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用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我国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旨在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涉及神经系统用药、精神疾病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8大系统58种国家基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医务人员给药顺应性、患者用药顺应性、临床价值综合评价以及药物经济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精神系统用药评价外,其他系统用药评价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表明专家对各系统用药指标的熟悉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信。根据指标的综合评分,可考虑将硝酸甘油、酒石酸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二甲双胍、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卡波糖、缬沙坦、氯吡格雷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优先参考品种;硝苯地平、艾司唑仑、坦洛新(坦索罗辛)、辛伐他汀、阿法骨化醇、依那普利、比索洛尔、丙酸倍氯米松、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次选参考品种。结论:专家推荐的评分较高的药物以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为主,与老年人疾病谱相符;老年人全额保障基本药物遴选可考虑据筹资情况,优先从老年人使用频次较高且药品费用负担较重的几大类基本药物中挑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24 h动态血压和血清神经递质、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监测两组受试者24 h动态血压;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检测血清相关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神经肽Y(NPY)]以及Hcy、ET-1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与对照组[81.63%(40/4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白昼收缩压(SBP)、夜间SBP、24 h SBP、白昼舒张压(DBP)、夜间DBP、24 h DBP以及SAS、HAMA-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且均以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NE、DA、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 P<0.05),血清Hcy、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且均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7/49)]与对照组[10.20%(5/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治疗伴焦虑状态老年高血压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相关神经递质、Hcy、ET-1水平,缓解焦虑状态,控制血压,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奥美沙坦对大鼠树突细胞抗原递呈功能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大鼠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雌性Lewis大鼠髓源DCs,加入奥美沙坦(终浓度10 μmol/L)和等体积的DMSO,分别记为奥美沙坦修饰的DCs(olmesartan modified dendritic cells,OLM-DCs)和未经奥美沙坦修饰的DCs(control DCs,Con-DCs)。使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DCs表面CD80、CD86和MHC Ⅱ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及DCs中IL-10和TGF-β的表达。OLM-DCs和Con-DCs分别与卵白蛋白(OVA)致敏的淋巴结CD4 + 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0水平。 结果:奥美沙坦抑制了DCs表面MHC Ⅱ分子的表达,促进了IL-10的产生。与Con-DCs组比较,OLM-DCs抑制了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FN-γ的产生。结论:在体外,奥美沙坦能够诱导产生耐受性DCs,后者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Th1细胞因子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GTR1拮抗剂奥美沙坦对HTF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GTR1)拮抗剂奥美沙坦(OMS)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手术的患者Tenon囊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HTF,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原代细胞。采用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HTF建立细胞纤维化模型。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2组、TGF-β2+OMS组和OMS组,各组细胞分别予以普通培养液、含TGF-β2的培养液、含TGF-β2和OMS的培养液、含OMS的培养液培养细胞48 h。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中procaspase-9、cleaved caspase-9、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原代HTF,所培养细胞呈长梭形,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培养原代细胞中vimentin表达阳性率>99%。正常对照组、TGF-β2组、TGF-β2+OMS组和OMS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4.92、3.96、41.82,均 P<0.05),其中TGF-β2+OMS组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和TGF-β2组明显升高,TGF-β2+OMS组晚期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对照组、TGF-β2组、TGF-β2+OMS组和OMS组cleaved caspase-9/procaspase-9、bax、bax/bcl-2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40、7.98、4.61,均 P<0.05),其中TGF-β2+OMS组bax/bcl-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TGF-β2+OMS组cleaved caspase-9/procaspase-9、bax、bax/bcl-2较TGF-β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对照组、TGF-β2组、TGF-β2+OMS组、OMS组细胞LDH活性值分别为(783.99±79.97)、(913.16±196.86)、(2 529.06±240.21)、(2 134.29±138.96)μmol/(min·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95, P<0.05),其中与正常对照组和TGF-β2组比较,TGF-β2+OMS组和OMS组LDH活性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对照组、TGF-β2组、TGF-β2+OMS组、OMS组细胞SOD活性值分别为(50.35±0.97)、(41.61±4.56)、(28.88±3.26)、(37.61±4.83)μmol/(min·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71, P<0.05),其中TGF-β2+OMS组SOD活性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TGF-β2组,OMS组SOD活性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GTR1拮抗剂OMS可以有效促进HTF凋亡,bax/bcl-2/caspase-9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及氧化应激途径可能是OMS调控HTF凋亡过程的潜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化三醇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早期T2DN的效果及其对肾脏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的效果及其对肾脏足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早期T2D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联用奥美沙坦酯与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24hU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水平、足细胞损伤指标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UP、UAC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及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膜蛋白(podocin)排泄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2hPG、FPG、BUN、Scr、SBP、DBP、24hUP、UACR、α-SMA水平与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膜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下降,G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A1c、2hPG、FPG、BUN、Scr、SBP、DBP、24hUP、UACR、α-SMA水平与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膜蛋白排泄量较对照组更低,GFR水平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 vs.4.65%, P>0.05)。 