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例异戊酸血症患儿的 IVD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4例临床拟诊为异戊酸血症(isovaleric acidemia,IVA)的患儿进行 IVD基因变异分析。 方法: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111 986例新生儿以及7 461例疑似遗传代谢病的住院患儿进行酰基肉碱筛查,对血异戊酰肉碱(C5)水平显著升高者进行尿有机酸分析及 IVD基因变异检测。 结果:共检出IVA患儿4例,包括2例经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无症状患儿(0.018‰,2/111 986)以及2例住院患儿(0.268‰,2/7 461),后者表现为汗脚样气味、喂养困难、神志不清、嗜睡、昏迷、高血氨、高血糖、血细胞三系降低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4例患儿的酰基肉碱筛查提示C5、C5/乙酰基肉碱(C2)显著升高,尿有机酸分析提示尿异戊酰甘氨酸及3-羟基异戊酸升高。共检出8个 IVD基因变异,共5种类型,分别为c.158G>A(p.Arg53His)、c.214G>A(p.Asp72Asn)、c.548C>T(p.Ala183Val)、c.757A>G(p.Thr253Ala)和c.1208A>G(p.Tyr403Cys),其中c.548C>T、c.757A>G既往未见报道。2 095例正常新生儿的高通量测序未检出上述两种变异位点,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 结论:本地区IVA的患病率偏高。对代谢异常的新生儿建议进行常规遗传代谢病筛查。上述发现丰富了 IVD基因的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筛查检出的短/支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检出的短/支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BCA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异常及致病变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筛查的2 730 85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氨基酸及2-甲基丁酰肉碱筛查,对疑似SBCAD缺乏症的患儿通过尿有机酸分析、高通量基因测序进行确诊。分析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及 ACADSB基因变异,指导控制蛋白摄入,补充左卡尼汀,随访观察其生长及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共确诊SBCAD缺乏症患儿12例,折算患病率为1/227 571。12例SBCAD患儿初筛血异戊酰肉碱(C5)在0.6~2.1 μmol/L之间,均超过正常范围;C5/乙酰基肉碱(C2)在0.02~0.12之间,其中6例超过正常范围;C5/丙酰基肉碱(C3)在0.1~1.16之间,其中5例超过正常范围;游离肉碱(C0)为18.89~58.12 μmol/L,1例超过正常范围。对5例SBCAD缺乏症患儿进行治疗,3例避免高蛋白饮食,2例予左卡尼汀治疗。随访中C5为0.22~2.32 μmol/L,C5/C2为0.01~0.31,C5/C3为0.14~1.7。11例患儿(除例8)新生儿筛查或随访中均出现C5或C5/C2、C5/C3一过性正常,C0为17.42~76.83 μmol/L。12例患儿中9例进行了尿有机酸分析,8例2-甲基丁酰甘氨酸增高。11例患儿接受了基因分析,共发现6种 ACADSB基因变异,4种错义变异c.655G>A、c.923G>A、c.461G>A、c.1165A>G,1个移码变异c.746del,1个无义变异c.275C>G,c.461G>A变异未见报道,变异频次前2位为c.1165A>G(40.9%)与c.275C>G(22.7%)。对患儿治疗随访18 d~55个月,仅1例患者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其余患者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 结论:SBCAD缺乏症为罕见病,本研究新生儿筛查折算检出率为1/227 571。通过新生儿筛查可实现大多无症状的患者早期干预。本研究最常见的基因变异是c.1165A>G和c.275C>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气相-色谱质谱法尿有机酸检测诊断遗传代谢病患儿的疾病谱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尿有机酸水平诊断的遗传代谢病患儿的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疾病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诊断为遗传代谢病的2 461例患儿的疾病谱,患儿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尿有机酸谱检测,并结合血串联质谱氨基酸及酰基肉碱检测结果及基因变异检测结果诊断。结果:2 461例患儿中男1 446例,女1 051例,共有32种遗传代谢病,其中氨基酸代谢病10种662例(26.9%),常见的前6种疾病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枫糖尿病、尿黑酸尿症及酪氨酸血症-Ⅰ型;有机酸血症17种1 683例(68.4%),常见的前6种疾病为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戊二酸血症-Ⅰ型、异戊酸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及多种羧化酶缺乏症;脂肪酸β氧化代谢病5种116例(4.7%),常见的前2种疾病为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和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尿有机酸谱检测诊断的疾病中有机酸血症最常见,然后为氨基酸代谢病及脂肪酸氧化代谢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遗传罕见病的早期识别和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研究新生儿遗传罕见病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2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及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2例遗传罕见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82例遗传罕见病中肝脏疾病15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3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缺乏症2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缺乏症或