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睑成形术对眼表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眼睑成形术对患者眼表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6在我院眼科行眼睑成形术的患者70例108眼.其中诊断为上睑下垂的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40例48眼,诊断为眼睑皮肤松弛/单睑的患者行双眼重睑成形术30例60眼.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术眼泪河高度(TMH)、泪液分泌试验(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角膜散光(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平均曲率(Km)、总散光值(C).结果: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患者手术前后OSDI评分、BUT、S Ⅰ t、FL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TMH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 1 mo,OSDI 评分、BUT、S Ⅰt、FL 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重睑成形组患者手术前后OSDI评分、BUT、S Ⅰ t、FL、TMH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提上睑肌缩短手术组和重睑成形组患者手术前后Cyl、SRI、SAI、Km、C 比较均无差异(均 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手术对于上睑下垂患者早期眼表有所影响,早期应予以保护角膜的措施,而重睑成形术对患者早期眼表无明显影响;眼睑成形术对于所有患者屈光状态均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修复上睑下垂手术失败的原因与修复方式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FS)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失败的原因与修复方式。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CFS悬吊术失败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19~49岁,平均25岁)患者18只眼,分别用提上睑肌缩短术、CFS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进行修复,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CFS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原因分别为对CFS的解剖不熟悉、缝合固定不牢靠、CFS发育不良与缝合部位不当等。13例18只眼修复术后随访6~30个月,2例未完全矫正,由重度矫正为轻度上睑下垂;2例复发,6个月后再次行额肌瓣悬吊术矫正至正常;其余患者上睑下垂矫正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患者的眼睛情况掌握适应证,熟悉局部解剖和精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66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收治34例(66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2例,女32例,年龄(26.6±7.6)岁,轻度49眼,中度17眼。均行埋没导引法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术中通过引导缝线走行于上睑提肌-米勒氏肌复合体深面,将复合体前徙缝合固定于睑板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的距离,方差分析法分析上睑下垂矫正效果。结果:本组34例(66眼),术前、术后3、6、12个月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分别为(3.84±0.79) mm、(1.64±0.13) mm、(1.67±0.14) mm、(1.68±0.14) mm。术后测量值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术后各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观察到感染、倒睫、上睑迟滞、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结膜脱垂等其他上睑下垂手术的并发症。1例出现重睑缝线脱落,予以修复,余33例患者上睑缘高度矫正满意,形态良好,双眼对称性可,其中2例(4眼)上睑缘高度出现轻微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治轻、中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可形成稳定粘连,术后远期眼睑功能、形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度上睑下垂的视功能障碍程度高于轻中度者,患者一经确诊,需尽早行手术矫正。目前,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术式可归纳为上睑提肌缩短术、额肌悬吊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联合术式。然而由于术式繁多,目前对各术式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该文介绍了上睑下垂分类及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并针对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方法及适应证、优缺点等进行总结比较,以期为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的眉眼部美学比例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术后眉眼部比例变化。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眼科收治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54例(108眼)为观察组,收集48例(96眼)年轻健康人资料为青年对照组,收集50例(100眼)无上睑下垂老年健康人资料为老年对照组。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眉眼部数据进行测量,评估术后眉眼部比例变化及比例关系。结果: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睑裂高度(HPF)增加,各个位点的眉眼间距缩短( P<0.05)。术后6个月内侧眉眼间距(MBH)、中央眉眼间距(CBH)、外侧眉眼间距(LBH)较术前变化率分别为(88.29±11.69)%、(85.04±14.96)%、(93.61±13.56)%,其中CBH缩短最大,缩短距离(3.76±2.43)mm。观察组术后6个月MRD1、HPF增加,显著大于老年对照组( P<0.05)。各个位点的眉眼间距均缩短,但显著大于青年对照组( 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MBH、CBH显著缩短( P<0.05);与术前相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HPF/CBH、HPF/睑裂长度(LPF)比值增加,外眦-眉尾连线(LLE)/LPF比值下降(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HPF/CBH小于青年对照组,大于老年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HPF/LPF显著大于老年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LLE/LPF显著大于青年对照组( P<0.05);术中提上睑肌缩短量(LMS)与术后MBH、CBH、LBH呈负相关( P<0.05),其中LMS与CBH相关性最大( r=-0.587, P<0.05)。 