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三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患有妇科3种常见恶性肿瘤人群中感染弓形虫的情况,探讨女性患有恶性肿瘤与感染弓形虫的相关性,为后续该类人群弓形虫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114例卵巢癌、107例宫颈癌和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的20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M和IgG抗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弓形虫感染率和总体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9%(89/331)、26.28%(87/331),均比对照组的5.00%(10/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9.32、37.73, P<0.01)。研究组中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3种不同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7%(32/114)、25.23%(27/107)、25.45%(2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2.26、27.32、28.00,均 P<0.01)。 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弓形虫感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感染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相关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与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目的:总结妊娠相关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妊娠相关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21例,对其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1例患者原发病包括滋养细胞肿瘤7例、瘢痕妊娠2例、早孕期胚物残留10例、胎盘残留或植入2例。19例患者血hCG异常增高,中位数2573.30(60.00,12001.30)IU/L。18例经病变局灶切除或全子宫切除获得病理,均于子宫假性动脉瘤处见不同程度退变的绒毛或滋养细胞。所有患者超声表现均符合假性动脉瘤特征,可探及破裂载瘤动脉血液直接流入假腔,裂口处频谱呈高速低阻。8例累及放射动脉、13例累及弓形动脉。结论:绒毛或滋养细胞对子宫肌层的侵蚀是妊娠相关子宫假性动脉瘤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超声检查对子宫假性动脉瘤诊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OmniView)对先天性子宫畸形(CU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68例CUM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经前3~5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扫查,然后切换三维OmniView成像模式进一步检查.并与宫(腹)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CUM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性等.结果 68例CUM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弓形子宫和双子宫,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的检出结果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比较,各类畸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诊断CUM的总检出率为98.53%.OmniView成像对单角子宫和双子宫达到完全检出,对完全纵隔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100.00%;对不全纵隔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7%;对弓形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100.00%.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技术对CUM的检出率高,对CUM具体类型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 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对不同分型的鉴别价值.方法 纳入 2016 年 7 月—2022 年 2 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87 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及MRI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MRI、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显示,287 例患者中先天性子宫畸形 239 例,其中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良 9 例、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腔 38 例、双子宫 53 例、双角子宫 21 例、纵膈子宫 111 例、弓形子宫 5 例、管状子宫 2 例;MRI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46)高于超声(Kappa=0.574);MRI 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 AUC 大于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MRI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结论 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具有诊断价值,且其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比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研究,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发育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行二维超声和三维检查的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患者资料,对比不同分型子宫畸形患者二维和三维超声表现,对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109例患者中,三维超声可从子宫冠状切面的三维图像对所有患者做出明确诊断,而二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分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正确诊断子宫畸形91例,漏误诊18例(16.5%),对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弓形子宫等难以做出准确区分.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快速、无创等优点,可以通过子宫冠状面直观地显示子宫底部外观形态及宫腔内部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发育异常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发生率的单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门诊因"不孕症"及"自然流产史"行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的23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在原发不孕症(920例)、继发不孕症(722例)及自然流产患者(717例)中子宫发育异常的发生率.结果:494例诊断为子宫发育异常,其中中隔子宫408例(82.59%),单角子宫34例(6.88%),双子宫5例(1.01%),双角子宫9例(1.82%),弓形子宫30例(6.07%),T形子宫8例(1.62%).自然流产组子宫发育异常发生率[40.31%(289/717)]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不孕症组发生率[14.46%(133/920)]高于继发不孕症组[9.97%(72/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中隔子宫发生率[36.26%(260/717)]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原发不孕症及继发不孕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流产组双角子宫发生率(0.98%)高于继发不孕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型子宫在原发不孕症组发生率最高(0.87%).单角子宫、弓形子宫及双子宫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不孕症患者相比,子宫发育异常在自然流产患者中发生率高,特别是中隔子宫和双角子宫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临床320例可疑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道、直肠或经腹行二、三维超声成像,以宫、腹腔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种类型的子宫畸形二、三维超声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宫、腹腔镜或手术确诊子宫畸形318例,子宫形态正常2例,经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0.3%,经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约96.9%.二、三维超声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8、0.96,一致性检验二者与金标准一致性好,且三维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单角子宫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假阴性率分别为22.8%、8.6%;双子宫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100.0%,假阴性率均为0;双角子宫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0%、89.5%,假阴性率均为0;完全纵隔子宫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100.0%,假阴性率均为0;不完全纵隔子宫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假阴性率分别为8.7%、4.8%;弓形子宫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0%、91.1%,假阴性率均为0;特殊类型二、三维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假阴性率分别为54.5%、9.1%. 结论 三维超声在部分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及分型中优于二维超声,对二维超声是有益的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维超声对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指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准确性,构建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检查拟诊为子宫畸形的96例患者行三维超声检查,在Omni view成像模式下对子宫三维容积图像进行子宫冠状面的重建、测量分析和分型诊断.与宫(腹)腔镜诊断结果对照,计算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不全纵隔子宫和完全纵隔子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体符合率.构建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结果 96例患者经三维超声诊断为弓形子宫33例(34.4%,33/96),不全纵隔子宫54例(56.2%,54/96),完全纵隔子宫9例(9.4%,9/96).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和纵隔子宫的总体符合率为86.5% (83/96).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2.9%、60.6%、100%;诊断不全纵隔子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100%、100%、69.1%;诊断完全纵隔子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纵隔子宫的子宫内膜凹陷深度占子宫底部浆膜层-纵隔顶端间距的50%以上,而大部分弓形子宫的子宫内膜凹陷深度占子宫底部浆膜层一纵隔顶端间距的50%以下.结论 三维超声对不同分型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不同.应用三维超声定量指标辅助诊断,有助于提高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不孕或不育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用OmniView成像获取满意的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诊断出不同类型的子宫形态;将408例诊断为子宫畸形患者的三维超声诊断结果 与宫(腹)腔镜手术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以宫(腹)腔镜手术后的结果为诊断子宫畸形的金标准,评价三维超声诊断各种类型子宫畸形的敏感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及K ap pa系数.结果408例子宫畸形患者的三维超声诊断为弓形子宫29例(7.11%),不全纵隔子宫223例(54.66%),完全纵隔子宫114例(27.94%),双角子宫15例(3.68%),单角子宫19例(4.66%),双子宫6例(1.47%),Robert子宫1例(0.25%),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0.25%).三维超声与宫(腹)腔镜诊断各种类型子宫畸形的K ap pa系数分别为:弓形子宫0.94,不全纵隔子宫0.96,完全纵隔子宫0.97,双角子宫0.96,单角子宫 、双子宫 、Robert子宫 、阴道斜隔综合征均为1.00.结论 三维超声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子宫畸形的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及鉴别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在不同类型子宫畸形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子宫畸形患者68例.均实施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检查,以核磁共振(MRI)、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及宫腹腔镜等临床最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畸形诊断价值.结果 三维阴道超声对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及弓形子宫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正确诊断率均高于二维阴道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阴道超声和三维阴道超声在双角子宫、双子宫、单角子宫及正常子宫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阴道彩超对相似子宫畸形鉴别难度较大,尤其是不完全纵隔与完全纵隔、不完全纵隔与弓形子宫的鉴别.结论 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均能明确诊断、鉴别双角子宫、双子宫及单角子宫,与二维阴道超声相比,三维超声对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及弓形子宫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