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经鼻高流量氧疗支持在门诊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患者接受可弯曲支气管镜(FOB)检查过程中能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支持中获益。本研究比较经FOB完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中,比较HFNC和标准治疗时气体交换、肺容积以及膈肌功能之间的差异。方法::共纳入36例门诊FOB的患者,随机分到标准治疗组(对照组,18例)或HFNC组(试验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FOB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基线(T0)、支气管镜插入时(T1)、气管镜操作结束时(T2)、操作结束10 min时(T3)]以下参数的变化:血气分析、严重低氧事件、呼气末肺阻抗(end-expiratory lung impedance, ΔEELI)的变化、经超声检查膈肌运动。结果::(1)动脉血氧分压(PaO 2):HNFC组患者T0(10.8 kPa,95% CI:8.7~12 kPa)与T2无差异(11.1 kPa,95% CI:10.4~12.0 kPa);但ST组则T2较T0有慢性下降:(9.1 kPa,95% CI:8.4~9.8 kPa) vs (11.1 kPa,95% CI:10.4~12.0 kPa);HFNC组T2时的PaO 2高于ST组( P<0.001);(2)相较于ST组,HFNC组在T2时发生低氧事件率低(11% vs 56%; P<0.01);(3)ΔEELI变化:HFNC组在T0、T1、T2、T3等各个时间点之间无差异,但ST组则T1(下降170 ml,95% CI:32~382 ml, P=0.003)、T2(下降211 ml,95% CI:148~425 ml, P<0.001)、T3(下降213 ml,95% CI:81~398 ml, P<0.001)均明显低于T0; 且在T1、T2、T3时间点,ST组的EELI均低于HFNC组( P=0.006、0.001、0.002);(4)膈肌:两组之间的膈肌位置并无差异( P=0.748),但ST组在T1、T2时的增厚分值均有明显下降( P<0.01)。 结论::经FOB进行BAL操作过程中,HFNC支持能改善气体交换,避免呼气末肺容积下降以及增强膈肌活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消化内科十分普遍的疾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该类疾病包含范围广泛,发病机制复杂,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脑-肠轴、肠道微生态等关系密切。至今为止,涌现出了包括食管24 h pH监测及阻抗分析、胃电图、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 13C胃排空呼气试验、氢呼气试验、排便造影、不透X线标志物法、高分辨率测压及无线动力胶囊等多种诊断技术。针对该病发病机制的不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及手术治疗等,临床中需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作出个体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功率短时程隔离上腔静脉联合常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高功率短时程的消融方法进行上腔静脉隔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因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80例,对其中上腔静脉内伴有触发电位且肌袖长度≥3 cm者行上腔静脉隔离,最终纳入符合条件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入高功率组和常规功率组,每组30例。有效性观察指标包括消融点数、隔离时间、消融时间,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消融过程中发生的爆裂声(POP)、心脏压塞、膈神经损伤、窦房结损伤、全因死亡。结果:高功率组消融14(13,15)个点后达到了上腔静脉隔离,少于常规功率组的20(18,22)个点( P<0.001)。高功率组上腔静脉隔离时间为8(7,9)min,短于常规功率组的17(14,20)min( P<0.001)。高功率组消融放电时间为78.0(71.1,80.0)s,短于常规功率组的200.0(167.5,212.5)s( P<0.001)。高功率组阻抗下降20.00(18.75,21.00)Ω(阻抗下降百分比为15%),较常规功率组的12.00(11.75,13.25)Ω(阻抗下降百分比为12%)下降更为明显( P<0.001)。高功率组1例(3.3%)患者发生POP,常规功率组3例(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压塞、膈神经损伤、窦房结损伤和死亡。 结论:采用高功率短时程的消融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上腔静脉隔离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听力正常儿童宽频鼓室图能量吸收率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0~12岁听力正常儿童宽频鼓室图能量吸收率(wideband absorbance,WBA)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获得与年龄相适应的参考值,为宽频鼓室图(wideband tympanometry,WBT)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0~12岁听力正常儿童384例(615耳)进行环境压力和峰压下WBT测试,其中男230例(376耳)、女154例(239耳),左耳306例、右耳309例。应用SPSS 24.0软件对226~8 000 Hz区间1/3倍频程的16个频率点(226、324、408、500、667、841、1 000、1 297、1 682、2 000、2 670、3 364、4 000、5 339、6 727、8 000 Hz)的WBA值进行统计分析,以频率和测试压力(环境压力和峰压)为组内因素,年龄、性别、侧别为组间因素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探讨其对WBA的影响。结果:绘制各年龄段儿童的WBT频率-吸收率曲线,将走势相近的曲线进行整合,最终分为7个年龄组:1月龄组、2月龄组、3月龄组、4~5月龄组、6~24月龄组、>2~6岁组与>6~12岁组。