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开通互联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义诊团队在线服务,为患者在疫情期间提供必要的防范指导,降低一线门急诊接待压力和线下人群集中交叉感染风险。方法: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迅速反应,组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互联网义诊项目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需求,按需设置线上专科门诊,对义诊专家实施针对性的培训,优化患者端智能导诊,简化流程后通过互联网医院紧急上线。结果:互联网医院专家义诊团队于2020年1月26日上线,截至2020年2月1日,7 d时间义诊专家团队完成线上问诊4 120人次,其中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咨询2 489人次,占60.4%。598人次咨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425人次咨询焦虑、恐惧相关心理问题。筛查出发热及(或)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史患者共622例,其中既有发热又有流行病学史患者5例。结论:通过互联网医院帮助患者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排查疑似病患并进行心理干预,减少社会恐慌,在医院诊治之前,构建了第一道抗疫防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应用价值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发针对常见眼病的智能问答系统,并调查和评估其在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应用效果,为医疗服务模式和技术创新提供借鉴。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发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通过对预先录入的结构化知识进行解析分词和关键词采集绑定等处理,经过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准确的问答内容。并通过功能、性能测试,完成互联网医院的部署。收集2020年2月1—29日期间使用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的数据资料,对患者的人口学信息、问诊时间、咨询疾病类别、咨询内容、服务评价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互联网医院成功研发出具有智能导诊服务和眼病术后智能咨询模块的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智能问答系统的可重复性为100.0%,准确性为99.8%,可24 h持续在线服务。2020年2月1—29日期间中山眼科中心互联网医院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总服务患者6 462人次,其中男3 082人次,占47.7%,女3 380人次,占52.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3岁。1 135例患者使用了智能导诊服务,占17.6%,5 375例患者使用了眼病术后智能咨询模块,占82.4%。平均每日使用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的患者为223人次,最高每小时服务74人次。分别有25.6%(38/148)和36.4%(54/148)的患者对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的服务效率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24.3%(36/148)和37.8%(56/148)的患者对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的服务质量分别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结论:常见眼病智能问答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基于互联网医院平台的智能问答系统应用可满足患者24 h医疗咨询需求,降低医院交叉感染风险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检肺癌筛查与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担、经济负担日益沉重,肺癌的防控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内外已有多个大型研究证明通过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其中我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提升肺癌筛查参与率及早诊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肺癌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这或许是因为目前我国在预防肺癌的工作方面还做得不够。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癌症预防相关的研究表明吸烟、致癌物、空气污染、基因易感性、既往慢性肺部疾病史等肺癌危险因素的干预及管理同样值得重视。体检机构作为我国肺癌防控的重要关口,极有可能为肺癌筛查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基于“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过程”的健康管理理念,探讨并建立了一套包含规范筛查、精准评估、检后导诊及监测随访的体检肺癌筛查与健康管理的闭环模式,通过对体检健康人群、肺癌高危人群、肺结节人群、肺癌人群的的危险分层实现体检全人群管理,结合健康宣教、戒烟门诊、慢病管理门诊、肺结节多学科团队诊疗等重要手段,形成规范化的肺癌筛查与管理的路径,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现降低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西省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山西省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现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3年10月通过便利抽样向山西省11个地市300家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借助“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各健康体检(管理)机构2022年1—12月开展智慧健康管理服务情况。主要分为检前、检中、检后三个方面,包括6个维度,共21个条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97.3%。将292份问卷按照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四个地区划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山西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分布在全山西11个地市,三级健康体检(管理)机构56家(19.2%);政府办机构有178家(61.0%),社会办机构有114家(39.0%);开展智慧健康管理服务的有256家(87.7%);有智慧化管理服务系统的有229家(78.4%),开设智慧化健康管理门诊的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有58家(19.9%);开展智慧化检后随访的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有108家(37.0%)。智能导诊在晋北地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开展率分别为63.3%、59.6%、78.0%、85.2%( χ2=14.02, P<0.05),自助服务在晋北地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开展率分别为39.2%、52.3%、62.0%、37.0%( χ2=9.75, P<0.05)。 结论:山西省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智慧化健康管理发展形势较好,服务规模持续壮大,但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严峻。此外,通过信息化方式提供服务的机构开展比例不高,且智慧化管理门诊、智慧化检后随访、智慧化体检服务满意度调查开展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疗服务机器人研究进展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临床需求的增加,医疗机器人得到迅速发展并对医疗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服务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的一个分支,主要面向医疗服务与辅助需求,已经在许多医疗场景下应用并取得了示范效应.该研究先简述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再概述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情况,最后指出医疗服务机器人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方向,并对其在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智能体检导诊系统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设计智能体检导诊系统,实现团队健康体检的智能化管理.方法: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应用Java语言开发,以Oracle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核心服务器,通过Tomcat集群技术进行负载均衡.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前台总控、智能分诊、叫号管理、内容发布、医生管理、自助服务、线上导诊7个功能模块.结果:该系统能为体检人员提供耗时最短、路径最优的体检路线,提高团队体检的效率.结论:该系统智能化程度高、人性化设计强,为优化体检流程、减少等候时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保障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低视力患者使用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平台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低视力患者在移动终端设备上使用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平台的体验和需求.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 11 例低视力眼科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得出低视力患者使用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平台体验和需求的 4个主题:平台的设计欠佳且缺乏低视力人群模式、平台读屏功能缺陷及缺乏语音播报检索、平台缺乏智能化检查导诊服务、智慧医疗下人工服务关怀仍不可或缺.结论 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平台存在设计不合理、缺乏语音播报检索等问题,可改进平台的设计并增加低视力人群模式,增加读屏功能的无障碍标签及语音播报检索,增加智能化检查导诊服务,融入更多人文关怀,从而改善低视力患者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平台的使用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在综合医院门诊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在综合医院门诊质量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医院门急诊工作环境进行网格单元化,同时设置服务岗位及岗位职责,联合走动式服务,门诊和护理部实时进行反馈及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后,患者对门诊服务总体满意度及门诊服务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门诊医务人员对门诊管理工作的认可率为93.33%~100.00%.结论 在门诊实施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持续改进服务,可有效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智能导诊机器人在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智能导诊机器人在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方法 2017年6月1日-7月31日应用智能导诊机器人期间,从门诊护士工作量、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应用智能导诊机器人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智能导诊机器人在诊区内日平均交互次数在800次左右,相当于完成分诊护士50%的工作量.患者就诊体验满意度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由96.5%提升为9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智能导诊机器人能有效分担分诊护士的工作量;护士会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更加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就诊指导,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了预检分诊工作、并提升了门诊的整体形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门诊导诊服务品质改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提高门诊导诊服务品质.方法 通过了解108名中层干部就医体验,找出门诊导诊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导诊服务改进,包括明确导诊人员责任、规范服务礼仪、建立标准化沟通流程、深化优质服务、加强导诊人员培训等,比较改进前后导诊服务质量及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导诊服务质量、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 导诊服务品质改进有利于提高导诊服务质量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