血管、皮脂腺等各组织结构更接近对照组皮肤。 结论:皮肤ILC3浸润于局部创面,通过TNF-α、IL-17A、IL-17F、IL-22等炎症因子参与皮肤创伤愈合的进程。下调ILC3数量可能通过激活VDR、Notch1并抑制TNF-α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促进皮肤创口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的制订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制订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首先系统检索并汇总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最佳证据,采用专家函询法并结合临床实践最终制订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并将该流程应用于临床。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的住院的早产儿8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管理。2022年4—9月住院的早产儿86例为观察组,遵循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给予喂养管理。比较2组早产儿喂养效率、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日数、住院时间及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分别为0.863和0.875,专家意见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56和0.202,显著性检验均 P<0.05。观察组全经口喂养率为59.84%(5 256/8 784),混合喂养率为12.26%(1 077/8 784),管饲喂养率为27.90%(2 451/8 784),与对照组的52.20%(4 698/9 000)、14.68%(1 321/9 000)、33.12%(2 981/9 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5.21, P<0.05)。观察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日数、住院时间分别为(5.14 ± 1.67)、(6.13 ± 1.62)、(12.77 ± 1.37)d,与对照组的(6.22 ± 1.59)、(7.17 ± 1.55)、(13.72 ± 1.72)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4.29、4.26、3.97,均 P<0.05)。观察组呛奶、缺氧及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30%(8/86)、6.98%(6/86)、11.63%(10/86),均低于对照组的23.17%(19/82)、19.51%(16/82)、34.15%(2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99、5.80、12.16,均 P<0.05)。 结论: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的应用,可缩短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促进喂养进程,减少喂养不良导致的并发症,保障早产儿喂养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孕期妊娠相关焦虑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关联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焦虑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及关键期。方法:研究对象源自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保健门诊招募待产孕妇,纳入完成孕早、中、晚三期妊娠相关焦虑评估且有至少一次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的2 242对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随访评估孕妇孕早、中、晚三期妊娠相关焦虑症状;于婴幼儿6月龄和18月龄使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期妊娠相关焦虑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及关键期。结果:2 242名孕妇年龄为(26.62±3.65)岁,男童、低出生体重、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分别为50%(1 120/2 242)、1.7%(38/2 242)和11.5%(252/2 191)。孕早、中、晚三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24.9%(558名)、28.6%(642名)和30.3%(674名)。调整人口学特征及其他两个时期的妊娠相关焦虑后,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可增加儿童6月龄时沟通能区[ RR(95% CI)=3.52(1.89~6.58)]、个人-社会能区[ RR(95% CI)= 2.46(1.10~5.49)]发育迟滞风险;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可增加儿童18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 RR(95% CI)=2.07(1.11~3.85)]、解决问题能区[ RR(95% CI)= 2.31(1.24~4.31)]发育迟滞风险。 结论:母亲孕期妊娠相关焦虑会影响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孕晚期可能是关键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备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过敏原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过敏原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又称过敏原疫苗脱敏治疗,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妊娠期女性AIT是新生儿过敏的保护因素。现有证据显示,不推荐在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开始AIT;AIT期间意外妊娠,无需终止妊娠;AIT对胎儿和婴幼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可继续维持量AI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母乳库简史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909年9月5日,《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罐装母乳”的报道(图1)。这篇报道十分简短,但其所描述的“罐装母乳”是母乳库的雏形。尽管一些近代社会文化历史学者批评母乳库是过去奶妈的另一种延续,是推动母乳商品化的“帮凶”,将母乳和母性剥离开来 [1],但母乳库的出现和发展历经沉浮,既与儿科及新生儿护理的发展有关,也与女权主义、世界战争、食品安全等影响社会进程的重大事件紧密联系,其设立的初衷和理念更倾向于社会的互惠关系 [2],多位母亲用自己的母乳共同喂养婴儿,无疑为无法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以及其他病患儿提供了营养与治疗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