结论:骨化三醇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早期T2DN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肾足细胞损伤,改善其血糖、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厄贝沙坦与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奥美沙坦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屏南县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治疗11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其中55例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另外55例患者接受奥美沙坦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为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水平、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微量白蛋白、血肌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83.6%)(P<0.05).治疗前,2组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血压水平均降低,观察组[(127±8)mmHg、(85±7)mmHg、(121±7)mmHg、(81±6)mmHg]比对照组[(133±8)mmHg、(92±7)mmHg、(129±8)mmHg、(89±6)mmHg)]低(P<0.05).治疗前,2组ALP、AST、ALT、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降低,观察组(102.6±6.3)U/L、(24.3±2.6)U/L、(15.6±1.1)U/L、(25.9±3.8)mg/L、(80±8)mg/dl]比对照组[(121.5±7.6)U/L、(31.5±2.8)U/L、(17.6±1.3)U/L、(31.6±2.3)mg/L、(87±7)mg/dl]低(P<0.05).观察组头痛、恶心、腹泻、皮疹、关节疼痛、麻木、疲劳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9%)与对照组比较(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厄贝沙坦相比,奥美沙坦酯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对肝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逐痰祛瘀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逐痰祛瘀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80 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逐痰祛瘀汤,两组患者均治疗8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舒张压、收缩压、sICAM-1、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ICAM-1、Hcy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ICAM-1、Hcy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晕、食欲不振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痰祛瘀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仪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治疗的106例老年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试验期间,对照组主动退出1例,失访1例;试验组脱落2例,主动退出1例;最终对照组纳入51例、试验组纳入5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奥美沙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共计治疗10 d.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生存情况和再入院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均减小,且试验组更小(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且试验组增加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病死事件;对照组再入院率为23.53%(12/51),高于试验组8.00%(4/50)(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CHF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和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再入院率方面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2种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4例健康受试者按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两序列、两周期、自身交叉对照设计先后进行空腹和餐后试验,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每片含奥美沙坦酯20 mg与氢氯噻嗪12.5 mg).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中奥美沙坦和氢氯噻嗪血药浓度.用WinNonlin 7.0软件进行奥美沙坦和氢氯噻嗪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空腹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奥美沙坦的Cmax分别为(798.35±206.78)和(664.52±168.25)ng·mL-1,AUC0-t 分别为(4 430.71±1 294.87)和(3 976.67±1 083.54)h·ng·mL-1,AUC0-∞ 分别为(4 551.67±1 303.06)和(4 090.37±1 103.97)h·ng·mL-1;氢氯噻嗪 Cmax分别为(92.39±35.96)和(96.15±38.76)ng·mL-1,AUC0-t分别为(548.69±217.11)和(564.41±208.68)h·ng·mL-1,AUC0-∞ 分别为(603.04±228.59)和(619.26±223.27)h·ng·mL-1.餐后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奥美沙坦的Cmax分别为(583.15±149.48)和(550.57±104.76)ng·mL-1,AUC0-t 分别为(3 585.18±952.72)和(3 292.19±904.58)h·ng·mL-1,AUC0-∞分别为(3 696.05±996.55)和(3 396.30±923.41)h·ng·mL-1;氢氯噻嗪 Cmax分别为(70.30±17.88)和(74.70±21.65)ng·mL-1,AUC0-t分别为(476.60±119.39)和(492.91±144.81)h·ng·mL-1,AUC0-∞ 分别为(523.37±132.67)和(535.81±151.92)h·ng·mL-1.2种制剂的奥美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空腹组和餐后组Cmax、AUC0-t、AUC0-∞均在80.00%~125.00%.结论 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2种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奥美沙坦的药物不良事件风险信号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分析奥美沙坦的不良事件(ADE)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OpenVigil 2.1 平台获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 2004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9 月 30 日奥美沙坦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 ADE 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获得与奥美沙坦相关的ADE报告 120 264 份,在已知性别、年龄或地区的ADE报告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61~80 岁和来自北美洲的ADE报告数占比最大.奥美沙坦的ADE报告涉及 25 个系统器官分类(SOC),4 288 个首选术语(PT),共检测到阳性SOC信号7 个,包括胃肠系统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类疾病等,在PT层级检测到 819 个阳性信号,主要包括口炎性腹泻样肠病、体质量降低、腹泻、肾损伤、头晕等.结论 分析检测到的 ADE 信号与说明书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潜在 ADE 信号,如胃食管反流病、痔疮、便秘、出血性甲状腺囊肿、肠息肉等,值得临床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