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肉瘤患儿内皮素1表达水平与肺转移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及其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84例骨肉瘤患儿、67例骨肉瘤肺转移患儿及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ET-1水平,并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肉瘤肺转移患儿的血清ET-1水平的影响因素。ET-1在预测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45例骨肉瘤肺转移患儿随访18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血清ET-1与骨肉瘤肺转移患儿临床预后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骨肉瘤肺转移组血清ET-1水平97.23(65.13,134.98)ng/L显著高于骨肉瘤组60.21(43.12,74.63) ng/L和健康对照组34.45(12.01,63.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5.671,-4.92,均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及双侧肺( OR=3.449)、肺转移灶数量≥3个( OR=3.449)、肺转移灶平均直径>5 cm( OR=6.501)及合并肺外部位转移( OR=4.369)均是骨肉瘤肺转移患者血清ET-1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发现,ET-1预测骨肉瘤患儿发生肺转移的临床效能较好(ROC曲线下面积0.841),当截断值为94.27 n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和92.6%。生存分析显示,ET-1水平与骨肉瘤肺转移患儿预后有关,ET-1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OR=3.287,95% CI:1.119~9.547)。 结论: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ET-1水平显著升高,ET-1可作为骨肉瘤有无肺转移的一个血清学标志物,高水平的ET-1可能与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发热脓毒症患者的物理降温: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发热的脓毒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外部物理降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体温大于38.3℃成人脓毒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控温组与对照组。控温组患者在入组4 h内将核心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6.5~37.5℃)并维持48 h,对照组行标准护理,不采用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72 h-Δ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定义为入组时SOFA评分减去72 h SOFA评分)、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其中控温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感染来源、入组时SOFA评分及体温等基线数据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控温组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38, 95% CI: 0.62~3.07, P=0.430)。控温组72 h-Δ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数差值为1.90(95% CI: 0.09~3.71, P=0.040)。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和28 d生存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外部物理降温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但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72 h SOFA评分,改善患者器官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职业动机训练对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动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职业动机训练对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动机的影响。方法:设计飞行职业动机训练方案,采用对照试验,对海军某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职业动机训练。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实验前、中、后的职业价值观问卷与学习动机问卷总分与各因子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发展因子分、声望地位因子分较训练前提升(发展: t=-2.095, df=61, P<0.05;声望地位: t=-3.354, df=61, P<0.01);对照组学生的保健因子分、声望地位因子分提升(保健: t=-2.952, df=52, P<0.01;声望地位: t=-4.708, df=52, P<0.001);试验组、对照组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前、中、后测分数变化均不明显( P>0.05)。试验组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后测分数比前测、中测分数提升( t前测vs.后测=-2.664, df=59, P<0.05; t中测vs.后测=-2.129, df=59, P<0.05),对照组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职业动机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自我发展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真实世界数据作为外部对照用于药械临床评价的特殊考虑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机对照试验(RCT)被视为药械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但针对罕见、重大且无有效治疗方式等疾病,考虑伦理、成本等因素,RCT并不适宜。此时,采用真实世界数据(RWD)作为试验的外部对照支持药械临床评价,可降低患者招募难度、缩减研发时间及成本。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发布的RWD有关的指导原则,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经验,介绍了采用RWD作为外部对照用于支持药械临床评价的常见应用场景、数据来源、研究设计、外部对照选择基本原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期为相关学者、申办方开展RWD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合倾向性评分的贝叶斯外对照借用方法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17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是验证药物和医疗器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金标准,但对于罕见病、肿瘤以及儿科人群等特殊领域,开展RCT研究往往面临着样本量不足、研究周期过长以及医学伦理方面的阻碍.