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干预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案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单核细胞(MONO)、血尿酸(BUA)、体质量指数(BMI)和MO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等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宁海县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03 例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奇偶数)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1 例,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对照组(52 例,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不同种管理方法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6、12、24个月MONO、BUA、BMI、MHR水平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MONO、BUA、BMI及M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和出院后 6、12、24 个月MONO、BUA、BMI及MHR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出院 24 个月后达到最低水平,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ONO(×109/L):0.34(0.16)比 0.37(0.18),BUA(μmol/L):329.7±70.5 比 381.2±71.7,BMI(kg/m2):21.3±1.1 比 24.2±0.9,MHR:0.24(0.16)比 0.27(0.15),均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92%(2/51)比 15.38%(8/52),P<0.05].结论 科学、合理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降低患者MONO、BUA、BMI、MH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短期极低热量限制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短期极低热量限制(very low-calorie restriction,VLCR)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疗效,结合微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明确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VLCR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纳入14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进行9天VLCR(热量摄入300~600 kcal/d)。在VLCR前后,测量受试者体重、腰围、血压和心率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糖脂代谢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使用SPSS软件分析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收集受试者VLCR前后的粪便,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进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检测,专业软件分析VLCR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9天VLCR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显著降低( 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尿酸、白蛋白、钙和磷无明显变化( P>0.05)。粪便中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无显著改变,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从11.79显著下降至4.20。组间差异分析得出狄氏副拟杆菌是关键的差异菌种。 结论:VLCR可显著改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脂代谢,且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狄氏副拟杆菌可能是VLCR的标志肠道菌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on-HDL-C、TG/HDL-C及TyG对成年女性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对成年女性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且符合条件的24 410例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体格检查资料、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on-HDL-C、TG/HDL-C、TyG与成年女性MS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对成年女性MS的诊断价值。结果:成年女性中,MS检出率为3.3%;在校正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脂肪肝等混杂因素后,non-HDL-C( OR=1.608)、TG/HDL-C( OR=1.311)、TyG( OR=13.288)均是成年女性MS的危险因素;non-HDL-C、TG/HDL-C、TyG及三者联合AUC分别为0.795(95% CI:0.742~0.776)、0.909(95% CI:0.902~0.917)、0.942(95% CI:0.937~0.948)、0.944(95% CI:0.937~0.950),三者中TyG对成年女性MS诊断价值最优,最佳截断值为8.23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和85.5%。 结论:non-HDL-C、TG/HDL-C、TyG及三者联合均对成年女性MS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东莞市茶山镇社区居民的血清尿酸/肌酐比值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东莞市茶山镇社区居民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UA/Cr)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2019年在东莞市茶山镇开展的“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共纳入11 334名数据完整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以检测血清尿酸、肌酐、血脂等水平。根据SUA/Cr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Cr和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血压、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关联。结果:11 33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9.52±10.02)岁,男性占44.2%(5 015/11 334),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1.2%(3 532/11 334),SUA/Cr水平为5.17±1.53。Q1~Q4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22.3%(631/2 834)、26.5%(752/2 833)、34.9%(988/2 833)、41.0%(1 161/2 834)。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Q4组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均显著升高, OR(95% CI)值分别为1.41(1.23~1.60)、2.19(1.93~2.49)、3.01(2.65~3.42);且Q2~Q4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患病风险均较高, P趋势<0.001。尿酸水平正常的研究对象SUA/Cr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显著正相关,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随着SUA/Cr水平上升而升高,但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相同趋势但不显著( P交互=0.008)。 结论:东莞市茶山镇社区居民SUA/Cr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脂量、糖脂代谢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脂量、糖脂代谢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期间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行卡格列净+常规降糖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降糖治疗),每组各50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a1微球蛋白(a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体重、BM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BM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HbA1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HbA1c较对照组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尿酸(UA)、mALB、ACR、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C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UA、mALB、ACR、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vs. 2.00%, P>0.05)。 结论:卡格列净能有效降低血糖,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体脂量,同时还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型糖尿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erum uric aci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URH)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将171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A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3组),对其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HbA1c)、生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计算URH。