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从接受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的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55例纳入观察组,从接受采取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前和术后5d的阑尾炎症状缓解情况[阑尾炎炎症反应(appendicitis inflammatory response,AIR)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48h和术后5d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 气时间、体温 恢复正常时间、下 床活动时间、住 院时间、术后 并发症 发生率均低于 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患儿的AIR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时点效应、组间效应及时点和组间的交互效应均可影响CRP、PCT、WBC水平的变化(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积极效果,减少术后 并发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患儿快速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lvarado评分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Alvarado评分(Alvarado score,AS)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 n=60)和非穿孔组( n=60)。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AS、CRP以及NLR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可协助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指标,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在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高( OR=2.899,95% CI:1.704~4.930)以及CRP( OR=1.130,95% CI:1.002~1.025)、NLR( OR=1.130,95% CI:1.040~1.227)水平升高是穿孔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AS、CRP、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3(95% CI:0.812~0.934)、0.765(95% CI:0.683~0.848)、0.763(95% CI:0.679~0.847),临界值分别为7.5、60.9、15.7;AS联合CRP、AS联合NLR、AS联合CRP及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97(95% CI:0.844~0.950)、0.904(95% CI:0.852~0.956)、0.911(95% CI:0.873~0.967)。 结论:AS>7.5、CRP>60.9 ng/mL、NLR>15.7对诊断患儿发生穿孔性阑尾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尽早识别阑尾炎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九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T1表示入室安静后5 min、T2表示麻醉诱导后、T3表示切皮时即刻、T4表示手术完成)血流动力学指标、诱导和苏醒时间、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SpO 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1时间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在T2、T3、T4时间段,观察组MAP分别为(67.25±1.32)mmHg、(67.52±1.32)mmHg、(66.28±1.31)mmHg,HR分别为(115.21±2.32)次/min、(112.21±1.34)次/min、(111.25±1.32)次/min,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176、16.817、30.015、58.797、51.649、2.617,均 P<0.05)。观察组手术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2.32±0.21)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1.26±0.32)min,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睁眼或体动时间(3.21±1.32)min、出室时间(5.52±1.13)min,均少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247、4.251、91.851、109.641,均 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6.01±1.3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02±1.32)U/L、碱性磷酸酶(486.32±2.74)U/L、胆红素(0.66±0.02)U/L,较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36、6.798、23.741、3.500,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χ 2=9.470, P<0.05)。 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镜下逆行治疗儿童早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评估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及临床疗效的优势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急诊收治入院的急性阑尾炎6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ERAT组3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组36例,ERAT组采用内镜下逆行阑尾治疗术,LA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对比ERAT组和LA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炎症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ERAT组符合急性阑尾炎表现,临床诊断成功率为100%,技术成功率为96.9%(32/33),临床治疗成功率87.8%(29/33)。与LA组比较,ERAT组术后进食时间早、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腹痛缓解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LA组( P<0.01)。1例ERAT术后随访6个月时复发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随访期间复发率为3.45%(1/29)。 结论: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儿童早期急性阑尾炎运用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阑尾炎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且费用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针式抓钳与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比研究用针式抓钳(45例)和双钩套扎针(47例)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表明,针式抓钳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双钩套扎针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针式抓钳辅助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小儿非复杂性阑尾炎安全有效,比双钩套扎针辅助术式操作更加便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下Endo-GIA切除盲肠末端在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9例复杂阑尾炎伴难治性阑尾残端患者均在腹腔镜下使用Endo-GIA切割闭合盲肠下极、切除阑尾,无中转开腹,术后恢复顺利。随访5~20个月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腹腔镜下Endo-GIA盲肠闭合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安全、有效,对存在难治性阑尾残端患儿的优势尤其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想象松弛训练在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想象松弛训练在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0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二科收治的6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并接受喉罩全身麻醉的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入院时间分组,将2021年1—5月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6—10月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想象松弛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想象松弛训练能有效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制套扎线在儿童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自制套扎线在儿童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共64例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阑尾处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SMC结或Nicky's结套扎线结扎阑尾根部(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器械打结处理阑尾根部(20例)。分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长、打结时长、术中失血量、有无中转开腹以及术后有无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瘘、肠管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再次手术病例,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长分别为(52.4±17.0)min和(50.6±17.3)min,打结时长分别为(5.32±0.36)min和(5.14±0.34)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4±1.7)mL和(6.5±1.3)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门诊随访3~2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一例切口疝、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或慢性窦道形成。 结论:儿童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采用丝线自制SMC结或Nicky's结圈套线处理阑尾根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U-LESS)与传统腹腔镜(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CLS)两种术式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优劣,评估U-LESS术式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文献等中文数据库;查找经U-LESS和CLS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选取的对比研究进行质量分析;应用RevMan5.3和stata软件行Meta分析;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病例2 133例,其中U-LESS组1 021例,CLS组1 112例,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Meta分析可知,U-LESS组手术时间少于CLS组(95% CI [-9.05, -3.17], Z=4.07, P<0.001),U-LES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LS组(95% CI [-15.28, -5.01], Z=3.87, P<0.001),U-LESS组切口长度较CLS组短(95% CI [-1.40, -1.27], Z=39.30, P<0.001),U-LESS组排气时间较CLS组短(95% CI [-8.63, -5.89], Z=10.37, P<0.001),U-LESS组患儿恢复活动时间较CLS组短(95% CI [-1.33, -0.64], Z=5.61, P<0.001),U-LESS组与CLS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95% CI [-1.44, 0.08], Z=1.76, P=0.08),U-LESS组与CLS组比较术后并发症较少(95% CI [0.24, 0.52], Z=5.27, P<0.001)。 结论:对小儿急性阑尾炎,U-LESS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措施多中心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国内目前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措施的应用现状。方法: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11日,采用现场公开纸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共收集14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出院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结果:参与调查的人员为来自全国14家国家级或区域级儿童医学中心的小儿外科专家。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术前干预,92.9%(13/14)的单位在术前会常规应用抗生素;42.9%(6/14)在术前会常规留置鼻胃管,21.4%(3/14)在术前会常规留置尿管;64.3%(9/14)在术前未进行疼痛评估及干预。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92.9%(13/14)的单位主要或全部采用腹腔镜手术;64.3%(9/14)采用术中腹腔冲洗,且冲洗液大多选择生理盐水(78.6%,11/14);78.6%(11/14)术毕留置腹腔引流管;缝合切口前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的有14.3%(3/14)。术后常规采用疼痛评估及干预的有21.4%(3/14);术后接受早期下床和早期进食训练的分别为71.4%(10/14)、42.9%(6/14)。出院标准最常采纳的指标是连续24 h无发热(57.1%,8/14)、可正常进食(78.6%,11/14)、无明显腹痛(57.1%,8/14)、复查血生化指标正常(64.3%,9/14)和无其他需要处理的并发症(57.1%,8/14)。结论:目前国内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尚缺乏成熟可靠的方案,在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应用仍有许多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