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1例,吉尔伯特综合征6例,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2例,低碱性磷酸酶血症1例),神经肌肉疾病17例(早发性脑病5例,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5例,钼辅因子缺乏症A型1例,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5型1例,7型杆状体肌病1例,3型杆状体肌病1例,Miller-Dieker综合征1例;德朗热综合征1例,PURA综合征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先天性中枢低通气综合征),泌尿系统疾病5例(巴特综合征3型3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2例),遗传代谢病23例(甲基丙二酸血症12例,高草酸尿症2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异戊酸血症2例,枫糖尿病1例,核基因变异所致新生儿原发性线粒体病4例,糖原累积症Ⅱ型1例),免疫缺陷7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1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5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1例),皮肤疾病2例(SAM综合征1例;色素失禁症1例),内分泌疾病4例(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性先天性甲减2例,先天性肾性尿崩症2例),微缺失或微重复1例(16p11.2微缺失综合征),表观遗传病2例(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1例;Prader-Willi综合征1例),涉及多个系统疾病5例(复合型甘油酸激酶缺乏症1例,CHARGE综合征2例,努南综合征5型1例,努南综合征8型1例).结论 新生儿遗传罕见病涉及多系统,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超及头颅MRI异常进行综合判断,积极给予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筛查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罕见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串联质谱技术在甘肃地区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应用及后续诊断,了解甘肃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15-2016年甘肃省下属各地州市送检的77 957例新生儿样本和临床送检的4 365例高危患儿样本进行串联质谱筛查,并对阳性样本召回进行后续诊断.结果 新生儿筛查样本检出可疑阳性2 495例(3.2%),确诊4种遗传代谢病,共29例,其中苯丙酮尿症(PKU) 24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3例、异戊酸血症(IVA)1例.临床高危样本检测可疑阳性427例,确诊8种遗传代谢病,共74例,其中PKU 57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1例、枫糖尿症(MSUD)1例、MMA 8例、IVA 1例、β-酮硫解酶缺乏症(BKD)2例、PCD 2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2例.结论 串联质谱技术是遗传代谢病筛查的高效检验方法,甘肃地区是我国遗传代谢病高发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塞米松降解新基因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降解代谢新基因,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地塞米松降解基因工程菌提供思路.方法:根据新发现的地塞米松降解菌Burkholderia sp.CQ001 (B.CQ001)全基因纽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疑似与地塞米松代谢相关的基因.提取B.CQ001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快速克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验证筛选出的新基因,测序鉴定后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构建重组质粒pET-28a-Ivd.将pET-28a-Ivd转化感受态B.CQ001,高效液相色谱(HPLC)验证表达菌降解能力的提升.结果:从B.CQ001基因组中筛选出3个未知基因,分别为ORF05499、ORF05827、ORF06535,其表达产物分别为过氧化物还原酶、甾酮异构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RT-qPCR分析显示,3个目的基因在地塞米松诱导后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基因ORF06535表达上调明显;在B.CQ001中过表达基因ORF06535,HPLC检测显示,表达菌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和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可达到89.0%和80.0%,相比原菌B.CQ001有明显提升.结论:在B.CQ001中发现新的地塞米松降解相关基因ORF06535,并完成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为制备地塞米松及甾体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剂提供了新的基因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宁夏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切值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宁夏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中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切值(cut-off值)的范围,为本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串联质谱技术非衍生法,使用两个批次的试剂盒和美国CDC质控品做质控,对宁夏地区符合筛查纳入标准的45 602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检测;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宁夏地区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的cut-off值,第1百分位数(P1)为低值阳性,第99百分位数(P99)为高值阳性;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宁夏地区串联质谱切值与上海新华医院的差异.