结果:A1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URH低于其他两组[(129.70±15.78)vs(141.65±16.04)vs(147.31±17.01)mmHg、(78.90±10.71)vs(83.79±10.67)vs(84.61±12.19)mmHg、291.5(253.75,351.25) vs 346(280,409) vs 344.5(274.75,425.75) μmol/L、26.12(19.71,32.96) vs 33.45(26.55,42.2) vs 33.45(26.55,42.2)](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其他两组[1.19(1.02,1.29) vs 1.02(0.87,1.21) vs 1.07(0.93,1.25) mmol/L]( P<0.05);A3组病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高于其他两组[10.5(7.25,15) vs 8.5(4,12) vs 8(3,11)年;82.5(70.57,101.75) vs 66(52.75,73.75) vs 64(51, 84) μmol/L ]( P<0.0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低于其他两组[91.63(67.09,112.21) vs 116.7(96.6,142.53) vs 109.85 (85.64,152.39)ml·min -1·1.73 m 2]( 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血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bA1c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舒张压、TG、SUA、URH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呈正相关,HDL-C与UACR呈负相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程是大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收缩压、URH为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示URH的AUC值最高,准确率为69.3%。 结论:URH与DKD发生密切相关,是DKD的危险因素,通过对T2DM患者进行URH动态监测,其有助于早期筛查DKD,优于SUA及HDL-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抵抗新模型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新模型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CMD)的相关性,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简便有效的监测和干预指标。方法:纳入5 157名进行常规体检的受试者,收集一般资料、人体成分、生化指标等信息。将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作为CMD纳入研究。按IR新模型四分位分组,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IR新模型与CMD患病风险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IR新模型与传统IR替代指标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 and glucose, TyG)指数和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riglycerid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 THR)对CMD的识别效能。 结果:与IR新模型最低四分位组相比,IR新模型最高四分位组患NAFL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OR分别为161.11、68.35、28.51、5.22)。IR新模型、TyG指数、THR与4种CMD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NAFLD 0.862、0.825、0.821,IR新模型优于TyG指数和THR;高血压0.802、0.726、0.708,IR新模型优于TyG指数和THR;高尿酸血症0.661、0.694、0.724,THR优于IR新模型和TyG指数;血脂异常0.794、0.856、0.819,TyG指数优于IR新模型和THR。 结论:IR新模型与CMD密切相关,可用于CMD的早期筛查,与TyG指数和THR比较,IR新模型对高血压和NAFLD的识别意义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sdLDL-C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急诊PCI的674例STEMI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将所有患者以2∶1方式建立训练集(450例)与验证集(224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CI-AKI,将训练集患者分为CI-AKI组(92例)和非CI-AKI组(358例)。收集所有患者当次入院信息及急诊血生化指标,并计算SI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中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CI-AKI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区分度与校准度。结果:CI-AKI发生率为20.4%(92/450)。CI-AKI组年龄、女性比例、sdLDL-C、基线肌酐、尿酸、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SII均高于非CI-AKI组( 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CI-AKI组( 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046, P=0.001)、LVEF( OR=0.916, P<0.001)、sdLDL-C( OR=4.754, P<0.001)、尿酸( OR=1.012, P=0.007)、eGFR( OR=0.994, P=0.002)、lnSII( OR=2.471, P<0.001)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II截断值为1 179.07×10 9/L时,预测CI-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688,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61.5%;sdLDL-C截断值为1.147 mmol/L时,预测CI-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77.4%;SII及sdLDL-C联合年龄、LVEF、尿酸、eGFR预测CI-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70.6%。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χ2=6.913, P=0.546)。 结论:SII、sdLDL-C对CI-AKI有一定预测价值,SII及sdLDL-C联合年龄、LVEF、尿酸、eGFR对CI-AKI预测的意义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黑龙江省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1至12月在黑龙江省15家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等相关信息,以免散瞳眼底摄片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DR组和无DR组。调查黑龙江省住院T2DM患者DR的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R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5 418例T2DM患者。黑龙江省住院T2DM患者DR患病率为34.5%(5 312例),经年龄、性别标准化后DR患病率为25.6%。与无DR组相比,DR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饮酒史、家族史、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高,DR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钾、钠、纤维蛋白原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DR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空腹C肽、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血尿酸、钙、镁、血尿酸/肌酐比值、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低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97,95%CI为1.089~1.104)、家族史(OR=1.262,95%CI为1.150~1.384)、饮酒史(OR=1.241,95%CI为1.130~1.364)、高血压(OR=1.326,95%CI为1.214~1.447)、HbA 1c≥7%(OR=1.415,95%CI为1.274~1.572)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血尿酸/肌酐比值、TG/HDL-C比值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 Q1~ Q4组),调整年龄、病程、家族史、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HbA 1c≥7%后,血尿酸/肌酐比值中 Q3、 Q4组患DR的风险是 Q1组的0.884、0.796;TG/HDL-C比值中 Q3、 Q4组患DR的风险是 Q1组的0.837、0.680。 结论:黑龙江省住院T2DM患者DR患病率较高。糖尿病病程、家族史、HbA 1c≥7%、高血压、饮酒史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肌酐比值是DR的独立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残余胆固醇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残余胆固醇(R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10例)和DKD组(433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计算RC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C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RC水平与DKD风险的关联。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DKD组患者的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收缩压(SBP)、空腹C肽、三酰甘油(TG)、尿酸(UA)、血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RC水平更高,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更低(均 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C水平与体质指数(BMI)( r=0.069, P=0.046)、空腹血糖( r=0.099, P=0.004)、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r=0.075, P=0.031)、空腹C肽( r=0.177, P<0.001)、TG( r=0.632, P<0.001)、总胆固醇(TC)( r=0.306, 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r=0.243, P<0.001)、UA( r=0.128, P<0.001)、血肌酐( r=0.086, P=0.013)和UACR( r=0.147, P<0.001)呈正相关,与HDL-C( r=-0.271, P<0.001)和eGFR( r=-0.148, P<0.001)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RC水平是DKD的危险因素(以三分位数Q1组为参照,Q2: OR=2.439,95% CI:0.836~7.113, P=0.103;Q3: OR=3.999,95% CI:1.187~13.478, P=0.025)。 结论:高血清RC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的DKD密切相关,是DKD患病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