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治疗性沟通在发热门诊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治疗性沟通在发热门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患儿104例,按照干预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应对能力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96.15%)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9,P=0.014);干预后两组 Spence 儿童焦虑量表(Spence children's anxiety scale,SCAS)评分降低(t=14.777,P<0.001),干预组SCAS评分为(49.53±3.57)分,低于对照组的(54.82±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5,P<0.001);干预组治疗总依从性,(98.08%)高于对照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81,P=0.008);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4.0 generic coer scales,PedsQLTM4.0)评分有所提高(t=17.718,P<0.001),干预组PedsQLTM4.0评分为(78.05±8.43)分,高于对照组的(65.94±7.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3,P<0.001);干预组家长应对能力(sense of coherence,SOC)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9,P<0.001);干预组家长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1,P=0.026).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治疗性沟通可提高发热门诊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提升家长应对能力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先天性心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存活并进入成年.从青春期向成人的过渡期准备度体现了 CHD青少年的过渡能力以及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目前缺乏我国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的现况数据.目的 评估CHD青少年的过渡期准备度,了解目前国内CHD青少年向成人医疗过渡的准备现状及过渡能力,并分析过渡期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形成个体化的过渡期护理策略提供依据.设计 横断面调查.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胸外科随访、10~18岁的CHD青少年及其主要照护者,向其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STARx自我管理和过渡准备情况评估量表(简称STARx量表)自评版及父母版、中文版鲁汶先天性心脏病知识问卷(LKQCHD)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和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STARx量表得分.结果 共发放216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64份,用于分析的问卷152份.STARx量表自评版和父母版总体得分分别为(36.74±7.95)和(36.36±7.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7).82.2%(125例)的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得分处于中低水平(<44分),仅17.8%(27例)的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处于高水平(≥44分).63.2%(96例)的主要照护者表示更愿意留在儿童医院进行随访.对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D青少年疾病知识正确率、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及自我效能水平是影响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的主要因素.CHD青少年年龄越大、CHD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以及非独生子女的过渡期准备度水平越高.结论 国内CHD青少年过渡期准备度中等,主要受CHD青少年疾病知识水平、年龄和自我效能感影响,同时患儿家长对医院转移意愿不强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患儿足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患儿足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的患儿9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2组均护理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儿康复效果、Dimeglio评分、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有效率、家长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1个月、3个月2组患儿Dimeglio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患儿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足部功能恢复,提高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概率,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系统化干预对肝损伤患儿肝功能、生长发育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析儿童肝损伤采用系统化干预对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患儿肝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收治的肝损伤患儿 10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肝损伤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模式.从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程度及儿童生长发育方面评价系统化干预模式实施价值.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儿童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评分、儿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发育商等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LT、AST、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社会功能、躯体疾病等量表维度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肝损伤护理中采用系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儿童发育,改善患儿肝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微信群联合电子书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专科导诊服务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信群联合电子书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专科导诊服务的效果.方法 建立微信群,制作图、文、声并茂的电子书,借助微信群和电子书为2017年1-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家长提供住院前专科导诊服务,比较专科导诊服务实施前后家长掌握知识程度、新农合国家大病统筹转诊正确率,调查家长满意度.结果 家长在接受至少1个月的专科导诊服务后,掌握知识程度较接受导诊前明显提高,评分由导诊前的(16.92 ± 6.79)分提高到(50.71 ± 1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2,P<0.05),其中入院须知、疾病知识、预防接种、医保农保政策4个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由导诊前的(4.04 ± 2.20)、(3.69 ± 1.37)、(4.80 ± 1.77)、(4.39 ± 2.80)分分别提高到(14.08 ± 2.04)、(11.39 ± 3.37)、(12.12 ± 2.97)和(13.12 ± 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31~25.597,均P<0.05);新农合国家大病统筹转诊正确率达100%(2016年为48%),转诊正确率明显提高;家长对专科导诊服务总体满意率为99.3%,其中微信群导诊方式、电子书宣教方式、电子书制作效果、电子书推送及时性、床位预约、发布提醒方面满意率均为100%,科普内容实用性、科普宣教频率、在线回复内容实用性、群成员互助方面满意率均为99.3%;在线回复及时性满意率97.3%;电子书内容实用性满意率96.6%.结论 微信群联合电子书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专科导诊服务使家长掌握知识程度提高,新农合国家大病统畴转诊正确率提高,家长对微信群联合电子书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专科导诊服务项目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在2013年6月到2014年11月之间接诊的48例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均为24例,对照组患儿在医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的方法,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儿童家长在干预后获得了更多的川崎病相关知识,负性情绪反应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利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川崎病患儿进行干预,可提高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家长负性情绪,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省简阳市幼儿园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简阳市幼儿园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简阳市5所公立幼儿园(共500名)和6所打工子弟幼儿园(共500名)3~6岁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展开手足口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并再次进行相关疾病知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000份问卷,总回收率为100%.家长对手足口病知晓率为53.40%;不同幼儿园类型、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儿童是否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知晓率均有明显差异(x2=23.414、7.308、41.862、34.589和82.925,P<0.05);经健康教育后家长对手足口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专业知识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54、4.543、12.435和5.346,P<0.05).结论 简阳市3~6岁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家长对手足口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白百破疫苗接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白百破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百白破疫苗接种儿童根据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家长知识掌握程度、家长满意度.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方面,以外界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为35.71%,其次为操作不规范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观察组预防疾病、接种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应对措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百白破疫苗接种中,可提高家长认知及配合度,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应用安全性,促使医院良性发展,避免医疗纠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心理健康及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心理健康及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高热惊厥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家长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家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心理健康(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家长高热惊厥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行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家长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缓解患儿家长不良情绪,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遵医嘱行为的相关和独立危险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饮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0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1例患儿发生过敏性紫癜复发命名为发生组,而其余命名为未发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陪护人群、饮食结构、家长遵医情况、疾病认知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陪护人群、饮食结构、疾病认知程度为干扰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医行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对于饮食不遵医行为独立危险因素为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陪护人群及饮食结构,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家长文化水平和家庭饮食问题拟定饮食护理干预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