频率、年龄、测试压力对WBA有显著影响:(1)1月龄组与2月龄组的频率-吸收率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在2 000和4 897 Hz附近,在3 886 Hz处有一个切迹,3月龄组与4~5月龄组为宽峰型,峰值在2 000~4 757 Hz之间;1月龄组至4~5月龄组的WBA在低频(226~408 Hz)及6 727 Hz逐渐降低,中高频(2 670~4 000 Hz)升高;6~24月龄组的WBA在除3 364和4 000 Hz外的频率范围较2月龄组至4~5月龄组显著降低;6~24月龄组、>2~6岁组与>6~12岁组的频率-吸收率曲线呈单峰型,其WBA峰值频率依次向较低频率移动,6~24月龄组至>6~12岁组的WBA在低中频(667~2 670 Hz)及8 000 Hz逐渐升高,中高频(3 364~5 339 Hz)逐渐降低。(2)各年龄组16个频率中,环境压力下和峰压下的WBA差值在-0.09~0.06之间,43.75%~81.25%的频率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主要表现在226~1 682 Hz环境压力下的WBA低于峰压下。除3月龄组和4~5月龄组外,性别对WBA的影响不显著;左右侧别对各年龄组WBA的影响均不显著。 结论:不同频率处WBA随年龄增长遵循不同的变化模式,测试压力对WBA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建立了环境压力和峰压下0~12岁听力正常儿童WBA参考范围,可为WBT临床规范性数据的设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宽频声导抗特点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低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宽频声导抗(wideband tympanometry,WBT)声能吸收率(energy absorbance,EA)特点,探讨其在低龄儿童OM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断为OME且有完整WBT测试结果的95例(190耳)低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104耳),女43例(86耳),年龄1~72月龄。另选取61名(121耳)行WBT测试且听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名(81耳),女20名(40耳),年龄1~72月龄。两组儿童均按照月龄分为1~6月龄、7~36月龄和37~72月龄三个年龄段。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不同月龄OME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在WBT峰压下的EA参数特点,运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WBT对OME的诊断价值。结果:OME患儿500~2 000 Hz的EA在不同月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与对照组相比,1~6月龄组OME患儿峰压下EA在4 000 Hz以下频率明显下降( P<0.05),7~36月龄组OME患儿峰压下EA在545~1 600 Hz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37~72月龄组OME患儿峰压下EA在545 Hz以上频率明显下降( P<0.05)。OME组总体特征:ROC曲线显示EA在1 000 Hz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0,其次为1 500 Hz以及500~2 000 Hz(AUC分别为0.883和0.881)。运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计算出截断值为0.56的1 000 Hz处EA具有最佳的OME诊断敏感性(90.8%),高于传统单频声导抗诊断OME的敏感性(85.8%)。组合使用WBT的EA、峰压值以及226 Hz声导抗声顺值作为预测因子,可以获得最大的AUC(0.932)。 结论:OME患儿WBT的EA与听力正常儿童相比显著降低。与传统单频声导抗相比,WBT对低龄儿童OME的预测更为准确,且与226 Hz声导抗联合应用时,预测准确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动咽鼓管吹张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动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的OME患儿325例(486耳),男177例,女148例,年龄3~8岁,病程25~86 d。根据患儿在随访期间除观察等待外,是否使用自动咽鼓管吹张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自动咽鼓管吹张组142例(215耳),观察等待组183例(271耳)。对随访3个月内两组患儿的平均听阈、鼓室图曲线变化进行分析,并在随访3个月后评估两组OME的痊愈情况。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个月和2个月时,自动咽鼓管吹张组听阈显著低于观察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39 5和2.680 6, P值均<0.05);随访3个月时,两组间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58 5, P>0.05)。随访1、2、3个月时,观察等待组听阈<20 dB HL的患耳分别为89耳(33%,89/271)、200耳(74%,200/271)和220耳(81%,220/271);自动咽鼓管吹张组<20 dB HL的患耳分别为176耳(82%,176/215)、178耳(83%,178/215)和183耳(85%,183/215)。随访1个月、2个月时,观察等待组听阈<20 dB HL的耳数明显少于自动咽鼓管吹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而在随访3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2 、3个月时,自动咽鼓管吹张组患儿鼓室图A型比例分别为74%(159/215)、79%(170/215)和85%(183/215),观察等待组鼓室图A型比例分别为36%(98/271)、71%(192/271)和76%(206/271),自动咽鼓管吹张组鼓室图A型曲线比例均明显高于观察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等待组的痊愈率为74%(201/271),自动咽鼓管吹张组的痊愈率为83%(178/215),自动咽鼓管吹张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观察等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动咽鼓管吹张可以早期提高OME患儿的听力、恢复正常中耳压力,提高随访3个月后的痊愈率,减少手术的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椎弓根超声探测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设计、研制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并进行活体猪的椎弓根置钉对比。