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脑畸形-多小脑回-多指(趾)畸形-脑积水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巨脑畸形-多小脑回-多指(趾)畸形-脑积水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出生即发现特殊外貌、头围增大、六指畸形的患儿,为国内首次报道CCND2基因突变所致病例,为早期脑积水的诊断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发性癫痫脑病伴暴发-抑制脑电图患儿30例的病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早发性癫痫脑病伴暴发-抑制(EOEE-BS)脑电图患儿的病因,总结临床特点,为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线索。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EOEE-BS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入组30例,男11例、女19例。24例(80%)检测到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基因变异,分别为 KCNQ2 8例、 SCN2A 5例、 STXBP1 5例, CDKL5、KCNT1、KCNQ3、HUWE1、MTHFR、NOTCH3各1例,新生变异18例、遗传性变异6例;9例存在脑发育畸形,为多微小脑回伴或不伴巨脑,其中4例合并上述钾或钠离子通道基因变异;病因不明2例。起病年龄2.5 h~4个月,中位年龄4 d。以局灶性起源的强直/强直-阵挛发作起病25例,其中14例合并或转型为痉挛发作;以痉挛发作起病5例。脑电图监测到暴发-抑制的年龄为3 d~9月余,于1~10月龄转变为高度失律或多灶性痫样放电。应用1~6种抗癫痫药物,13例应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患儿中11例有效,7例联合生酮饮食均有效。25例随访6个月~3年,13例于1月余~1.5岁抽搐缓解,但均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 结论:EOEE-BS中超过半数患儿由单基因变异致病,起病早,发作类型及脑电图可随年龄增长而转变。预后与病因有关,离子通道基因变异者应用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癫痫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AK1基因新生突变相关智力发育障碍伴大头畸形-癫痫发作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对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 PAK1基因新生突变相关智力发育障碍伴大头畸形-癫痫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 PAK1基因致病性及突变特点。患儿,男,4岁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功能受损为著的智力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患儿具有头围大、面长、鼻梁低平等特殊面容。脑电图示双侧前头部慢波增多,醒睡各期左侧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发放。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巨脑(双侧大脑半球脑回增大、皮质增厚、白质量多、胼胝体厚,小脑及脑干体积增大)。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致病性变异为 PAK1 (NM_001128620)4号外显子的新生杂合突变c.361C>A (p.Pro121Thr)。该病例为国内首次报道的 PAK1基因突变相关智力发育障碍伴大头畸形-癫痫发作,明确了该家系中的致病基因,为该家庭进行准确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孕期胎儿脑皮质发育异常的超声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中孕期胎儿脑皮质发育异常(MCD)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超声诊断相关线索,以提高对胎儿MCD产前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8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产前超声发现胎儿颅脑发育异常并行MRI检查诊断为颅脑异常的胎儿313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产前诊断为MCD的胎儿,对比性分析超声与MRI的产前影像学资料,总结MCD胎儿的颅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9例胎儿经MRI诊断为MCD,占比6.07%(19/313)。超声检查提示胎儿MCD 17例,后均由产前MRI检查结果证实,其中脑裂畸形6例,单侧巨脑畸形2例,脑室周围结节性灰质异位3例,无脑回畸形3例,原发性小头畸形2例,多小脑回畸形1例。MRI增加了3例超声未提示的其他伴发MCD病变:1例为半侧巨脑畸形的胎儿,MRI增加了左顶叶多小脑回畸形的诊断;1例为无脑回畸形的胎儿,MRI增加了结节性灰质异位的诊断;另1例为多小脑回畸形,MRI增加了无脑回畸形诊断。超声显示侧脑室增宽,未提示胎儿MCD的病例有2例,产前诊断咨询后行MRI检查诊断为胎儿MCD病变,室管膜下结节性硬化及脑裂畸形各1例。结论:中孕期MCD胎儿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侧脑室异常及脑沟、脑回等颅内结构改变可为胎儿MCD检出提供可靠的超声诊断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CND2基因新发变异致MPPH3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 男,1岁,因“大运动发育落后、不会坐”于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要表现为巨颅畸形、全面发育迟缓,影像学可见多小脑回畸形、脑室扩大。基因测序示患儿CCND2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c.820G>T, p.E274*杂合无义变异,诊断为巨脑症-多小脑回-多指(趾)畸形-脑积水综合征3型,扩大了CCND2基因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DGRG1基因变异导致巨脑回畸形1例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1例巨脑回畸形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6月因"智力障碍、巨脑回畸形"就诊于钦州市妇幼保健院的1例巨脑回畸形女性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共2代4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先证者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候选变异位点,采用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变异位点。本研究通过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20220710)。结果:先证者为4岁6月龄女性,临床诊断为巨脑回畸形。WES检测先证者 ADGRG1基因存在第6外显子c.781G>T(p.E261*)和第11外显子c.1369A>C(p.S457R)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验证二者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先证者妹妹携带c.1369A>C(p.S457R)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变异评级指南, ADGRG1基因c.781G>T(p.E261*)及c.1369A>C(p.S457R)变异均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PVS1+PM2_Supporting;PM1+PM2_Supporting+PM3+PP3)。 