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心声学造影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向左分流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心内或肺内右向左分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的肺动脉高压患者74例临床资料。根据右心声学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心内分流组(<4个心动周期左心发现微泡)、肺内分流组(>4个心动周期内发现左心微泡)和声学造影阴性组(左心未测到微泡),比较各组间临床表现、功能分级、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同时分析各组间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74例患者中右心声学造影阳性28例(37.8%),包括心内分流11例(14.9%),肺内分流17例(23.0%)。心内分流阳性患者中有5例(6.8%)经胸心普通超声检查为阴性,2例肺内分流患者证实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为不明原因的肺动静脉畸形(PAVM)。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心功能分级、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O 2)、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房压(RAP)、肺血管阻力(PVR)、心排血量(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例(6.8%)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4例(5.4%)脑梗死、1例(1.4%)癫痫,其中2例患者临床评估脑梗死为心内分流继发的矛盾性栓塞。三组比较,心内分流组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合并症比例更高( P<0.05)。 结论: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右向左分流对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有补充价值,是否存在分流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但合并心内分流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细胞外囊泡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细胞外囊泡(EV)具有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全面参与调控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等特点。作为肿瘤诊断的新技术,EV的天然优势包括保护其内容物,易于从各种体液中获取,有望真正无创以及高度组织源性等。为了适用于临床检测,诸多EV分离技术如微流控、免疫芯片、纳米流式、声学捕获等技术不断被开发。目前已有EV肿瘤诊断产品已走向临床,但是由于其检测方法和检测平台的差异,目前其临床应用仍然存在技术难点。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和适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的持续完善,基于EV的液体活检最终能真正走入临床、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其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多个新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rhPro-UK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形成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rhPro-UK在这些疾病中表现出良好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心肌再灌注,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针对脑血管病,rhPro-UK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性也较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rhPro-UK相较于尿激酶显示出更优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对于动脉血栓形成和生物支架方面,rhPro-UK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超声介导的载药溶栓系统在rhPro-UK治疗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对于rhPro-UK未来的研究重点将会更加集中在新技术的开发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纳米-微泡声学相变改善大鼠下肢缺血灌注再损伤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的纳米-微泡相变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加压冷凝的方法将超声微泡压缩成为纳米液滴(NDs)并测量其粒径的变化。体外实验中观察纳米液滴溶液在高机械指数的超声辐照下发生的相变过程以及周围溶液中溶解氧(DO)浓度的变化。将41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建立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纳米-微泡声学相变处理组(NDs+US组,9只)、生理盐水+超声处理组(Saline+US组,8只)、纳米液滴无超声辐照组(NDs组,8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8只)。于手术前及恢复血流灌注12 h后进行超声血管成像,评价大鼠缺血血管在不同处理方法下的血流改善情况,并在实验结束后取其缺血再灌注下肢的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由微泡加压冷凝制备的NDs粒径为68.0~295.4 nm,最高浓度100 nm。体外实验中可观察纳米液滴在高机械指数作用下相变为微泡,周围溶液DO由(98.8±0.1)%下降至(95.0±0.2)%。动物实验中,缺血再灌注12 h后,NDs+US组、Saline+US组、NDs组和IRI组的SD大鼠右髂总动脉脉搏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较造模前明显增加(NDs+US组:PI值1.79±0.17对1.57±0.23, P=0.014;RI值0.80±0.02对0.75±0.04, P=0.002。Saline+US组:PI值2.29±0.16对1.57±0.16, P<0.001;RI值0.90±0.06对0.74±0.03, P<0.001。NDs组:PI值2.17±0.14对1.53±0.15, P<0.001;RI值0.91±0.04对0.75±0.04, P<0.001。IRI组:PI值2.12±0.22对1.58±0.20, P<0.001;RI值0.88±0.04对0.75±0.04, P<0.001),其中NDs+US组PI、RI增高程度(ΔPI、ΔRI)高于Sham组(均 P<0.05),但较Saline+US组、NDs组和IRI组明显减少(均 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aline+US组、NDs组和IRI组的丙二醛阳性细胞占比较NDs+US组和Sha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超声介导的纳米-微泡相变可减低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血流阻力,对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新型超声显影导管声学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新型编织导管的超声显影能力.方法 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水听器声波信号检测、水槽导管环成像实验和活体猪肝脏实验,对比普通塑胶导管(n=10)与自制新型编织导管(n=10)在管壁结构、反射声波信号强度及在液体和活体动物肝脏组织超声显影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 电镜下,新型编织导管管壁内可见与管体声阻抗不同的交叉成网的高分子材料纤维丝,纤维丝交叉点周围存在微气泡;水听器声波信号检测实验显示新型编织导管反射后接收到的基波和二次谐波信号分布更为均匀,角度依赖性小;在水槽导管环成像实验,新型编织导管管壁完整显示率为(91.9±1.2)%,管壁回声失落率为(4.0±0.7)%),多重反射伪像显示率为(4.3±0.9)%,均与普通塑胶导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活体猪肝脏实验显示新型编织导管超声回声强度、管壁连续性和尖端显影均优于普通塑胶导管.结论 新型编织导管具有更强的超声显影能力,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右心声学造影临床应用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右心声学造影(agitated saline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ASCE)发展至今已有60年历史,其利用振荡的无菌生理盐水混合自体血液,或生理盐水+50%葡萄糖溶液振荡配制声学造影剂。