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境状态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境状态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境状态及肢体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境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乐观、面对、情感宣泄、寻求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可优化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心境状态,改善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肺癌患者宿命观与死亡焦虑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肺癌患者宿命观与死亡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便利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31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宿命观量表、负性信息注意量表、死亡焦虑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自我调节执行功能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312例肺癌患者宿命观总分为(61.68 ± 11.92)分,负性信息注意偏向总分为(39.57 ± 5.19)分,死亡焦虑总分为(61.23 ± 9.30)分。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宿命观呈显著正相关( r = 0.594, P<0.01),死亡焦虑与宿命观、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均呈显著正相关( r = 0.494、0.558,均 P<0.01)。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宿命观和死亡焦虑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7%。中介效应模型各适配度指标值均在可接受范围。 结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是肺癌患者宿命观与死亡焦虑间的中介变量,护理人员应关注肺癌患者的负性信息注意偏向水平,从情绪加工过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焦虑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症宿命论与乐观心态的关系及医患家三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症宿命论观念与乐观心态的关系,并探讨这一关系是否进一步取决于治疗决策过程中医师、患者及家属意见的影响力。方法:对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确诊结直肠癌并等待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61.2±13.0)岁,年龄范围30~84岁。评估患者的癌症宿命论观念、乐观心态以及在医疗决策过程中患者、家属及医师意见的影响力。其中,患者的癌症宿命论观念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MHLC-C)中的"命运"分量表进行测量,乐观心态采用修正版的生活取向测试中文版(CLOT-R)评估,医疗决策过程中患者、家属及医师意见的影响力采用自编单因素量表测量。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检验主要结果变量(患者乐观心态)与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之间的关联。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配合简单斜率分析来检验交互作用。 结果:患者的乐观心态与癌症宿命论观念呈显著负相关( r=-0.35, P<0.01);患者的乐观心态与家属意见对医疗决策的影响力呈显著负相关( r=-0.25, P<0.05)。医疗决策中患者与家属( r=0.50, P<0.01)、家属与医师( r=0.67, P<0.01)、医师与患者( r=0.38, P<0.01)意见的影响力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宿命论与乐观心态呈负相关( β=-0.32, P=0.01),且家属意见对医疗决策的影响力( β=-0.56, P<0.01)、医师意见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力( β=-0.36, P=0.04)均对前述关系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简单斜率分析显示,当家属的意见对医疗决策有较高影响力时,可能会增强癌症宿命论观念对患者心态的消极影响;而当医师的意见对医疗决策的影响力较高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症宿命论对患者心态的不利影响。 结论:癌症宿命论对患者的乐观态度有负面影响。医师在治疗决策中的高影响力缓解了癌症宿命论对乐观态度的消极作用;家属在治疗决策中的高影响力强化了癌症宿命论对乐观态度的消极作用。在医患沟通和共同决策过程中,对于癌症宿命论观念较强的患者,应考虑适当增加医师与患者的直接信息沟通,减少家属在医疗决策中的过多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促进乐观心态,降低癌症宿命论观念的不利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身心护理干预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康复效果、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身心护理干预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康复效果、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结核科收治的10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身心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12周;对干预后康复效果、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应对方式(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得分)。结果:康复效果上,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状态上,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应对方式上,两组患者干预后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得分高于干预前,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得分高于对照组,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给予身心护理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积极应对疾病的能力,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升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宿命观在肺癌化疗患者家庭抗逆力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肺癌化疗患者家庭抗逆力、宿命观、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及宿命观在家庭抗逆力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便利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进行化疗的37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中文版宿命观量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和检验宿命观在肺癌化疗患者家庭抗逆力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模型。结果:肺癌化疗患者家庭抗逆力总分为(102.01 ± 33.29)分,宿命观总分为(63.99 ± 9.41)分,自我管理总分为(87.95 ± 27.65)分。家庭抗逆力与宿命观呈负相关( r=-0.418, P<0.01),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 r=0.476, P<0.01),宿命观与自我管理呈负相关( r=-0.557, P<0.01)。宿命观在家庭抗逆力和自我管理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2%。中介效应模型各适配度指标值均在可接受范围。 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家庭抗逆力、宿命观和自我管理密切相关,家庭抗逆力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还能通过宿命观间接影响自我管理。临床护理中可对宿命观进行针对性干预,影响家庭抗逆力对自我管理的作用路径,从而促进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叙事护理方案在鼻咽癌放疗初期癌症宿命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方案对鼻咽癌放疗初期癌症宿命论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三病区收治的126例鼻咽癌放疗初期癌症宿命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其中2019年7—12月的62例为对照组,2020年1—6月的64例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叙事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入院后第2天)、干预7周后比较2组患者癌症宿命论量表及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癌症宿命论及抑郁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癌症宿命论及抑郁评分分别为(37.23 ± 6.12)、(9.42 ± 1.36)分,低于对照组的(47.78 ± 9.14)、(15.65 ± 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698、7.524, P<0.01)。 结论:放疗初期鼻咽癌患者癌症宿命论观念较为强烈,叙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癌症宿命论及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文版宿命观量表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使用中文版宿命观量表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2021年 6-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 213 例恶性血液病为研究对象,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宿命观量表终版包括 14 个条目,3 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三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x2/df=1.139,RMESA=0.026.中文版宿命观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 0.901,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 0.823~0.888.结论 中文版宿命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宿命观水平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保护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过治疗的16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疾病归因、社会支持、社会比较、生命意义和应对方式等6个主题,其中个人能力包括乐观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行为支持和情感支持;社会比较包括下行比较和上行比较;生命意义的来源包括心怀希望和帮助他人;应对方式包括面对、回避、情绪宣泄和宿命应对.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以积极的视角看待患者,引导患者从逆境中寻找积极的影响,帮助患者挖掘自身潜在资源,增强自我力量,激发心理韧性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生命质量与创伤后成长及津巴多时间观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生命质量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创伤后时间观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运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津巴多时间观量表(ZTPI)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随机抽样的324名PTS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TSD患者生命质量得分为(53.4 ± 10.2)分,低于常模分值,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2.15 ± 11.46)分,时间观各维度水平均低于理想状态.PTSD患者生命质量与创伤后成长、时间观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医疗费用支付形式、诊断时长、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力量、精神变化、过去消极时间观、过去积极时间观、现在宿命时间观、未来时间观为其生命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TS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时间观水平与其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结合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时间观水平进而改善并提高其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念冥想训练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的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应对方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乐观、面对、寻找支持、情感宣泄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冥想训练有助于缓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规避消极应对行为,促进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