结论:通过手术,患者眉眼部比例优于同年龄段老年人,术中LMS与眉眼间距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眉眼间距缩短距离的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联合筋膜鞘悬吊治疗悬挂支撑结构张力低下性重度上睑下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悬挂支撑结构张力低下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北京睐美安医疗美容诊所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2例(89眼),其中女51例、男11例,年龄19~54岁。对手术前后上睑缘中央到角膜反光点距离(MRD-1)、重睑形状、外观、不良反应等指标给予记录和统计学处理。结果:89患眼术前MRD-1值均为-3 mm~+1 mm,术后MRD-1为+1 mm~+4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93, P<0.05)。治愈82眼(92.1%),改善7眼(7.9%);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不会对悬挂固定系统造成进一步破坏,是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后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共1 30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研究组用额肌瓣悬吊术,对照组用提上睑肌缩短术。两组术后疗效比较, OR=2.91,95% CI:1.57~5.39, P<0.01。两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程度 MD=-1.05,95% CI:-1.43~-0.68, P<0.01。两组术后上睑下垂欠矫发生率比较, OR=0.24,95% CI:0.16~0.36,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术后疗效优于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并发症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联合筋膜鞘悬吊协同上睑提肌缩短法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协同上睑提肌缩短法对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整形修复重建外科和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共收治30例(40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男21例28眼、女9例12眼;年龄11~35岁,平均17.5岁;单眼20例,双眼10例。均用联合筋膜鞘悬吊协同上睑提肌缩短法进行矫正。术后6个月,测量上睑缘中点到角膜反光点距离(MRD),评估上睑下垂的矫正效果;通过Likert评分量表评估上睑外观的改善情况;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0例(40眼)随访6~12个月。术前MRD(0.10±0.05) mm,术后MRD(3.80±0.5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95, P<0.05);其中38眼(95%)矫正,2眼(5%)欠矫。术前评分(0.50±0.05)分,术后(3.80±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98, P<0.05)。术后1例因闭眼不全早期护理不当导致暴露性角膜炎,予以封眼结合药物保守治疗后痊愈。 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协同上睑提肌缩短法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8"字缝合锚着仿生重睑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8"字缝合锚着仿生重睑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金华医院)整形外科应用"8"字缝合锚着法行切开重睑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解剖梳理上睑层次,模拟东方人生理性重睑结构,复位组织并酌情增减;采用"8"字缝合锚着技术,通过水平褥式"8"字缝合,将眶隔-上睑提肌腱膜复合体(A)、切口下唇眼轮匝肌(M)在睑板(含睑板前筋膜)(T)上重新定位愈合,重建东方人生理性重睑动力学结构。术后随访观察上睑平整度、上视野、眉眼间距、睁眼费力感、双侧对称性、重睑弧度、稳定度、睫毛翘度、瘢痕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03例患者,男5例,女98例,平均年龄29.5岁(17~65岁)。术后随访6~24个月,上睑平整、丰盈适度,上视野较术前增加,额肌放松,眉眼间距较术前相对缩短,睁眼有力,双侧基本对称,重睑线自然流畅,效果稳定,睫毛微翘,切口瘢痕不明显,未出现感染、上睑下垂等并发症。结论:"8"字缝合锚着仿生重睑术中,对上睑层次梳理清晰,使组织增减、复位精准,固定确切,力学结构稳定,术后上睑形态自然传神,效果持久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上睑提肌缩短术与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上睑提肌缩短术(LMR)与联合筋膜鞘悬吊术(CFSS)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至周口市眼科医院进行中重度上睑下垂治疗的患者66例(97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50眼)采用CFSS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47眼)采用LMR进行治疗。比较术后两组矫正效果、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额肌和提上睑肌肌力水平、并发症。结果:两组矫正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2.00%(46/50)、对照组78.72%(37/47),观察组更高( Z=2.28, P=0.023);术后4周BUT[观察组(15.27±3.81)s;对照组(15.66±3.84)s]、SⅠt[观察组(11.63±1.71)mm;对照组(11.69±1.73)mm]水平无明显变化( t=0.51, P=0.617; t=0.17, P=0.864),角膜荧光染色(FL)[观察组(1.20±0.38)分;对照组:(1.77±0.47)分]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且对照组的FL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 t=6.59, P<0.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4周的额肌肌力为[观察组(13.14±0.56)、(13.89±0.62)mm;对照组(12.97±0.54)、(13.52±0.55)mm]和提上睑肌肌力[观察组:(8.18±0.59)、(9.39±0.48)mm;对照组(7.56±0.61)、(9.02±0.42)mm],较术前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均 P<0.001),且观察组额肌肌力、提上睑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0%(8/50)和36.17%(1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5, P=0.023)。 结论:CFSS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优于LMR,可有效减少角膜损害,提升额肌和提上睑肌肌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