微气泡的平均直径为16~38?μm,肺毛细血管的平均直径为7~8?μm,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微气泡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左心系统,故正常情况下只能使右心显影。ASCE被广泛用于诊断或排除心内分流如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和肺内右向左分流如肺动静脉瘘等相关疾病。近年来,随着重症超声和康复医学等学科的发展,ASCE也逐渐拓展了应用范围,本文就ASCE在运动时肺血管储备情况评估、静脉-静脉模式体外膜肺再循环、各类插管定位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对比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结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评估价值,提出最佳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86例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偏头痛的患者,并经TEE或心导管检查证实为PFO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下声学造影(contrast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下声学造影(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cTEE).另外在cTEE下配合患者自主Valsalva动作增加1次检查者握拳放置患者腹部按压放松的操作,分别观察3个心动周期内左房左室内微气泡出现的数量,评估房间隔水平的RLS分流程度.结果:静息时cTTE检测到RLS 136例,cTEE检测到RLS 140例.Valsalva动作下,cTTE检测到RLS 186例,cTEE检测到RLS 186例,提示Val-salva动作时无论cTTE还是cTEE,PFO-RLS检出率均有显著提升.检出RLS的PFO患者,cTTE检测到Ⅰ级27 例,Ⅱ级31例,Ⅲ级128 例;cTEE检测到Ⅰ级80 例,Ⅱ级56 例,Ⅲ级50 例.110例患者cTTE检出的RLS分流程度高于cTEE,其中46例cTTE时Ⅲ级,cTEE时Ⅱ级;43例cTTE时Ⅲ级,cTEE时Ⅰ级;21例cTTE时Ⅱ级,cTEE时Ⅰ级.cTEE下进行Valsalva动作时,同时配合检查者握拳放置腹部按压放松时,检测到RLSⅠ级 35例,Ⅱ级 46例,Ⅲ级105例,76例患者RLS分流程度提升,其中 21例患者从Ⅰ级提升到Ⅱ级,24例患者从Ⅰ级提升到Ⅲ级,31例患者从Ⅱ级提升到Ⅲ级,中-大量分流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cTTE检出的RLS分流程度高于cTEE.cTEE检查时,患者配合检查者按压,Valsalva动作下检出的RLS分流程度增加.cTTE结合TEE对PFO解剖结构的判断、对PFO治疗及封堵术前评估有较大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肌声学造影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联合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例,于PCI术前及PCI术后3个月、12个月行LDDSE联合MCE检查,比较PCI术前后正常心肌与坏死心肌灌注情况.依据随访结果将32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1例和预后良好组21例,比较两组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DSE联合MCE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LDDSE联合MCE检查显示,PCI术前冠心病患者坏死心肌造影剂最大微泡数值(A)、充填速度(β)、心肌血流量(A×β)均低于正常心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3个月、12个月坏死心肌A、β、A×β均高于PCI术前,但低于正常心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3个月、12个月坏死心肌A、β、A×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PCI术后3个月坏死心肌A、β、A×β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DDSE联合MCE测量PCI术后3个月坏死心肌A、β、A×β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853、0.801.结论 LDDSE联合MCE可以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在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参数联合血清学指标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CHD)患者(CHD组)及同期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排除CHD的患者68例(对照组),CHD组患者依据CAG检查结果进一步分为轻度狭窄组19例、中度狭窄组23例、重度狭窄组26例.各组均行CAG、MCE检查及血清γ-GT、FGF21、IGF-1水平检测,比较CHD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狭窄程度组MCE定量参数[最大微泡数量(A)、充填速度(β)及心肌血流量(MBF)]和血清γ-GT、FGF21、IGF-1水平的差异.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E定量参数、血清γ-GT、FGF21、IGF-1水平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CHD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 CHD组A值、β值、MBF值及血清FGF21、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狭窄组A值、β值、MBF值及血清FGF21、IGF-1水平均低于轻、中度狭窄组,血清γ-GT水平高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狭窄组A值、β值、MBF值及血清FGF21、IGF-1水平均低于轻度狭窄组,血清γ-GT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CE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γ-GT、FGF21、IGF-1水平预测CHD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18、93.48%、89.72%,与其单独应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CE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γ-GT、FGF21、IGF-1水平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3种不同手振声学造影剂在右心声学造影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使用手振激活加血生理盐水、手振激活50%葡萄糖溶液与传统手振激活生理盐水进行右心声学造影的稳定性、有效性、敏感性、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右心声学造影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01-2017-08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怀疑有右向左分流(RLS)的患者(不明原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性偏头痛)10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振荡20次的3种不同手振声学造影剂进行造影.记录患者右心微泡显影持续时间;观察RLS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监测患者造影前后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结果: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手振激活50%葡萄糖溶液较传统手振激活生理盐水空气微气泡使用时右心微泡显影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振加血生理盐水空气微气泡较手振50%葡萄糖溶液空气微气泡右心微泡显影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手振激活50%葡萄糖溶液较传统手振激活生理盐水对于RLS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与手振激活50%葡萄糖溶液对RLS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对于Ⅱ、Ⅲ级分流敏感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造影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手振激活50%葡萄糖溶液是2种经济、安全、有效的右心声学造影剂,尤其是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其造影效果较传统手振激活生理盐水更好,制备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