结果 串联质谱筛查新生儿45 602例,确诊阳性病例31例,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20例,枫糖尿症1例,高甲硫氨酸血症2例,瓜氨酸血症Ⅰ型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3例,异戊酸血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宁夏地区新生儿串联质谱切值与上海新华医院相比,精氨酸(ARG)、甘氨酸(GLY)、酪氨酸(TYR)、鸟氨酸(ORN)、亮氨酸(LEU)、缬氨酸(VAL)、异戊酰肉碱(C5)、十二碳酰肉碱(C12)、C0/(C16+ C18)等检测指标差距较大.结论 随着筛查数量的不断增加及筛查范围的不断扩大,逐步积累筛查经验和阳性预测值,对宁夏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的cut-off值进行相应调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脾化痰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健脾化痰汤含药血清对IR脂肪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阐述其治疗IR相关机理.方法:运用体外试验方法, 先将3T3-L1小鼠脂肪前体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 再采用地塞米松法构建IR脂肪细胞模型, 再次随机分为IR组 (10%空白组血清+1640培养液培养IR脂肪细胞) 和健脾化痰汤组 (10%健脾化痰汤组血清+1640培养液培养IR脂肪细胞), 分别培养48 h, 测定培养上清葡萄糖消耗量, 同时收集各组细胞, 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 利用2-DE分离总蛋白, 用PDQuest8.0软件分析2-DE图谱, 比较组间蛋白表达量, 运用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点肽谱,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差异蛋白质及其功能.结果:2组凝胶中有12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点, 与IR组比较, 健脾化痰汤中表达上调有9个, 即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三磷酸腺苷合成酶、酰基辅酶A酰基转移酶2、线粒体H+-ATP合成酶、硫氧还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还原酶、过氧化氢酶、二硫键异构酶6;下调有3个, 即硫氧还蛋白、钙网蛋白、α-1-酸性糖蛋白, 主要涉及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等相关蛋白.结论:健脾化痰汤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细胞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 调节其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功能而改善IR,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3-羟基异戊酰肉碱增高的遗传代谢疾病分析及其阈值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增高的遗传代谢病类型、代谢指标及临床表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评价串联质谱(LC-MS/MS)技术非衍生法对C5-OH增高疾病诊断价值并建立本中心C5-OH的阈值.方法 选取确诊患儿20例为阳性组,正常健康儿童281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LC-MS/MS测定血液C5-OH浓度,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尿液有机酸.同时绘制ROC曲线,确定C5-OH的最佳阈值.结果 确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6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8例,甲基丙二酸2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糖原贮积症Ⅸ1例.阳性组血液C5-OH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C5-OH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最佳阈值为0.769 μmol/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00%、80.07%.结论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和多种羧化酶缺乏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液C5-OH增高的遗传代谢病,LC-MS/MS非衍生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立最佳阈值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口服尼美舒利后发生瑞氏综合征及猝死样症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男,6岁3个月,2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父母参照说明书予以尼美舒利口服,半小时后抽搐,呼吸心跳骤停,急诊检查发现低酮性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血清转氨酶及肌酶显著升高,肾功能受损.经积极复苏治疗后患儿意识及生命体征恢复,但是智力、运动严重倒退.患儿血液游离肉碱降低,中长链酯酰肉碱增高,尿液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异戊酰甘氨酸、乙基丙二酸等增高,提示多种酯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经维生素B2、左卡尼汀、苯扎贝特等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3个月后复查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患儿ETFDH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341G>A(p.R114H)为已知突变(来自母亲),c.1484C>G(p.P495R)为未报道的新突变(来自父亲).患儿最终确诊为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因发热服用尼美舒利诱发急性代谢危象,导致瑞氏综合征、猝死样发作.遗传代谢病是导致瑞氏综合征、猝死的一组主要病因,生化及基因分析是识别潜在疾病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