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侧矫治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治疗成人严重双颌前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应用定制式舌侧矫治技术联合应用骨皮质切开术治疗成人严重双颌前突,可否安全有效地实现上前牙压入及根尖部牙槽骨改建。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门诊就诊双颌前突病例14例,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应用定制式舌侧矫治器及系统化力学设计,并于治疗中接受上前牙区唇侧骨皮质切开术。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锥形束CT,测量并比较上颌切牙切缘到腭平面距离,牙根不同水平处牙槽骨厚度的变化。结果:头影测量分析发现治疗后上下前牙唇倾度减小,软组织颏部前移[治疗后上中切牙点-前颅底平面(U1-SN)减小13.09°±1.26°, P<0.001,下中切牙-眶耳平面角(FMIA)增大9.31°±3.11°, P<0.001,零子午线-软组织颏前点(0-Mer-Pog′)增加(3.22±1.43) mm, P<0.001]。锥形束CT影像测量显示治疗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切缘点到腭平面距离减小,中切牙治疗后压入(1.42±0.66) mm, P<0.001,侧切牙治疗后压入(1.35±0.70) mm, P<0.001。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根尖部唇侧的牙槽骨厚度增加,中切牙增加(1.02±0.68) mm, P<0.001,侧切牙增加(0.89±0.63) mm, P<0.001。上切牙根中部腭侧的牙槽骨厚度减小,中切牙减少(1.28±0.85) mm, P<0.001;侧切牙减少(1.20±0.69) mm, P<0.001。根尖部腭侧的牙槽骨厚度也减小,中切牙减小(1.39±0.92) mm, P<0.001,侧切牙减小(1.35±0.94) mm, P<0.001。而上切牙冠方、根中部唇侧的牙槽骨厚度以及冠方腭侧牙槽骨厚度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应用定制式舌侧矫治器及系统化力学设计,辅以牙槽骨唇侧骨皮质切开微创手术,优化前牙内收过程中的垂直向控制,实现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患者上前牙压入及根尖部牙槽骨改建,达到面下1/3及唇部美学重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法与传统拔除法临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技术与传统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可能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发生情况,进一步评估微创拔除法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需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160例患者,均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口内未见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判断第三磨牙阻生情况。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法拔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记录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传统拔牙术比较,微创拔除患者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干槽症、术后出血、伤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P<0.01),微创拔牙术的患者拔牙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 P<0.01)。 结论: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能够缩短拔牙手术时间,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减少,微创拔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创拔牙技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4/7/6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最常见、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性手术.微创拔牙可减少牙拔除诊疗过程对患者产生的身心创伤,在临床运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推荐用于临床一线诊疗,但当前国内外尚无指南或共识对微创拔牙进行系统性介绍,无法为临床牙拔除整个过程提供实践指导.针对该问题,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对微创拔牙的临床应用(适应证、适应群体和禁忌证)、整体流程(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处置、术后医嘱、用药及随访)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系统整合,为微创拔牙临床运用进行全面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数字化辅助下牙根先脱位拔除上颌第二磨牙根分叉间埋伏第三磨牙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上颌阻生第三磨牙多位于上颌结节区,此区域手术操作空间小、视野差.本文报道1例牙冠位于邻牙两牙根之间、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的上颌水平超高位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利用数字化模拟技术三维重建患者部分上颌骨、相关牙齿等毗邻解剖结构,精准制定最佳手术方案,采用牙根先脱位、牙冠后脱位法拔除阻生牙.该法既保护了邻牙牙根,也降低了上颌窦黏膜损伤以及穿孔的风险,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小了手术创伤,符合微创牙槽外科理念,为临床上拔除此类埋伏阻生牙提供了新思路和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微创拔牙术在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疼痛和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技术用于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后患者疼痛及美观满意度.方法:选定庐江县人民医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22年3月101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按拔牙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n=58,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劈冠组(n=43,使用凿骨劈冠法拔除).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张口受限及美观满意度情况,围术期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愈合时间均少于劈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与张口受限程度0度+Ⅰ度比例均高于劈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总满意度96.55%(56/58)高于劈冠组83.72(36/43),围术期总并发症率10.34%(6/58)低于劈冠组27.91%(1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用于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的手术效率高,并能减轻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患者美观满意度高且围术期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微创无痛方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探究采用微创无痛方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就诊于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的 200 例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患者,根据拔牙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101)和对照组(n=99),实验组采取微创无痛拔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参数,包括术中出血、拔牙时间、拔牙窝是否完整、术后疼痛及面部肿胀情况、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微创无痛拔牙方法的术中出血量少(5.64±1.50 ml)、拔牙时间短(16.55±3.11)、拔牙窝完整率高(94.06%)、断根率更低(5.94%),且术后张口受限、关节疼痛、面部肿胀的症状较轻(P<0.01),创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患者满意度更高(P<0.001).结论 相比传统拔牙技术,微创拔牙技术具有临床疗效高、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等显著优势,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种植义齿已成为修复天然牙缺失的重要方法.传统的种植修复需要经历漫长的治疗过程.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渐渐成为近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其具有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更好地保存维持软硬组织的优点.美学区指微笑时能够露出的所有区域,在患者的社交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植体的选择和植入位置、微创拔牙技术、骨缺损的处理、临时冠的作用和制作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cro-CT用于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及相应ROI选择的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初探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介绍运用特定的感兴趣区域(ROI)选择办法,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实验动物为8只雄性Beagle犬,将每只犬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微创拔除,牙龈翻瓣后选择相应拔牙窝的合适位置即刻植入种植体(规格为长度10.0 mm,直径3.8 mm)各1颗.术后4周,随机处死4只实验犬,其余4只于种植术后8周时处死,术后4周及8周共有32枚种植体样本,运用Micro CT扫描,使用特定ROI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术后4周与8周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及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运用的选择ROI方法客观、合理、有效,最终ROI分析结果符合传统骨愈合及种植体-骨结合理论,为临床种植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方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结果:应用牵引拔牙技术和截冠方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术后无人发生下唇麻木,而应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经用药1个月后好转.结论:牵引拔牙技术、截冠和超声骨刀3种方法均可有效避免智牙拔除后下唇麻木的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对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和位点保存术的初步探索(附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与患者选择通过种植修复体来恢复缺牙区的功能与美观,而良好的牙槽嵴和牙龈解剖形态的保存或重建是修复体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并取得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其在拔除前存在较严重感染与牙槽骨吸收.文章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的临床处置过程,包括结合牙周传统切口技术与微创拔牙,彻底清除拔牙窝感染,促进后续位点保存术后组织愈合手术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