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间隔有氧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日间隔有氧抗阻力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价值,为孕妇妊娠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建卡并规律产检的11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孕期保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每周6次的健步走有氧运动,试验组实施每周6次的日间隔有氧抗阻运动。比较2组入组时及干预第4、8、12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记录2组孕妇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第8、12周,试验组空腹血糖为(5.15 ± 0.48)、(4.85 ± 0.37)mmol/L,低于对照组的(5.36 ± 0.46)、(5.18 ± 0.48)mmol/L;干预第4、8、12周,试验组餐后2 h血糖为(6.45 ± 0.52)、(6.34 ± 0.44)、(6.21 ± 0.40)mmol/L,低于对照组的(6.73 ± 0.56)、(6.74 ± 0.48)、(6.49 ± 0.4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9~4.30,均 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为85.7%(42/49),高于对照组的69.2%(36/52);试验组会阴损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2.2%(6/49)、2.0%(1/49),低于对照组的28.8%(15/52)、15.4%(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89、4.22,均 P<0.05)。 结论:日间隔有氧抗阻力运动可有效控制GDM孕妇血糖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孕期氯沙坦暴露致羊水过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32岁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服用氯沙坦钾片(50 mg、1次/d)、甲泼尼龙片(12 mg、1次/隔日)和双嘧达莫片(50 mg、1次/d)治疗期间怀孕。孕期继续上述药物治疗。孕24 +2周行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少,持续至孕32 +2周,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1.1~3.4 cm,羊水指数1.9~6.9 cm。停用氯沙坦钾片和甲泼尼龙片,换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降压,羊水量逐渐增加至正常水平。孕34 +4周血压升高至177/113 mmHg(1 mmHg=0.133 kPa),考虑子痫前期。给予硫酸镁(以1 g/h的速度静脉滴注)、硝苯地平控释片(加量至60 mg口服、1次/d)和拉贝洛尔片(200 mg口服、2次/d)治疗,血压143/82mmHg,尿蛋白(++)。于孕35 +3周行剖宫产分娩1男婴,身长43 cm,体重2 200 g,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无出生缺陷。随访至24月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智力发育及运动均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0q26.3缺失并4p16.3p15.33重复致严重身材矮小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男,14岁2个月,8年多前发现生长缓慢,平均每年3 ~ 4 cm,3年前出现步态不稳。患儿系第2胎,孕40周出生,体重3.35 kg,出生及喂养无特殊。查体:身高144.5 cm(<-3SD),体重36 kg,弓状眉,高耳位,左眼斜视,面部多痣,口微张,双臂细长,臂展147.5 cm,蜘蛛指,拇指及拇趾宽大,左侧隐睾,双侧睾丸均约3 mL,阴茎长4 cm,未见阴毛、腋毛,胸椎向左弯曲,行走时向右倾斜(图1)。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生长激素3.6 ng/mL(< 10 ng/mL),血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125 ng/mL(183 ~ 850 ng/mL),GnRHa激发试验:峰值黄体生成素51.7 IU/L(0.8 ~ 6.0 IU/L)、峰值卵泡刺激素17.6 IU/L(1.2 ~ 7.0 IU/L),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硫酸去氢表雄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均正常。X线:骨化中心10/10颗,骨龄约13岁(GP图谱法)。脊柱正侧位片:骶椎曲度欠自然。头颅MRI:垂体无异常,脑外侧间隙增宽,双侧侧脑室增宽(图2)。心、肝、肾以及肾上腺B超均未见异常。其母孕期无特殊史,父母及姐姐身高、体重及智力运动均正常,未见畸形。本研究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号2020-IRB-195),患儿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染色体核型Turner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20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产前诊断胎儿核型为TS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核型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X单体(核型为45,X)和非X单体类(核型包括X数目异常、等臂X、X缺失、X重排、假双着丝粒X和含Y数目异常嵌合体,以及Y缺失)2类。采用 χ 2检验对TS的检出率、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超声异常征象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1)研究期间共27 981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TS共205例(0.73%),包括X单体(135例)和非X单体类(70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2)205例中,164例(80.0%)有1项产前诊断指征,41例(20.0%)有多项产前诊断指征。X单体中,超声异常的检出率[85.2%(115/135)]高于其他3类指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67.3%(35/52),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为60.0%(15/25),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为5.2%(7/135)]( P值均<0.05),且高于该指征在非X单体类的检出率[25.7%(18/70)]( χ2=71.55, P<0.001)。非X单体类中,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TS检出率[54.7%(29/53)和68.3%(28/41)]高于其他2类指征[超声异常为25.7%(18/70),其他指征为14.3%(10/70)]( P值均<0.05)。(3)133例以超声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者中,65例(48.9%)存在单个、68例(51.1%)存在多个超声异常征象。早孕期超声异常的95例和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38例中,X单体淋巴水囊瘤和水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X单体类[早孕期:71.8%(61/85)与1/10、34.1%(29/85)与0/10;中晚孕期:73.3%(22/30)与0/8、50.0%(15/30)与0/8;Fisher精确概率法, P值均<0.05]。