近年来,外部对照试验作为RCT的替代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展外部对照试验需要着重解决两个关键问题:①如何确定外部对照组的信息借用程度;②研究间受试者基线协变量的可比性.贝叶斯统计分析方法在外部对照试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只考虑了内外部对照组边际结局的实际分布差异,并未将基线协变量的可比性纳入其分析框架,从而容易引入选择偏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结合倾向性评分的贝叶斯外对照借用方法,即在使用贝叶斯方法前先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层和加权等手段构造基线协变量可比的伪人群,以达到控制选择偏倚的目的.本文将从倾向性评分方法学入手,对目前"结合倾向性评分的贝叶斯外对照借用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分析步骤以及统计学操作特性等,旨在为后续外部对照试验的开展提供统计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学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真实世界研究在新生儿医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真实世界研究(RWS)由于较少涉及临床干预,更加贴近临床实际情况而受到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视.通常意义的RWS应该是指在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内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在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更大样本量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监护人意愿非随机选择治疗措施,开展长期追踪评估,并随访近期和远期结局变量,以进一步评价干预措施的外部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的临床实践指南大部分是基于RCT,缺乏真实世界数据支撑.加强新生儿医学领域的RWS,有利于指南更加实用化,从而促进新生儿医学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RECIS-2:基于研究目标的试验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的干预措施效果,涉及理论疗效和实际的临床效果两方面.PRECIS(Pragmatic-Explanatory Continuum Indicator Summary)通过评价RCT设计的解释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的程度,指导研究者如何实行干预和试验设计,使RCT在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过程中,PRECIS的作用逐渐被研究者所认同.为了确保试验的设计与结果相关联,便于患者、临床医生和政策决策者应用,国际多团队专家对PRECIS进行了修正和升级,提出了新的PRECIS-2.PRECIS-2的9个维度都是为了帮助试验设计者思考研究设计的预期效果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特定场景的适用性.本文旨在介绍PRECIS-2的研发、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以期为国内临床试验设计、决策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真实世界研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RWS),顾名思义,是指来源于真实世界样本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得到重视.RWS有别于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其能提供与临床实践(即真实世界环境)相一致的研究证据,以便临床医师作出更好的临床决策.除了治疗性研究之外,RWS还可用于病因、诊断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其涵盖的范围较RCT更加宽泛.由于RWS的外部真实性比RCT要好,其研究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更好的推广性,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研究中.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方面,尽管以往并不缺乏高质量的RCT,但是由于其外部真实性较差,研究结果与临床实践往往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决策的制定.RWS能获得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证据,其研究结果更易于转化到临床实践中,较好地弥补了RCT的不足.RWS的应用,有望为妇科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OBINS-I:评估非随机干预性研究偏倚风险的新工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机对照试验(RCT)被公认为评价医疗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1,2].但在研究罕见病、慢性疾病及涉及伦理学或长期疗效观察等问题上,随机对照试验的可行性较低,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非随机对照研究(NRSI)更易达到研究目标,并且也是评估干预疗效的重要方法[3-6].且一些学者在对RCT和观察性研究进行对比后,认为一个大样本的试验设计完善的非随机研究比一个小样本的设计不佳的RCT更加可取[7,8].目前,许多评价观察性研究方法学质量的工具已被系统评价采用[9,10],而Newcastle-Ottawa[11]和Downs-Black[12]工具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虽然两者都具有完善的方法学的条目清单,但是每一个条目同时涉及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并且缺乏综合性的手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断点回归设计在临床治疗性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等级较高,但因其实施成本较高、外部真实性较低和伦理要求等原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开展和应用,而传统的观察性研究由于存在各种混杂因素导致内部真实性降低,从而降低了证据等级.断点回归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RDD)是在自然条件下观察比较阈值附近的人群,其控制混杂的能力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可提供较高等级证据.它适用于干预(或暴露)与某连续变量的数值直接相关的情况,如HIV患者是否需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主要取决于其CD4细胞计数是否低于200/μL.因为连续变量的测量存在随机误差,在阈值附近是否给予干预是接近随机的,阈值附近干预和非干预组患者基线应该是均衡可比的.根据这一假设,比较阈值附近人群的结局,即可估计干预(或暴露)与结局的因果效应.RDD在医学中主要适用于分类结局的研究,其中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基于似然比的估计方法、贝叶斯方法是较常用的模型估计方法.然而,RDD的适用条件和对样本量的要求限制了其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随着数据可及性的提高和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RDD将更多地应用于临床研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