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并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因素,旨在改善患者社交现状,同时有效提升生存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GAS)、简易疾病感知问卷(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BI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4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社会疏离感得分为(41.99±7.13)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的生育状况、婚龄、对疾病了解程度、疾病感知情况及社会支持度均为其社会疏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均 P<0.01)。 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得分较高,且在患者中出现社会疏离感的情况较为多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护理工作者应详细了解患者产生社会疏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自我疾病感知和社会支持程度之间关系制定干预对策,旨在降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为降低这类患者的社会疏离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儿科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对其护理工作疏离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郑州市临床儿科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工作疏离感的现状,同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情绪调控信念量表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儿科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工作疏离感的现状,并分析一般资料和情绪调控信念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问卷中有效问卷233份,问卷有效率为99.15%。结果:233名临床儿科护士情绪调控信念量表总得分为(50.65±8.92)分,工作疏离感问卷总得分为(35.02±5.97)分。不同性别、年龄、职称的临床儿科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情绪调控信念是临床儿科护士工作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中临床儿科护士情绪调控信念水平较低、工作疏离感水平较高,情绪调控信念与护理工作疏离感之间呈负相关。因此医院管理者应注意提升护理人员的情绪调控信念,进而降低护理工作疏离感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级甲等医院全日制硕士学位护士工作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三级甲等医院的全日制硕士学位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疏离体验。方法:2022年1—3月,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天津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名全日制硕士学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借助Nvivo 12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工作疏离表现(负性情感体验、消极行为表现)、工作疏离原因(自我价值感低、同事关系疏远、工作规划不明确)、应对工作疏离的职业发展需求(对科研工作的保障需求、对科学化的晋升制度及薪资绩效的需求、对组织认同及培训学习的需求)。结论: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全日制硕士学位护士的工作疏离体验明显,管理者应关注此护士群体的疏离表现、原因及其职业发展需求,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其自我价值感,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从而减少其工作疏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在工作疏离感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在工作疏离感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0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工作的50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勤主义行为量表、工作疏离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出勤主义行为与职业倦怠、工作疏离感相关性,同时采用Bootstrap检验探讨中介作用。共发放506份问卷,有效问卷50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结果:506名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63.43±8.03)分,工作疏离感总分为(34.16±5.55)分,出勤主义行为评分为(6.32±1.56)分。经Pearson法分析,出勤主义行为与工作疏离感、职业倦怠呈正相关( P<0.01)。使用Bootstrap抽样检验法进行中介效应研究,职业倦怠出勤主义行为工作疏离感路径分析95%置信区间不包括数字0,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在工作疏离感与职业倦怠间的起中介作用。 结论:护士具有较高的出勤主义行为,在职业倦怠和工作疏离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对此需减少护士出勤主义行为频率,促进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个人-组织契合度与组织支持感对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北京市在职护士工作疏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方法: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2月北京市的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3家一级医院,再通过分层抽样,按照20%抽样比随机抽取各医院护理单元。最终按照整群抽样,纳入被抽取护理单元的所有护士,最终抽取了531名三级医院护士、394名二级医院护士、60名一级医院护士,共计985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疏离感测量量表、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和组织支持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进行一般资料的影响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重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因素。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53份,有效回收率为96.75%。 结果:953名护士的工作疏离感最高得分为88分,最低得分为20分,总均分为(45.52±14.96)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最高得分为55分,最低得分为18分,总均分为(37.37±8.00)分;护士组织支持感最高得分为80分,最低得分为23分,总均分为(52.79±12.12)分,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及组织支持感均处于中高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953名护士的工作疏离感得分在年龄、护龄、科室、技术职称、人事关系、医院级别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疏离感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与个人-组织契合度及组织支持感得分均呈负相关( P<0.01)。个人-组织契合度与组织支持得分呈正相关( P<0.01)。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组织契合度及组织支持感是护士工作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北京市护士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增加组织关怀,可以使护士个人需求得到满足,能够使其愿意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愿景联系起来,以达成共同目标,从而增强其对组织的情感承诺和留职意愿,降低工作疏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科护士横向暴力、领导授权及心理资本与工作疏离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横向暴力、领导授权及心理资本与工作疏离感的关系。方法:2022年7—9月,采用护士横向暴力量表、中文版授权领导量表、中文版心理资本量表及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对江苏省327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ROCESS程序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肿瘤科护士的横向暴力对工作疏离感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39, P<0.01);领导授权对横向暴力与工作疏离感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71,占总效应的20.94%;心理资本对领导授权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有调节效应(β=-0.360, P<0.01),且横向暴力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随着心理资本水平的增高而提高。 结论:肿瘤科护士横向暴力影响程度可通过领导授权影响工作疏离感,心理资本调节领导授权对工作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护士暴力行为管理态度及抗逆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护士攻击、暴力行为管理态度及抗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急诊科工作的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将2020年1—12月入组的护士设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入组的护士设为干预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培训,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方案。采用智谋量表、攻击和暴力行为管理态度量表(MAVAS)、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NWAQ)对护士进行调查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护士智谋量表、MAVAS、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WA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智谋能力,改善其攻击及暴力行为管理态度,提升其对工作暴力的深刻认识及抗逆力水平,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岛市某医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调查青岛市某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社会疏离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制订护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青岛市某医院在2022 年1 月1 日~2023 年9 月30 日进行MHD的310 例患者进行相关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GA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 310 例MHD患者社会疏离得分为(44.66±5.5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频次、是否了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生活质量为MHD患者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所纳入MHD患者在社会疏离水平得分较高,社会疏离感程度较严重,尚需进一步改善.相关护理人员可根据MHD患者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制订干预对策,降低MHD患者的社会疏离程度,提高其预后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工作疏离感在急诊科护士资质过剩和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疏离感在资质过剩和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资质过剩感量表、工作疏离感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郑州市 34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创新行为均分为(3.26±0.75)分,工作疏离感均分(2.91±0.90)分,资质过剩均分(2.34±0.74)分;资质过剩感、工作疏离感对护士创新行为起负性影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工作疏离感在急诊科护士资质过剩和创新行为间起完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93.83%.结论 急诊科护士创新行为及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资质过剩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急诊科护士资质过剩感可以通过工作疏离感影响其创新行为.护理管理者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护士的工作疏离感和资质过剩感,进一步提高护士创新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精神科护士工作疏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疏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9-12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疏离感测量量表、心理弹性简化量表(CDRISC)、工作场所暴力频度量表(WPV)对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济宁市、山东省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2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精神科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因素.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为46.23±11.18分.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济南地区的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济宁>厦门;夜班频次多、管理者、心理弹性差、工作场所暴力频度高度的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相对较高(P<0.05),是影响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的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较高,地区、夜班频次、职务、心理弹性、工作场所暴力是精神科护士工作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