X单体的NT厚度大于非X单体类[7.5 mm(1.0~17.4 mm)与1.7 mm(0.8~9.5 mm)]( Z=-5.25, P<0.001)。(4)72例以超声异常以外的指征行产前诊断者中,68例完成血清学筛查,61例完成NIPT。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及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7/68)、59.0%(36/61)和22.2%(16/72);3部分病例产前诊断指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40, P<0.00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指征( χ 2值分别为18.77和15.40, P值均<0.001)。72例中,19例(26.4%)为X单体,53例(73.6%)为非X单体类;嵌合体共42例(58.3%)。(5)205例TS病例中,185例随访成功(X单体123例,非X单体类62例)。X单体中1例活产(0.8%,1/123),非X单体类中17例活产(27.4%,17/62)。2组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3.22, P<0.001)。获随访的超声未见异常的63例TS病例(X单体18例,非X单体类45例)中,18例X单体均引产;而非X单体类13例活产(28.9%,13/45),32例引产(71.1%,32/45)。18例活产病例中,1例(非X单体类)于孕36周早产,其余均足月出生。对11例病例完成随访,其中的1例X单体患儿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2 SD;10例非X单体类患儿身高位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1 SD~+3 SD。这11例儿童智力运动发育良好,未见其他结构异常。7例拒绝随访。 结论:胎儿TS病例中,X单体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非X单体类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与非X单体类相比,X单体的终止妊娠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孕妇养生保健操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孕妇参与孕妇养生保健操课程后在家中完成保健操的情况,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参加过孕妇养生保健操课程的孕妇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并用质性研究中的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特殊生理状况影响、原有行为习惯阻碍、孕妇养生保健操知识缺乏、专业指导不足、家庭支持障碍。结论:孕期特殊的生理状况和原有形成的生活习惯使孕妇不愿意接受或者不能坚持新的运动方式,对孕妇养生保健操的知识缺乏和课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专业指导使孕妇课后不能坚持做操,而家庭成员对孕妇养生保健操的认识及是否支持也是影响孕妇养生保健操运动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孕妇课后养生保健操运动依从性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桃叶珊瑚苷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及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小鼠行为及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57BL/6雌性野生型孕鼠12只,采用孕期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15 mg/kg)法建立子代小鼠ADHD模型。子代小鼠按照窝别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对照+桃叶珊瑚苷组、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和艾司氯胺酮+桃叶珊瑚苷组(每组 n=15)。子代小鼠出生后14 d,对照+桃叶珊瑚苷组和艾司氯胺酮+桃叶珊瑚苷组小鼠给予桃叶珊瑚苷(5 mg/kg,1次/d)灌胃,对照+生理盐水组和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小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给灌胃5 d,子代小鼠与母鼠同笼饲养至出生后21 d。子代小鼠出生后21 d,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子代小鼠行为学指标;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杏仁核区谷氨酸脱羧酶2(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2,GAD2)、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Sholl analysis定量分析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9.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1)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旷场实验中总路程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停留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36.90, H=39.92,均 P<0.001)。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7 044±249)mm,(22 891±2 175)mm, P<0.05]和开放臂停留时间[12.69(9.86,17.24)s,2.72(0.57,3.87)s, P<0.05]均高于对照+生理盐水组。艾司氯胺酮+桃叶珊瑚苷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22 891±2 175)mm,(8 252±839)mm, P<0.05]和开放臂停留时间[12.69(9.86,17.24)s,5.45(1.13,10.99)s, P<0.05]均低于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组小鼠杏仁核区GAD2、GABA、GFAP荧光强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5.50,50.08,53.83,均 P<0.05)。与对照+生理盐水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小鼠杏仁核区GAD2[(100.00±9.60)%, (24.86±4.14)%, P<0.05]、GABA[(100.00±16.84)%,(25.48±5.70)%, P<0.05)]荧光强度均下调,GFAP[(100.00±18.02)%,(223.80±25.85)%, P<0.05)]荧光强度上调;与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比较,艾司氯胺酮+桃叶珊瑚苷组小鼠杏仁核区GAD2[(24.86±4.14)%,(56.08±6.55)%, P<0.05]、GABA[(25.48±5.70)%,(52.59±15.74)%, P<0.05)]荧光强度上调,GFAP[(223.80±25.85)%,(157.10±22.10)%, P<0.05]荧光强度下调。(3)Sholl analysis结果显示,4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与同心圆的交点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2.47, P<0.05)。与对照+生理盐水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及突起分支与同心圆交点数目增加[(2.07±0.48)个,(1.67±0.72)个, P<0.05)];与艾司氯胺酮+生理盐水组小鼠比较,艾司氯胺酮+桃叶珊瑚苷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及突起分支与同心圆交点数目减少[(1.20±0.78)个,(2.07±0.48)个, P<0.05]。 