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AG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斑块位置、斑块长度、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的结果.随访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ROC分析CCTA斑块定量分析指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CTA检查和CAG检查的斑块和冠脉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患者MACE发生15例,发生率为16.67%.MACE组患者的冠脉斑块特征指标(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ROC曲线结果显示,重塑指数(AUC=0.731)、狭窄程度(AUC=0.676)、非钙化斑块体积(AUC=0.729)和斑块负荷(AUC=0.699)均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 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预测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在胶质瘤分级及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胶质瘤在成人原发恶性脑肿瘤约占80%,术前对其精准分级及分子分型能协助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期.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可以利用水分子扩散改变反映组织结构变化的MRI技术,能无创在体评价肿瘤内水分子扩散速度及各向异性,进而为无创预测胶质瘤术前分级、基因表型预测提供影像学指标.本文就扩散张量成像的扩散系数及各向异性等定量参数在预测胶质瘤分级及分子分型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术前精准预测胶质瘤分级及分子分型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指标,从而为胶质瘤患者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节软骨浅表层及其损伤的MRI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关节软骨浅表层(SFZ)是关节软骨的最上层,其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延缓发展为骨性关节炎(OA)的进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MRI是目前评价关节软骨损伤最敏感的无创检查技术.常规MRI对早期检测软骨形态学改变前的细微退变存在局限性,在关节软骨病变损伤处于不可逆转阶段时才可以发现.近些年来,随着3 T、7 T等高场强MRI技术的发展,其对软骨内的水分子、胶原纤维及组织各向异性的探测具有相当的优势,可对关节软骨SFZ超微结构及其生化成分改变做出定量分析及功能成像.该文对MRI在关节软骨SFZ及其损伤方面诊断价值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海马亚区水通道蛋白磁共振分子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水通道蛋白磁共振分子成像(aquaporin magnetic resonance molecular imaging,AQP-MRMI)技术对海马亚区进行定量分析,探讨AQP-MRMI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9名受试者,包括AD组16名、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22名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21名.分析三组间海马亚区水通道蛋白表观扩散系数(aquapori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QP-ADC)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AQP-ADC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对比NC组,MCI组仅表现为左侧海马角(cornu ammonis,CA)1的AQP-ADC值升高(P<0.05),AD组则表现为双侧齿状回(dentate gyrus,DG)-CA4、双侧CA1-3、左侧下托、双侧海马旁回及左侧内嗅皮层的AQP-ADC值升高(P<0.05);对比MCI组,AD组表现为双侧DG-CA4、双侧CA1-3、右侧下托及右侧海马旁回AQP-ADC值升高(P<0.05).除右侧下托外,各海马亚区的AQP-ADC值均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呈负相关,其中左侧DG-CA4(r=?0.607,P<0.001)、左侧CA1-3(r=?0.633,P<0.001)与MMSE评分表现出较显著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的分析发现,多个海马亚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AQP-ADC值可用于鉴别NC与AD、MCI,其中以左侧DG-CA4及左侧CA1-3的AQP-ADC值在NC与AD组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AUC=0.905、0.940),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本研究中多个海马亚区的AQP-ADC值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特别是左侧DG-CA4及左侧CA1-3亚区有助于评估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在鉴别AD与认知正常老年人上具有较优越的诊断效能,可以作为检测AD的生物标志物.左侧海马CA1亚区AQP-ADC值或许有望成为AD早期的潜在生物标记物.AQP-MRMI作为新兴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D的病理生理变化,在分子水平上为A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预测左室重构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4D Auto LAQ)技术评估冠心病(CHD)患者左房功能以及预测发生左室重构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HD患者176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分为2组,即左室重构组(女性>95 g/m 2,男性>115 g/m 2, n=88)和左室非重构组(女性≤95 g/m 2,男性≤115 g/m 2, n=88)。应用4D Auto LAQ技术在机分析左房三维动态图像获取左房参数,包括左房最小、最大、收缩前及排空容积(LAVmin、LAVmax、LAVpreA、LAEV)、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储存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r、LASr-c)、左房管道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cd、LAScd-c)和左房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ct、LASct-c)。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左房参数在CHD患者发生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估左房参数、左房容积指数(LAVI)预测左室重构的诊断效能。 结果:与左室非重构组比较,左室重构组LAVmin、LAVmax、LAVpreA增大,LAEF、LASr、LAScd、LASct、LASr-c、LAScd-c、LASct-c减小(均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临床一般资料、超声参数后显示,LASct-c是影响CHD患者左室重构的独立风险因素( OR=2.018,95% CI=1.214~3.355)。ROC曲线分析显示,LASct-c可用于预测CHD患者左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0.844,敏感性0.784,特异性0.761。 结论:4D Auto LAQ技术可定量评估CHD患者左房功能,LASct-c可作为预测CHD患者发生左室重构的参考指标,为CHD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术前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肿瘤分期、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CT、MRI及PET/CT等单纯影像学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淋巴结状态的手段,但是仅依靠影像形态特征的改变来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主观性,淋巴结炎性增生也会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通过分析NSCLC患者临床资料而获取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准确性。