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大肠癌病机及论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积聚""癥瘕""肠蕈""肠瘤"等范畴.其病变过程复杂,涉及诸多脏腑,但总体与气血津液功能失常相关.玄府作为气血津液运行通路,幽玄不可见,遍布全身,玄府开阖有度,气液流通,各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玄府开阖失司,则引发各种疾病.正气亏虚,玄府失养,开阖失常为大肠癌发病基础.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瘀郁闭玄府是大肠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临床治疗方面,通过扶正以荣养玄府,调畅气血津液运行以开通玄府,祛邪外出,达到治疗大肠癌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张思超从津气神论治功能性便秘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基于大肠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病机主要为大肠津亏、大肠气结、神明失调等,且往往相兼出现.治疗上,津亏者予以增水行舟,用药注重甘寒、甘咸,并辅以仁类药物;气结者立法鼓风扬帆,常用理气、补气、风药等疏理胃肠肝肺气机;神明失调明显者,基于脑肠互动学说,采取肠病治脑法则,除应用心脑安神药物外,尚注重意念腹部及心理疏导.树立缓慢改善肠道功能理念,不盲目使用峻下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从瘀血论治顽固性便秘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顽固性便秘作为一种经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长期慢性功能性便秘,常常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顽固性便秘病位在大肠,病因病机为饮食、情志等各种因素所致肠道气滞、热结、寒凝或气血阴阳亏虚,导致肠腑通降失职.瘀血可致顽固性便秘,不仅在于瘀血,更在于其变生.瘀血可致气滞、气虚、血虚、津亏之证,均可加重便秘.辛润通络之品可活血不伤气、润燥不滋腻、宣通不助邪,用于治疗顽固性便秘,正中病机.笔者结合临床病案对从瘀血论治顽固性便秘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养胃阴"论治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4/5/18
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口咽干燥、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为本病病机演变中的核心脏腑.然脾胃升降喜恶各有不同,在温补脾气的同时,亦要强调顾护胃阴的重要性.胃阴与本病的相关性表现在:肺胃经络相同,气机同降,喜恶相似,同气相求,故干燥综合征常累及至肺;胃主通降,胃阴亏损,胃气不降大肠失濡而易见便秘;起初多为肺胃津伤,病久多累及肾液,且因女子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易耗伤津血,故多发于绝经前后妇女;胃阴衰则阳明经无以滋养筋骨关节而见关节屈伸不利.根据胃阴耗伤程度及分期特点,早期甘凉濡润,中期甘寒滋养,晚期滋肾增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杨燕教授从肺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儿童功能性便秘约占小儿便秘的95%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病程迁延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文章总结杨燕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杨燕教授认为便秘的病机主要是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脏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亏虚或肺气郁闭,宣肃失职,气机不畅,津液疏布失常,肺热移于大肠,肠失濡润,均可导致便秘发生.从肺论治,临证采用塞因塞用之法补气启闭治虚秘,提壶揭盖之法理肺通腑治实秘,同时重视良好的饮食结构及日常护理,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贾英杰活用"黜浊培本"理论分期治疗前列腺癌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贾英杰教授认为前列腺癌的核心病机为"本元亏虚,癌浊丛生",治疗应根据病程分期,活用"黜浊"与"培本"之法.观察等待期,邪不盛、正未虚,治疗当黜浊为主,辅以培本以增强黜浊力度;手术治疗阶段,患者元气耗伤,治疗重在培本,可从补气血入手,用药宜轻灵;放疗阶段,火邪内攻,耗气伤阴,患者常见膀胱、大肠血络损伤或阴津耗伤,治疗总原则为消补兼施、培本与黜浊并举;去势敏感期,针对内分泌治疗所致潮热等不良反应,治以补益肾精;去势抵抗期,患者气血亏耗,正气大虚,治以健旺正气为要,从脾入手,善用黄芪.附验案一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论《医学心悟》便秘辨治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清代医家程国彭所著之《医学心悟》是一部集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于一体的实用中医临床专著.书中程氏将便秘的病因病机归纳为4类:肾虚精亏,气血干枯;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外感燥邪,大肠津亏;阳气虚衰,阴寒内生.根据病因病机之不同,分别治以:培补气血,润泽大肠;泻下通腑,荡涤实邪;滋阴清热,润燥通便;温中健脾,通阳理气.理法明确,方药精当,为临证治疗便秘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郁证发微(二十九)——郁证便秘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郁证性便秘的病脉证治.便秘病位虽在大肠,却与五志伤及五脏功能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涉及以下数端:肝肠相通,肝郁则肠滞;忧愁思虑伤脾损肺,脾肺气结则大肠壅滞,脾肺气虚则无力推送;五志过极化火,灼津炼液,致使肠枯;劳心伤脾,生化乏源,精血亏虚,肠失濡润;七情生六郁,食滞痰阻血瘀,阻塞肠腑.治疗郁证性便秘主要包括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行气燥湿、宽中化滞,清心安神、益脾养血,以及化痰化瘀等,要在疏通气机、清理壅滞、增水行舟.现代医学中凡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急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等慢性便秘以及躯体化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具有便秘表现者,大致在郁证性便秘的证治范畴之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大肠主津理论自拟增液汤对津亏肠燥证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基于大肠主津理论自拟增液汤对津亏肠燥证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津亏肠燥证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麻仁丸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增液汤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总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肠神经递质神经肽Y (NPY)、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3%,经x 2检验,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95.00%,经x 2检验,观察组的疾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血清NPY、NO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复发18例,复发率为30.00%;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0.00%,经x 2检验,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大肠主津理论采用自拟增液汤治疗津亏肠燥证便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NPY、NO水平,调节机体津液代谢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腔干燥综合征中医古代文献述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当代,口腔干燥综合征发病率日益增高.考察中医古籍,得到以下结论,病名:使用较多、命名较规范的是"口干""口燥"和"口渴",以"口干"为优.病位:涉及心、脾、肺、肾、大肠、胃等,但以心、脾、肺为多.病性:属热,但医藉中或主虚热,或主实热,或主上热下寒.病机:《诸病源候论》认为是腑脏虚热、津液亏虚以及阴阳断隔、上热下寒;《圣济总录》则认为是心经蕴热、传之于脾以及热积上焦、口舌失润;后世又补充了脾胃气虚、血虚、血瘀、水停等病机.治法与处方:晋代《葛氏方》中首载治口干方,创口含剂型;南北朝谢士泰《删繁方》开始标本兼治;自《备急千金要方》起清热生津法成为后世治疗口干的普遍之选;《圣济总录》在古代医籍中载治口干方最多,剂型最为丰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