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早期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FAS评估。观察2组患者疼痛情况、首次下床时间、手术创口恢复所需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生命质量(FACT-B)、上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初次活动时NRS评分、首次下床时间、手术创口恢复所需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2 ± 1.54)分、(8.52 ± 1.20)h、(7.42 ± 2.43)d、(6.25 ± 2.13)h、(7.58 ± 2.31)d、6.25%(3/48),低于对照组的(5.76 ± 1.43)分、(12.42 ± 1.42)h、(10.12 ± 2.52)d、(10.08 ± 2.42)h、(10.16 ± 3.44)d、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31~14.53, χ2=6.56,均 P<0.05);研究组患者评估后FACT-B总分、术后1个月关节活动度、1 d内有效咳嗽和床上翻身次数分别为(84.48 ± 11.75)分、(28.75 ± 2.58)°、(6.64 ± 2.35)次、(6.10 ± 1.45)次,高于对照组的(75.26 ± 11.88)分、(15.38 ± 4.76)°、(3.43 ± 1.25)次、(4.35 ± 1.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82~17.11,均 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肌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21, P<0.05)。 结论:FAS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管理可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促进肌肉、关节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法选取2018年1—5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采取自制调查表调查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依据是否早期下床活动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与未早期下床活动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疾病种类、携带监护仪、绷带拆除、疼痛、负性情绪、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患者中,120例(54.55%)患者术后未执行早期下床活动,100例(45.45%)患者执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携带监护仪、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不理想,急诊手术、未拆绷带、留置尿管、存在肌力问题、有引流管、发生头晕与呕吐为影响患者开展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可针对危险因素予以合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微创肾部分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腹腔镜肾癌肾部分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肾癌并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和加速康复外科指南推荐的各项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术后1、3、5 d使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数字疼痛评分法测评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腰背部疼痛情况,术后5 d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收集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术后平卧位时间、绝对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的舒适状况量表总评分高于对照组,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术后平卧位时间、绝对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出血和下肢DVT。 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可以缓解微创肾部分切除患者的术后焦虑状态,提高其整体舒适度,缩短术后住院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神经外科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减少神经外科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FMEA理论分析神经外科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数值(RPN),入选RPN较高的失效模式,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措施,优化护理方案。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85例患者为FMEA组,选择FMEA实施前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管路常规护理方法,FMEA组在此基础上进行FMEA。比较实施FMEA前后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差异。结果:FMEA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总发生率为1.48%(21/1 417),低于对照组的5.11%(72/1 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FMEA组的胃管、尿管、手术相关引流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气管置管和深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MEA能够明显降低神经外科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思维导图式干预措施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护理中实施思维导图式干预措施对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式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及知识掌握程度,并使用疾病自我管理评分量表(CDSMS)测评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入院当日,两组患者CDSM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1 d,观察组患者CDSMS量表评分(35.54±4.62、36.63±4.66、37.33±4.44)分和知识掌握度(49.85±5.55)分均高于对照组(32.33±4.33、34.43±4.33、35.53±4.24)分和(45.63±5.32)分,且首次排气时间(16.55±1.75)h、离床活动时间(22.65±3.54)h及引流管拔除时间(3.05±1.99)d低于对照组(17.99±2.11)h、(24.99±3.88)h及(4.11±2.33)d,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实施思维导图式干预措施能够缩短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离床活动时间,提升其知识掌握度,从而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外科护士对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士对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胸外科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13日—11月13日河南省31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知信行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19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4.04%。结果:300名胸外科护士对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知信行总分、知识维度、态度维度和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72.09±6.65)、(7.96±2.51)、(26.04±2.24)、(38.09±4.7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外科护士对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职称及职务( P<0.05);态度的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 P<0.05);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知识、态度、职务及是否参加过胸腔引流培训( P<0.05);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为职称( P<0.05)。 结论:胸外科护士对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态度积极,但知识及行为水平有待提高。护理领导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开展胸腔引流管护理培训,同时需要鼓励护士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我知识体系,从而改变护理行为,提高胸外科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造口袋在消化道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造口袋在消化道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瘘患者84例,针对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应用造口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瘘口创面指标、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瘘口创面各指标状况均比对照组理想( 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方面的舒适度限制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引流管周皮肤感染、漏口皮周感染、切口敷料感染的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0.05)。 结论:应用造口袋治疗消化道瘘,同时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瘘口创面各指标恢复,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患者感染率更低,可考虑普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一系列优化护理措施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476例,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加速康复优化措施分为加速康复组100例和对照组376例。对照组进行了术前评估与宣教、血液管理、麻醉要点、手术要点、切口关闭、疼痛管理、引流管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措施;加速康复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在术前禁食水与输液管理、术后饮食与输液管理、肠道准备、尿管管理和离床活动等临床措施上实施了加速康复外科优化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施情况(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禁水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前输液量、术中输液量、术后输液量、留置尿管使用情况)、近期效果评价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和远期效果评价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肩部疼痛VAS评分、随访颈肩部僵硬麻木VAS评分、90 d再住院率]。结果:最终纳入研究295例,其中加速康复组69例,对照组226例。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前禁食时间、禁水时间、术前输液量、术后输液量和尿管使用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近期效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远期效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改良JOA评分、NDI评分、术后颈肩部不适症状和90 d再住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有效缩短了患者禁食时间、禁水时间和尿管的使用率。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对手术远期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咽喉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微创切除口咽喉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6月—2018年12月进行经口微创达芬奇机器人切除手术的44例咽喉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VA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咽喉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ERAS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长征医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0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理念下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焦虑、疼痛感、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试验组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21.94±1.89)h、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1.31±1.89)h、首次进食时间(10.26±1.14)h、术前准备时间(1.58±0.59)h、住院时间(7.57±0.74)h短于对照组(25.14±2.33)h、(23.93±1.94)h、(15.85±1.73)h、(1.96±0.64)h、(9.16±0.84)h,首次活动时间(32.64±6.73)min、首次活动距离(81.39±14.29)m长于对照组(22.74±4.83)min、(64.26±12.7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情感状况、身体状况、社会状况、功能健康、肝胆特异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静息时、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且试验组治疗依从性评分(10.84±1.12)分高于对照组(7.73±1.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用基于ERAS理念下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其焦虑感及疼痛感,进而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