结合医学图像的临床预测模型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为直观理性的信息,但模型效能和适用性会随着疾病危险因素和治疗措施的改变而产生不可避免的下降。近年来,随着图像分析技术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基于医学图像的影像组学(radiomics)模型可深入挖掘医学影像中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提供新思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以上方法在NSCLC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通过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肺腺癌中差异表达蛋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肺腺癌中蛋白质表达。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例未经治疗的肺腺癌患者,提取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总蛋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原始数据使用Maxquant软件进行查库和非标记定量分析。Maxquant所得的查库文件使用Perseus软件进行分析。肺腺癌肿瘤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进行配对 t检验,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后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通过数据库比对获得11 295条多肽,分别对应于908个蛋白,其中312个蛋白在肺腺癌中存在显著差异表达,110个蛋白表达上调,212个蛋白表达下调。肺癌中上调倍数最高的为铁蛋白,下调倍数最高的为COL6A3。GO分析提示肺腺癌中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富集的分子功能为RNA binding。KEGG通路分析也证实剪接体通路在差异表达蛋白中显著富集。结论:通过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312个在肺腺癌中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肾活检病理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肾脏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与肾活检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确诊P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肾脏SWE定量分析及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脏弹性模量的差异,肾脏弹性模量与肾活检病理因素、IgA肾病Lee分级的关系。结果:IgA肾病、膜性肾病及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是PGN最常见病理类型,三者的肾脏弹性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阳性组弹性模量最大值大于阴性组( P<0.05),足细胞足突融合程度重组弹性模量平均值、中位数及最大值均小于足突融合程度轻组(均 P<0.05),有系膜区嗜复红蛋白沉积组弹性模量平均值及最大值均大于无系膜区嗜复红蛋白沉积组(均 P<0.05),有球囊周纤维化组弹性模量最大值小于无球囊周纤维化组( P<0.05)。61例IgA肾病各Lee分级亚组肾脏弹性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Lee分级与肾脏弹性模量值不存在相关性( P>0.05)。肾脏弹性模量值与肾小球硬化率、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程度、肾小管萎缩面积百分率的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SWE有望为监测PGN病理损伤因素提供新影像诊断指标。SWE未必能高效监测IgA肾病的病理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组织弥散定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技术评价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4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64枚结节进行弹性超声检查,应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对所有病灶进行分析,获得11个参数,并对11个参数进行良恶性组间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参数与病理良恶性间的相关性,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参数构建ROC曲线,计算出诊断界点。结果:11个参数中,除了相关性(CORR)良恶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除CORR外,余参数与病理良恶性诊断有相关性(均 P<0.05),其中以蓝色面积比例(%AREA)相关系数最高( r s=0.818)。以%AREA诊断甲状腺癌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91,以74.83%为诊断界点,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89.8%。 结论: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膀胱癌组织miR-361-5p、BTF3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测膀胱癌组织中微小RNA-361-5p(miR-361-5p)、通用转录因子3(BTF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收集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61-5p、BTF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TF3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将患者分为miR-361-5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BTF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miR-361-5p、BTF3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患者的3年生存情况。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iR-361-5p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P<0.05),BTF3 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膀胱癌组织中BTF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16%(46/74),癌旁组织中BTF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7.57%(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694, P<0.001);miR-361-5p、BTF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相关性(均 P<0.05);miR-361-5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16个月,高表达组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χ2=7.516, P=0.006);BTF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23.5个月,BTF3高表达组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 χ2=5.217, P=0.022)。 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iR-361-5p表达降低,BTF3表达升高,其水平变化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肿瘤增殖分化、转移侵袭过程,并可作为反映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