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鳞状细胞癌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的关键基因及分析免疫浸润特征.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VSCC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应用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共同的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通过4种算法筛选出关键基因,进行关键基因GSEA分析.应用CIBERSORT分析VSCC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182个DEGs,DO富集主要涉及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结缔组织癌等疾病;GO和KEGG富集结果主要与表皮发育、角质化包膜、氧化应激、免疫细胞迁移等有关;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90条边,筛选出6个关键基因,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共同富集到了细胞周期、蛋白酶体信号通路.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SCC组初始B细胞、静息CD4+T记忆细胞下调(均P<0.05),记忆B细胞、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NK细胞、巨噬细胞M0型、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上调(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100A 7、SPRR2G、CASP14、CDSN均与γδT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与巨噬细胞M0型呈正相关(均P<0.05);ESR1与巨噬细胞M0型呈负相关(P<0.05),与静息CD4+T记忆细胞呈正相关(P<0.05);S100A7、CASP14 与静息 CD4+T 记忆细胞呈负相关(均 P<0.05);SPRR2G、CDSN 与 CD8+T 细胞呈负相关(均 P<0.05).结论: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可能是VSC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终末分化过程异常可能是VSC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平喘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止咳方联合硫酸特步他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120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特步他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喘止咳方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肺活量(FVC)]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E水平、EOS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IgE水平、EOS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喘止咳方联合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CVA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儿中医证候,改善肺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金沸草散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金沸草散辅助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袭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沸草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联合组复发率为7.72%,对照组为29.79%;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阵发性呛咳、痰少咽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1、FVC、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EOS、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沸草散辅助酮替芬治疗风寒袭肺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减轻变态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临床特点和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41例成人CML-C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60岁和≥60岁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27例(65.9%),女性14例(34.1%),中位年龄56(19-48)岁,其中<60岁22例(53.7%),≥60岁19例(4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组初诊时有合并症、Sokal积分中/高危、骨髓纤维化、乳酸脱氢酶水平≥1 000 U/L的患者比例较<60岁组显著增加(均P<0.05).性别、ELST积分、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岁组中服用减低剂量伊马替尼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P<0.001);<60岁患者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的分子生物学缓解比例高于≥60岁患者(P<0.001).TKI治疗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0岁患者中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TKI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与<60岁成人CML-CP患者相比,≥60岁患者TKI治疗获益较少且不良反应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结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对肺通气指标、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 100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均收治于2023 年 5 月—2024 年 5 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50 例.参照组行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结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气道炎症,效果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30d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移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根据患儿住院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60例肝移植术后患儿,有早期并发症的患儿106例(66.3%),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52例(32.5%),影响肝移植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并发症组Child-Pugh分级高,术后d1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患儿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影响肝移植患儿术后死亡风险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手术时间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有早期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因此应重视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儿童肝移植术后应动态监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过敏性鼻炎患儿6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益生元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IgE、IL-4、IL-10、IL-17水平.结果 治疗8周,观察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较对照组均降低,血清IgE、IL-4、IL-17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可改善过敏性鼻炎患儿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年终盘点:2023年《NEJM》发表麻醉学领域相关研究亮点精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3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出版52期,共发表研究型论著208篇。今年主编推荐的"NEJM最佳论文"重点关注了各种疾病的新疗法,如"通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对肿瘤的治疗、新的抗肿瘤靶点、新的肾脏疾病治疗靶点等,还有药物的新应用,如度普利尤单抗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肥胖患者,三重激素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肥胖,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等。针对围术期领域,本年度相关论文主要集中于血液管理、心搏骤停的救治、评估与监测、重症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新的治疗场景等领域。本文精选以上5个主题的17篇相关亮点研究,以飨读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膜透析患者腹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膜透析患者的腹水嗜酸性粒细胞>100/μl或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比例>10%被称为腹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peritoneal fluid eosinophilia,PFE),其中符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定义者,则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eosiniophilic peritonitis,EP)。PFE和EP病例多发生在腹膜透析开始后3个月内,但在长程腹膜透析的任何时期均有报道。PFE和EP发病率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自发缓解,也有经抗过敏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本文综述了腹膜透析患者PFE的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L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儿科医师对ELD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0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ELD诊断标准的患儿149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Mann Whitney U检验以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临床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伴胸部影像学异常诊断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结果:1.儿童ELD中单纯肺部受累最常见病因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9例),合并其他系统受累的最常见病因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89例)。2.主要的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90例,60.4%)、咯痰(41例,27.5%),23.5%(35例)无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50.3%)以及皮肤(40.9%)为常见合并受累器官。3.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系数 r=0.3, 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伴胸部影像学异常诊断结果卡方检验 P<0.05,一致性检验Kappa<0.2。 结论:儿童中ELD多种病因均可致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为单纯肺部受累最常见病因。其常见表现为咳嗽、咯痰。肺外常见的受累器官为消化系统和皮肤。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相关性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