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简史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10年来,高场强MRI系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深入,但其安装和扫描条件要求较高,运行成本昂贵,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的普及.相比之下,低场强(0.01~1.0 T)MRI虽然成本较低,但因其成像性能欠佳,也未能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低场强MRI有望实现类似于高场强MRI系统的各种应用,通过优化软件、硬件设计和技术革新,低场强MRI可以在保持成本经济、便于转运优势的同时提高信噪比,达到提高诊断性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际场景的目标.特别是在急重症诊断方面,低场强MRI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追溯了低场强MRI的发展历程,对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未来低场强MRI技术的发展探寻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低温下超长心肺脑复苏成功救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报告 1 例 2 次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的救治经过,探讨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 2021 年 9 月 30 日收治 1 例院外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亚低温脑保护措施,院内再次发生心搏骤停,在亚低温状态下持续进行了长达 230 min的心肺复苏(CPR)后恢复窦性心律,最终患者救治成功,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现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 患者女性,17 岁,因跑步后突发意识丧失 30 min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入院.既往曾有运动后或紧张后晕厥 3 次.此次晕厥后立即进行徒手CPR,10 min后救护车到达现场,给予电击除颤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患者持续强直性抽搐,给予镇静、抗癫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控制体温在 34~36℃,夜间强直抽搐逐渐缓解.10 月 1 日 11:40 心电监护提示心室纤颤(室颤),立即给予CPR、电除颤、升压等抢救.因反复室颤,反复行电击除颤,同时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胸外按压,给予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 90 次/min以上,15:30 左右心律趋于稳定,血压逐渐改善.复苏成功后继续亚低温等脑保护治疗,10 月 4 日意识转清,10 月 6 日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 ST段抬高,结合患者反复晕厥病史,既往心电图提示早期复极,考虑J波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可能,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出院.结论 本例患者 2 次心搏骤停均复苏成功,其中院内心搏骤停后CPR在亚低温状态下进行超长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救治经验为临床心肺脑复苏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山东省鲁中地区农村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做好鲁中地区农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提升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能力.方法 2022年冬季—2023年春季,采用全员调查法,对淄博市每个区县所有村居实现全覆盖摸底排查,使用统一的调度统计表,对农村地区燃煤取暖住户开展实地走访、现场调查、交流座谈,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 淄博市农村冬季燃煤取暖住户总数为25.64万户.全市居民冬季燃煤取暖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仅沂源县、高青县、淄川区3个区县燃煤取暖户数就占到了全市燃煤取暖总户数的74%以上.因境内山地较多,村居多而分散,集中供暖管道施工难度大,淄博市村居集中供暖普及受到极大阻碍.城镇化率与燃煤取暖户数占比呈负相关(r=-0.64,P<0.05),即城镇化率越高,农村燃煤取暖户数占比越少.淄博市各区县农村地区已部署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为群众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开展安全宣传引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但仍存在农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缺乏、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政府部门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论 应针对发现问题对标整改,从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引导、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安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施策,全面提升淄博市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在自然状态小鼠心电监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在自然状态小鼠心电监测中的应用,并提供自然清醒状态小鼠的心电参数.方法 20只C57小鼠(雌雄各半)安装植入式电极,连续记录小鼠全天24 h心电活动并分析其心电参数.结果 20只C57小鼠均完成24 h监测.C57小鼠全天平均心率为(493.55±73.29)次/分.雌鼠全天平均心率为(522.83±63.70)次/分,最大心率673.60次/分,最小心率385.90次/分.雄鼠全天平均心率为(464.27±70.55)次/分,最大心率641.60次/分,最小心率321.50次/分.雌性小鼠的全天平均心率快于雄性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夜间平均心率较白天平均心率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07:00-19:00,夜间19:00-次日07:00小鼠相关心率变化指标结果显示,雌性小鼠白天平均心率较夜间平均心率增快,雄性小鼠白天平均心率较夜间平均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状态下小鼠的心电指标结果显示,雌、雄小鼠P波振幅、P波时限以及R R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的QRS时限较雌性小鼠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雄小鼠QRS振幅以及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充电动物遥测系统可安全、微损伤地对自由活动状态的小鼠进行24小时心电参数记录,其记录的信号清晰、稳定,可用于正常及急慢性模型小鼠自然状态下心率及心律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伽玛刀头架固定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时头架安装过程中减轻疼痛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立体定向头部伽玛刀治疗的共26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30)采用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包括手术当天告知伽玛刀治疗流程,头架安装时的配合,头架安装过程中的安慰等;观察组(n=131)采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模式,包括术前访视及疼痛评估、头架安装前的预防性用药、改进局部麻醉程序、患者的指导配合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结果 通过疼痛数字评分法及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等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心率、血压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伽玛刀治疗头架安装过程中应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特勤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升级部署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通过近3年的系统管理与应用,总结了特勤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升级部署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该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经稳步推进,取代了以往所有的手工操作,完全能够满足特勤人员健康体检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体检工作的信息化。