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系统整合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体验,为进一步推动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按照2016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归纳.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出40个研究结果,形成11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①医护人员感知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益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工作满意度;提高安宁疗护的连续性.②医护人员认识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挑战:远程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差、设备操作复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患者特殊的照护需求无法满足;服务时间难以限定.③医护人员认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还需改进:重视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将远程安宁疗护作为辅助方式;注意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结论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具有诸多益处和挑战,医院管理者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多方位支持,加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建立线上和线下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真实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8月—11月,采用立意抽样,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选取宁波市某三甲医院及其托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过上门护理服务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2个主题,其中积极因素包括职业价值感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患者需求剧增,保险保障,急救安全保障;消极因素包括投入与收获不平衡,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团队支持缺乏,"网约"护理服务宣传不足,多学科护理知识薄弱,"网约"护理病历标准化不规范。结论:"网约"护士在服务体验中有职业价值感提高等正向性体验,同时也存在收支不平衡,团队支持不足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医院-社区-企业间的协作,多角度多方位逐步完善"网约"护理服务规范,为网约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方位护理在行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在行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一般干预组和多方位护理组,各50例。对两组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多方位护理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一般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干预后多方位护理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一般干预组。多方位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一般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多方位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干预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使用多方位护理对行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加快患者身体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预警决策的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对其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进行预警及干预,从而降低意外拔管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以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为核心,以预防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方案为指导蓝本,以医院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系统的界面布局、分区、模块结构、内容和功能进行整体构架,多角度、多方位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并用该系统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18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案例,以验证其预警效果。结果: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雏形由登录模块、评估模块、决策模块、预警模块、指导模块及管道固定方案模块6个主题模块集成,系统自动判断重症患者风险等级,从而实行分级预警,筛选高危风险人群,最终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经回顾性分析,该预警系统的检测率为88.89%。结论: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是一个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预警平台,能有效预警拔管高危患者,规避管道护理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移动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对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及可穿戴设备的移动医疗技术在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继而基于文献分析移动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就诊流程管理、健康教育、用药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心理护理5个方面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剖析现存问题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我国医护人员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多方位应用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移动平台在我国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移动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患者的居家康复水平,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本文从我国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移动平台的主要形式、应用效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分析我国脑卒中患者移动平台延续性护理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我国医护人员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实践中多方位应用移动平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造口治疗师学员角色扮演实践课访谈及三天日记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在角色扮演实践课中的内心体验及成长,探讨角色扮演实践课在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郑州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招生的19名学员做为研究对象,在讲授完造口定位及造口袋更换等相关课程后,学员之间相互进行造口定位及造口袋的粘贴,持续佩戴造口袋3 d,记录3 d的佩戴日记和在去除造口袋后对学员进行访谈。结果:学员通过角色扮演实践课获得了对佩戴造口袋过程的真切体验,从佩戴日记中和访谈中提炼出3个主题:佩戴造口袋身体不舒服、影响社交及心理;佩戴后的成长包括:加强造口患者的心理疏导;为造口患者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途径;坚定做好专科护理的信心。结论:角色扮演实践课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践,还可以培养学员的护理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造口治疗师培训课程中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烧伤患者康复期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烧伤患者康复期的真实体验,为烧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以“烧伤/烧伤患者、体验/认知/感受、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burn/burns、rehabilitation/recovery/survivor/survive、experience /views/perceptions/、qualitative/phenomenon/interview/grounded theor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Cochrane Library》,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探讨烧伤患者康复期真实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根据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研究的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结果,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荟萃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纳入文献的研究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等8个国家,研究方法主要为现象学研究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成年烧伤患者。共提炼出46个明确的主题,归纳总结后形成10个新的类别,最终合成3个整合结果,包括烧伤患者承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生活常态被打破;烧伤患者获得创伤后成长,能够通过积极调整来应对生活困境;烧伤患者存在多重需求。结论:烧伤患者在康复期经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渴望获得家庭、社会的多方支持。医护人员、社会团体及家庭成员应关注不同特征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心理体验及需求,构建多方位社会支持系统以助力患者重返社会,重塑新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的现状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调查问卷》于2019年6-7月以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 13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平均分为(259.54 ± 33.55)分、标准分为(82.39 ± 10.65)分。不同性别、年龄、生育状况、与父母的关系、就业原因、初始学历、科室、工作年限、职称、职务、聘用方式、夜班频次的临床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知信行总分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604, F值为2.667~23.692,均 P<0.01)。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维度两两呈正相关( r值为0.638、0.431、0.560,均 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为生育状况、与父母的关系、就业原因、初始学历、科室、职务、聘用方式、夜班频次( β值为-0.132~0.126,均 P<0.05)。 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现状处于中等水平;与父母的关系、职务、夜班频次、生育状况、就业原因、初始学历、科室、聘用方式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现状的因素。因此医疗机构应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的不同影响因素方面,多方位地采取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培训方式及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知信行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专项护理结合多方位心理干预在产前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专项护理结合多方位心理干预在产前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妊高征孕妇80例,按平衡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于产前埋置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按常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针专项护理结合多方位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心理应激状态、产前情绪、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状态性焦虑值、特质性焦虑值、负性情绪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正性情绪分值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重新置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针对产前埋置静脉留置针孕妇,给予静脉留置针专项护理结合多方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产前情绪,提升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