结论:ADGRG1基因c.781G>T(p.E261*)及c.1369A>C(p.S457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儿巨脑回畸形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复杂性皮质发育不良伴脑畸形患儿的临床与 KIF2A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1例复杂性皮质发育不良伴脑畸形3型(cortical dysplasia, complex, with other brain malformations 3,CDCBM3)患儿的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对先证者进行检测,并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父母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为1例1岁2个月男性患儿,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巨脑回,严重认知障碍,语言缺失,先天性喉骨软化等多发性先天异常。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患儿 KIF2A基因发生了c.952G>A( p.Gly318Arg)杂合错义变异(GRCh37/hg19),该变异位于驱动蛋白运动结构域中的ATP核苷酸结合区,高度保守(PM1);在正常人群数据库频率为0(PM2);多种计算机软件预测有害(PP3);该变异在以往的文献中未有报道,Sanger测序验证显示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该变异,因此患儿的变异为新发(PS2)。根据ACMG指南评估为临床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1+PM2+PP3)。与已报道的CDCBM3患儿的临床表型进行比较,本例患儿的先天性喉骨软化在以往的文献中未见描述。 结论:本文研究扩展了 KIF2A基因变异谱并丰富了CDCBM3临床表型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无脑回-巨脑回畸形21例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病因学机制,分析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21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所有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21例患儿中伴癫痫18例(86%),不伴癫痫3例(14%);癫痫起病年龄较小,1岁以内起病16例(89%);其中单纯巨脑回畸形16例(76%),无脑回合并巨脑回畸形3例(14%),单纯无脑回畸形2例(10%)。癫痫综合征主要包括West综合征12例(67%),大田原综合征2例(11%),其他癫痫性脑病2例(11%),局灶性癫痫2例(11%)。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单纯巨脑回畸形占多数,其中广泛性巨脑回畸形更多见(56%,9/16例)。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检出与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明确相关的致病/疑似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SNV)/拷贝数变异(CNV)13例,检出率为62%, PAFAH1B1基因变异4例,染色体17p13.3微缺失综合征(导致 PAFAH1B1整个基因缺失)6例, DCX、KIF2A、PIK3R2基因变异各1例。其中 PAFAH1B1基因变异或缺失导致无脑回-巨脑回畸形占比48%(10/21例),并以顶枕叶或广泛性脑回畸形为主要改变。既往未见报道的新变异有 PAFAH1B1:c.1067G>A、 PAFAH1B1:c.897delT及 KIF2A:c.2225delG。 结论:无脑回-巨脑回畸形多伴癫痫,以West综合征常见,头颅MRI提示广泛性巨脑回畸形多见。 PAFAH1B1基因变异或缺失是导致无脑回-巨脑回畸形的主要原因。新变异的发现丰富了无脑回-巨脑回畸形的基因型谱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UBA1A基因新发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1例全面性发育迟缓、多次抽搐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遗传康复科就诊的1例全面发育迟缓、多次抽搐的患儿运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和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其致病原因,分析其临床表型、影像学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携带 TUBA1A基因c.518C>T (p.P173L)杂合变异,该突变在其临床表型正常的父母中未检测到,为新发突变。颅脑MRI结果显示胼胝体发育略薄,脑沟和脑回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行脑功能成像检查发现胼胝体体部小部分纤维束显示稀疏,左侧毯部纤维较右侧稀疏,右侧额枕下束较左侧明显稀疏,双侧弓状纤维额颞部稀疏,结果提示大脑发育和部分脑功能区受损。 结论:本研究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1例 TUBA1A基因c.518C>T(p.P173L)的杂合变异患者,通过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e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发现患儿大脑功能发育和部分脑功能区受损,补充了 TUBA1A基因致病的临床表型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合并或未合并其他病理学类型癫痫患儿的外科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PNH)合并或未合并其他病理学类型癫痫患儿的外科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以癫痫发作为表现并行外科治疗的9例PNH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5例患儿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1例合并巨脑回畸形和脑裂畸形。所有患儿术前均先经无创性检查评估,明确致痫灶后直接行外科手术治疗;部分致痫起源难以确认时行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并行射频热凝(RFTC)毁损,根据SEEG及RFTC结果决定进一步外科治疗方案。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儿进行随访,通过Engel分级标准评估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结果:9例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4例患儿直接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合并FCD的患儿行开颅手术切除FCD致痫灶,1例存在明显基因异常并以癫痫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患儿行迷走神经电刺激术,1例合并巨脑回畸形和脑裂畸形患儿行大脑半球离断术。其余5例患儿行SEEG电极置入,其中2例仅对PNH行RFTC,3例合并FCD的患儿RFTC毁损PNH后行FCD致痫灶切除。5例合并FCD的患儿,术后经病理学证实均为FCD Ⅱ型。所有患儿术后均未见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9例患儿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 M( Q1, Q3)]为20(14,29)个月,末次随访显示,7例患儿的预后良好,Engel分级均为Ⅰ级;2例预后不良,Engel分级Ⅱ级1例(仅对PNH行RFTC的患儿),Ⅲ级1例(行大脑半球离断术的患儿)。 结论:PNH合并或未合并其他癫痫病理学类型时,应根据其病理学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尤其当合并FCD时,切除FCD均可获得良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