特勤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对落实体检制度、规范体检流程、提高统计效率、存储体检数据,提升体检工作质量与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理化改水病区分布及家庭净水器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理化改水病区分布及家庭净水器使用情况。方法:2021年4 - 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理化改水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区村的基本情况(常住户数、常住人口数、历史水氟含量)及居民户净水器使用情况;并采集调查家庭末梢水水样,检测水氟含量。计算净水器安装率、正常使用率、正常使用水氟合格率及更换滤芯部门覆盖户数占比。结果: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理化改水病区分布在全区11个盟市的2 735个病区村,常住户数192 950户,常住人口数540 216人;各盟市历史水氟含量均值为2.18 mg/L,现水氟含量均值为0.40 mg/L。共安装净水器134 763户,安装率为69.84%(134 763/192 950)。共调查居民10 773户,正常使用10 396户,正常使用率为96.50%(10 396/10 773);其中,正常使用水氟合格10 158户,水氟合格率为97.71%(10 158/10 396)。10 396户正常使用净水器居民中,3 974户(38.23%)滤芯使用时间在1年之内,水氟合格3 961户,水氟合格率为99.67%(3 961/3 974);6 422户(61.77%)滤芯使用时间大于1年,水氟合格6 197户,水氟合格率为96.50%(6 197/ 6 422);不同滤芯使用时间净水器水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10.73, P < 0.001)。10 773户调查居民中,更换滤芯部门覆盖10 470户,占97.19%(10 470/10 773)。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理化改水病区分布广,家庭净水器正常使用率较高,滤芯使用时间大于1年的家庭净水器水氟合格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步疗效分析(附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8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由同一术者完成的9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岁。复发性膀胱肿瘤7例,初发2例;6例既往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脐单一切口4.5~5.5 cm,建立单孔机器人操作通道,安装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1号、2号臂,采用镜头30°向上,在镜下依次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体外完成尿流改道。其中1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子宫及阴道前壁切除。结果:9例手术均经脐单通道顺利完成,均未增加辅助孔,无中转普通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回肠代膀胱5例,原位新膀胱2例。手术时间280~600 min,平均437.8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27.8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 d,平均3.1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6 d,平均8.3 d;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7.7 d。1例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予留置胃管、禁食等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 2aN 0M 0期6例,T 2bN 0M 0期1例,T 3aN 3M 0期1例,T isN 0M 0期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总数12~46枚,平均23.7枚。随访9~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短期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的远程居家管理模式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智慧云随访平台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安装心脏起搏器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3—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依托智慧云随访平台进行居家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χ 2检验和 t检验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59例、对照组5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19/59),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9.7%(5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307, P<0.05);试验组的起搏器术后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26.05±3.07)分,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15.42±1.24)分、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11.85±1.96)分,高于对照组的(18.53±2.93)、(9.66±2.40)、(6.0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3.548、16.331、17.558; P<0.01);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为(161.12±9.94)分,高于对照组的(132.50±9.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149, P<0.01)。 结论: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构建居家管理模式改善了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家随访的体验,提高了居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产前、产时、产后诊治,以及转归和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胎儿期即发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男3例,女2例,均在胎儿期诊断并经剖宫产娩出,诊断胎龄(24.6±3.6)周,出生胎龄(36.7±1.5)周,出生体重(2 493±551)g,其中4例患儿母亲有自身免疫疾病,母亲抗核抗体、抗SSA及抗Ro52抗体均阳性,另1例原因不明。4例患儿生后予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后效果差,住院期间最长1例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18 d;3例住院期间安装永久起搏器,2例1岁内安装起搏器;1例生后26 d因起搏器囊袋感染合并脓毒症休克死亡,存活4例随访到安装起搏器后1岁,生长发育近正常。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母亲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于孕中期发现胎儿心律失常,但多能近足月分娩,生后药物治疗一般效果差,需安装起搏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