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预防高度近视SMILE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预防高度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屈光回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黔西南附属医院眼科行SMILE的76例(134眼)高度近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予常规滴眼液点眼治疗,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加点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每日2次,连续点眼1个月.两组患者均采集术前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眼压、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角膜表面曲率(K1、K2),术后1周及1、3、6个月UCVA、眼压、SE、眼轴、CCT、K1、K2.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UCVA优于对照组(1.21±0.27 vs.1.10±0.16,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UCVA较术后1周下降(P<0.05);在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6±0.50)D vs.(+0.06±0.38)D,P<0.05;(-0.35±0.52)D vs.(-0.04±0.40)D,P<0.05];两组患者SE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SE均较术后1周回退;在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角膜曲率K1、K2、CCT及眼轴均无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CCT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SMILE术后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可有效抑制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压,使角膜在稳定状态下愈合,阻止角膜表面前移,进而起到预防屈光回退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度近视青少年知觉眼位和注视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测并比较屈光正常青少年和低度近视青少年的知觉眼位和注视稳定性,研究低度近视青少年的知觉眼位和注视稳定性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2023-04/1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132例26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屈光状态分为正常对照组45例90眼、单纯低度近视组45例90眼及低度近视伴屈光参差组42例84眼,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知觉眼位和注视稳定性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低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伴屈光参差组的静、动态水平知觉眼位偏移值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低度近视组相比,低度近视伴屈光参差组的静、动态水平知觉眼位偏移值明显升高(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静、动态垂直知觉眼位偏移值无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低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伴屈光参差组的水平、垂直注视稳定性均明显变差(均P<0.01),而单纯低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伴屈光参差组无差异(P>0.05).结论:与屈光正常青少年相比,即使在最佳矫正视力下,低度近视青少年的知觉眼位和注视稳定性功能也存在异常.屈光参差的发生会导致水平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缩瞳和散瞳状态下眼压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散瞳或缩瞳对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9~12月于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屈光专科行ICL V4c植入术患者102例(102只眼),随机分为缩瞳组48例(48只眼)和散瞳组54例(54只眼).两组患者术后分别使用相应的药物建立缩瞳、散瞳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术后4 h、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眼压,眼压异常者行相关降眼压处理.结果 术后2 h,两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4 h、1 d、1周、1个月时两组患者眼压呈现回落趋势,且均与术前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观测时间点两组间患者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早期眼压异常者比例分布散瞳组与缩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瞳或缩瞳对ICL V4c植入术患者术后早期的眼压无明显控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Kanski临床眼科学》(第8版)一书出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由张明昌、刘欣主译的《Kanski临床眼科学》(第8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21章.包括眼睑、泪道系统、眼眶病、干眼、结膜、角膜病、角膜及屈光手术、表层巩膜和巩膜、晶状体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眼肿瘤、视网膜血管病变、获得性黄斑疾病、遗传性眼底营养不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斜视、神经眼科学、全身药物治疗的眼部不良反应、外伤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薄圆锥角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过薄圆锥角膜(去上皮后角膜厚度小于400 μ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09/2020-12于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治疗圆锥角膜患者46例74眼.根据术前最薄点角膜厚度(TCT)分为两组:TCT为400-<450 μm的患者行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A-CXL 16例20眼,手术方法为做带蒂角膜上皮瓣并掀开,等渗核黄素滴眼,将角膜上皮瓣重新恢复后,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结束后,刮除角膜上皮瓣.TCT≥450 μm的患者行去上皮A-CXL手术30例54眼.随访12 mo,收集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Sirius 三维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结果.结果:术后12 mo,带蒂角膜上皮瓣A-CXL组患者Kmax较术前无差异(P>0.005),去上皮A-CXL组患者Kmax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5).