结论:桃叶珊瑚苷能够改善ADHD模型小鼠多动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桃叶珊瑚苷能够抑制小鼠脑杏仁核区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近闭合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多发生在晚孕期,患者多因胎儿左右心比例失调就诊。本文报告了1例孕37周 +2的病例。该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增大、右心室壁运动减低,三尖瓣大量反流;二维动脉导管显示不清,频谱多普勒于动脉导管处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考虑胎儿动脉导管宫内提前收缩。患者于检查次日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后3个月复查新生儿心脏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农村妇女孕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孕期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PYRs)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关键窗口期。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云南省宣威市2个乡镇招募孕早期妇女建立出生队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82名妇女孕8~12 +6周、20~23 +6周和32~35 +6周尿PYRs代谢产物水平,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3版评估2岁儿童神经发育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PYRs暴露与儿童神经发育之间的关联。 结果:共完成360个母子对孕期尿液PYRs代谢产物检测和儿童神经发育水平评估。孕早、中、晚期至少检出一种PYRs代谢产物的检出率分别为93.6%(337/360)、90.8%(327/360)和94.2%(339/360)。2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和适应性行为得分分别为(102.3±18.9)、(100.2±16.3)、(102.0±20.3)、(107.8±23.3)和(85.8±18.6)分。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孕早期尿PYRs代谢产物4-氟-3-苯氧基苯甲酸暴露可降低2岁儿童运动( β=-5.02,95% CI:-9.08~-0.97)和适应性行为( β=-4.12,95% CI:-7.92~-0.32)得分,可增加2岁儿童适应性行为发育迟缓的风险( OR=2.07,95% CI:1.13~3.82)。 结论:农村妇女孕早期日常生活PYRs暴露可能会影响2岁儿童神经发育,孕早期可能是其关键窗口期。孕中、晚期同等水平PYRs暴露可能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影响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母源性氟西汀暴露对雌性仔鼠慢性应激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母源性氟西汀暴露对雌性子代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HPA)轴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孕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孕11~20 d给予10 mg/kg的氟西汀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取两组的雌仔鼠各10只,于出生后12周分别行旷场实验、电迷宫实验和物体识别实验,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浓度。然后给予21 d不可预见性慢性应激(Unpredictable chronic stress,UCS),并再次做上述实验。最后处死大鼠,取下丘脑组织,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的mRNA表达。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和 t检验。 结果:UCS前,两组大鼠的各检测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UCS后,两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较处理前均明显减少,且处理组大鼠的水平运动[(37.2±7.2)次,(50.8±8.5)次, t=4.73, P<0.01]和垂直运动[(10.6±2.0)次,(15.2±5.1)次, t=2.93, 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大鼠的正确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总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且处理组大鼠的正确反应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4±1.3)次,(4.5±0.9)次, t=2.36, P<0.05];处理组大鼠的物体辨别指数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0.11±0.04),(0.16±0.05), t=2.28, P<0.05]。UCS前后,处理组大鼠的ACTH变化率[(61.13±26.08)%,(29.83±12.73)%, t=3.67, P<0.01]和CORT变化率[(105.71±18.39)%,(74.15±39.24)%, t=2.34, 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下丘脑CRH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t=4.15, P<0.01)。 结论:未发现孕期氟西汀暴露对雌性子代大鼠HPA轴及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的损害,但加重了慢性应激情况下HPA轴及学习记忆功能受损的易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öbiu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罕见的M?bius综合征(MBS)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致病基因。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18例散发MBS患者进行一般信息问卷调查、详细眼科检查和全身体格检查,其中17例患者行颅神经及眼眶MRI。采集所有患者及核心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可能导致MBS的致病基因变异。结果:在18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为(4.5±4.0)岁(8个月至17岁)。18例患者均存在先天性单侧或双侧眼球外转受限及面瘫,符合MBS的最低诊断标准。其中,以双侧眼球外转受限(16例)及双侧面瘫(15例)更为多见。18例患者中,第一眼位正位9例,内斜视8例,下斜视1例。18例患者均患有屈光不正,其中4例诊断为弱视。15例患者伴多器官系统畸形,以舌咽(14例)和肢体发育异常(5例)为主,7例患者存在运动发育迟缓。9例患者存在孕期不良因素暴露。在17例行MRI检查的患者中,双侧展神经发育不良15例,单侧展神经发育不良2例;双侧面神经发育不良14例,左侧面神经发育不良3例;部分患者伴有其他颅神经发育不良,以舌咽神经、舌下神经为主。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未发现明确致病基因变异。结论:MBS的核心临床特征为先天性眼球外转受限和面瘫,但临床表现多样且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变异。所有行颅神经MRI检查的患者均存在展神经及面神经纤细或缺如,颅神经MRI检查结果可作为MBS诊断标准的补充。MBS的致病基因突变检出率较低,半数患者存在孕期不良因素暴露,提示MBS存在多因素致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