方法:利用骨组织与软组织超声阻抗值差异明显的特性,设计将一个5 MHz的、大小为0.6 mm×3.0 mm的微型超声传感器安装于椎弓根钻头的尖端,在使用钻头进行椎弓根钻孔时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经放大处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以图像的形式展现,以实时监测和引导椎弓根的钻孔和螺钉的植入。首先通过猪腰椎标本获取骨组织和软组织的声阻抗值参数,总结不同组织声阻抗特点及图像规律,然后使用超声钻头在猪腰椎标本上模拟椎弓根穿刺,进一步验证、完善数学模型和图像软件,实现整机成型。使用6只成年大白猪,选择腰 1~腰 5双侧进行经椎弓根置钉,左侧为徒手置钉,右侧为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引导下置钉,观察并对比两侧置钉的操作时间和螺钉位置不良率。两种置钉方法所用时间和螺钉位置不良率的对比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 t检验,两种置钉方式的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对比采用 χ2检验。 结果:体外新鲜猪骨骼标本中的实验表明,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在引导椎弓根穿刺和置钉方面具有可行性。6只成年大白猪两侧置钉结果显示,两侧置钉操作的时间分别为徒手侧平均(11.21±0.53) min,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引导侧平均(11.75±0.59) min,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28, P>0.05)。两侧椎弓根螺钉位置情况:左侧(徒手置钉侧)螺钉位置Ⅰ度18枚、Ⅱ度7枚、Ⅲ度5枚,螺钉位置不良率40%;右侧(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引导下置钉侧)螺钉位置Ⅰ度28枚、Ⅱ度2枚、Ⅲ度0枚,螺钉位置不良率6.67%。螺钉位置和螺钉位置不良率两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73, P<0.01; t=9.591, P<0.01),即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引导下的置钉准确率明显高于徒手置钉组。 结论:无论是体外试验或活体猪在体实验均证实,椎弓根超声探测仪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准确率高等优点,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和引导椎弓根穿刺与螺钉的植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柔性心电干电极与普通心电电极性能参数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通过比较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一次性心电干电极(柔性心电干电极)与普通心电电极(普通电极)之间的性能参数,探讨柔性心电干电极的特点和发展前景.方法 选取柔性心电干电极和普通电极分别进行YY/T 0196-2005《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标准中的性能检测,包括交流阻抗、直流失调电压、复合失调不稳定性和内部噪声、除颤过载恢复和偏置电流耐受度,比较两种电极的试验结果.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可知,柔性心电干电极交流阻抗和除颤过载恢复不符合YY/T 0196-2005中的要求,与普通电极差异较大,其他性能则均符合YY/T 0196-2005中的要求.结论 柔性心电干电极与普通电极在电性能上有较大差异,需要多种样品对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制定针对柔性心电干电极的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多种声导抗测试在婴幼儿中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评估婴幼儿中耳功能是区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关键,而声导抗是用于评估中耳功能的常规听力学检测方法.由于婴幼儿耳部解剖、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成人中耳检测参数不适用于婴幼儿.本文回顾了目前可以用于检测婴幼儿中耳功能的多种声导抗方法,综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听力筛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与听力损伤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结果与听力结果的关系,为对患儿家长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从我院听力中心抽取304例初筛或复筛一耳或双耳未通过患儿,就诊后分别进行全面听力检查,即声导抗、DPOAE、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d responses,ASS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并以具有频率特性的多频稳态判断听力结果.结果 经DPOAE测试分为通过耳组和未通过耳组,未通过耳组的正峰曲线比例少于通过耳组(P<0.05).通过耳组听力正常210耳(93.8%)、轻度受损10耳(4.5%)、中度受损2耳(2.0%)、极重度受损2耳(2.0%),未通过耳组听力正常82耳(21.4%)、轻度受损60耳(15.6%)、中度受损90耳(23.4%)、重度受损36耳(9.4%)、极重度受损116耳(30.2%),未通过耳组听力受损程度较通过耳组严重(P<0.05).结论 DPOAE筛查通过是诊断听力正常的标准, DPOAE通过者说明患儿的耳蜗功能和外耳中耳功能正常,DPOAE通过耳中93.8%听力正常,DPOAE未通过耳中78.6%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通过全面听力检测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