两组术后12 mo BCVA(LogMAR)、角膜前后表面曲率(K1、K2)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05).两组各指标术后12 mo与术前变化量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A-CXL对于TCT为400-<450 μm圆锥角膜患者安全可行,与去上皮A-CXL手术控制圆锥角膜进展的趋势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全球近视患病率日益上升,引发了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近视易合并其他严重的眼科疾病,尤其是高度近视(HM)患者,常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屈光状态正常的人群.当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存时,病情变得尤其复杂.近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集中关注患者的眼底改变特征.从高度近视人群中早期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这是对两种疾病深入了解并进行有效防治的关键.文章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文献,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面对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眼底影像学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适应光学(AO)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与眼底相机、扫描激光检眼镜以及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设备相结合,可对光感受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血管系统进行成像.目前,AO技术已应用于各种眼底疾病,包括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炎性疾病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的早期诊断、管理和监测.视网膜细胞和结构的可视化对于理解眼底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以及监测其病程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AO技术的应用为眼底成像带来了重大突破,然而AO技术的普及还存在扫描范围和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等局限性.全面了解AO技术为眼底成像提供更新视野,有望推动AO技术的眼科临床应用,使眼底影像水平达到细胞级的"眼底活体成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cheimpflug成像断层扫描评估不同调节刺激下角膜参数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Scheimpflug成像系统评估健康眼角膜变化测量的可靠性,以及正常人群测量值的分布情况.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7名健康受试者(54眼),分为正视组(13眼),近视组(17眼),远视组(4眼),散光组(20眼).所有病例接受了完整的眼科检查,使用Pentacam AXL系统分析不同调节刺激下(+2.00、0.00、-3.00 D)角膜检测参数变化.该研究分为2个阶段:重复性分析和健康人群不同调节刺激下角膜参数变化的特征.结果:在重复性分析中,在三种调节刺激下高度不对称指数(IHA)表现出最大的变异性,其余参数结果良好.正视组中,最大角膜曲率(Kmax)位置有显著差异(P<0.05);而散光组中Kmax、最小角膜厚度(MCT)、角膜球面像差、总像差、低阶像差均有显著差异(P<0.05).近视组Kmax的水平位置在2.00 D和-3.00 D时的位移存在显著差异(P=0.033),正视组Kmax的矢量大小变化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MCT在不同调节刺激下无显著差异(P≥0.109).结论:在不同调节刺激下,Kmax和MCT在健康角膜中的位置会发生显著变化,而这些调节相关角膜变化在屈光不正人群中有不同的趋势.Scheimpflug成像系统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睑成形术对眼表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眼睑成形术对患者眼表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6在我院眼科行眼睑成形术的患者70例108眼.其中诊断为上睑下垂的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40例48眼,诊断为眼睑皮肤松弛/单睑的患者行双眼重睑成形术30例60眼.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术眼泪河高度(TMH)、泪液分泌试验(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角膜散光(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平均曲率(Km)、总散光值(C).结果: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患者手术前后OSDI评分、BUT、S Ⅰ t、FL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TMH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 1 mo,OSDI 评分、BUT、S Ⅰt、FL 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重睑成形组患者手术前后OSDI评分、BUT、S Ⅰ t、FL、TMH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提上睑肌缩短手术组和重睑成形组患者手术前后Cyl、SRI、SAI、Km、C 比较均无差异(均 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手术对于上睑下垂患者早期眼表有所影响,早期应予以保护角膜的措施,而重睑成形术对患者早期眼表无明显影响;眼睑成形术对于所有患者屈光状态均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MILE与FS-LASIK术后屈光状态偏差原因分析及结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屈光状态偏差,并分析其结果和原因.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FS-LASIK组300例(600只眼),按照手术时间再分为pre FS-LASIK 200例(400只眼),FS-LASIK 100例(200只眼),SMILE组100例(200只眼),术前球镜度-0.75~12.25 D,柱镜度0~3.75 D,均未预留度数,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并记录所有患者非接触眼压测量、裸眼视力(UCVA)、BCVA、等效球镜(SE)、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结果后,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结果进一步分析.结果 术后屈光状态主要受手术方式及术前柱镜的影响(P<0.05),FS-LASIK术后患者右眼柱镜结果与SMILE术后患者右眼柱镜结果在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眼术后屈光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SMILE术后患者平均右眼柱镜欠矫程度较FS-LASIK术后患者多0.25~0.50 D,主要与SMILE手术方式、眼球自旋以及角膜上皮重塑行为有关,建议高度数患者采用FS-LASIK手术或更改SMILE手术方式为扫描后即刻取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