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脑交互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脑交互是指肺脏与大脑之间通过多种机制相互影响和调节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该过程通过神经、免疫、微生物与代谢物以及气体等多个层面,共同作用于肺脏与大脑之间的复杂网络,并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本文围绕神经通路、免疫通路、微生物和代谢物通路以及气体通路在肺脑交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肺部和脑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发伤继发脓毒症关键基因及其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多发伤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及其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GSE70311数据集,采用"limma"R包筛选多发伤继发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一步借助"clusterProfiler"R包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基于Cytohubba确定多发伤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结果:在GSE70311数据集中,获得328个DEGs。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多发伤继发脓毒症的DEGs介导了T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生成过程的正调控、对细菌的防御反应、对病毒的反应以及对病毒的防御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多发伤继发脓毒症的DEGs在造血细胞谱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哮喘、Th1和Th2细胞分化以及抗原加工/提呈等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通过PPI分析进一步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 STAT1、 IFIT3、 ISG15、 IFIT1以及 MX1。 结论:STAT1、 IFIT3、 ISG15、 IFIT1以及 MX1是多发伤继发脓毒症潜在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T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生成过程的正调控以及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反应,并富集于Th1和Th2细胞分化以及抗原加工/提呈等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肾脏病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调对免疫及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肠道菌群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机体免疫和代谢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体健康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肠道菌群构建的肠道微生态在维护复杂的免疫网络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在调节机体营养物质吸收与代谢中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关键因素。慢性肾脏病(CKD)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可改变机体的免疫与代谢状态,这些变化与CKD的预后紧密相关。本文主要综述CKD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代谢调节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改善CKD患者预后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脑轴新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脑轴是神经系统与肺之间功能联系的复杂双向网络。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对微生物的研究日益丰富,肺部微生物群在肺脑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揭示。临床上肺部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常以共病形式相互依存,因此加强对肺-脑轴调控疾病相关原理以及信号通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肺部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网络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中枢神经系统与肺的相互作用,为发现药物作用新靶点、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牙周炎相关关键微生物的网络分析构建与预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菌斑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使群落产生重构,促进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关键微生物在调节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中十分重要。在牙周微生态中,共存网络构建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筛选牙周炎相关的关键微生物以便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这些微生物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可以作为微生物成员的重要联络者协同调节群落毒力等特征,或作为响应环境因素的重要调控因子如介导免疫失衡推动群落结构和功能重塑。本文将从微生物共存网络构建、应用网络拓扑分析技术进行关键微生物筛选与预测,以及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确定关键微生物以及研究此类微生物在群落动态变化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抑制补体激活在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特指全身广泛的凝血激活,并伴随极高的出血风险及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严重时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补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发挥重要作用。脓毒症的早期病理过程中就涉及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并且通过与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形成极为复杂的网络,扩大和加剧全身炎症反应。近年来有研究者指出,补体系统异常激活可加剧脓毒症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甚至造成DIC,提示干预补体系统在脓毒症DIC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狭窄患儿狭窄段输尿管组织与邻近正常输尿管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探索先天性UPJ狭窄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先天性UPJ狭窄并在本院行Anderson-Hynes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标本离体后立即取狭窄段输尿管组织(A组, n=30)及与狭窄段远端邻近的正常输尿管组织(B组, n=30)。采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的高通量蛋白质组相对定量方法对两组中的差异蛋白进行高通量筛选,随后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定量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的富集分析,并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标本共鉴定出蛋白质6 093种,包含差异蛋白160种,其中表达上调的65种,表达下调的95种。进行PRM相对定量分析的9种目标蛋白中,碳酸酐酶1等7种蛋白质在A组与B组的蛋白含量比值,在PRM和TMT的定量结果中均小于1;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6和具有多重剪接的RNA结合蛋白在A组与B组的蛋白含量比值,在PRM和TMT的定量结果中均大于1。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两组中差异表达蛋白质在体液免疫反应、抗微生物体液反应、对真菌的反应、对真菌的防御反应和对细菌的防御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GO功能富集度具有高的显著性水平( 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氮代谢、PPAR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富集度具有高的显著性水平( P<0.05)。在PPI网络中,连接度最高的蛋白质是: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连接度为9)和组织蛋白酶抑制素抗菌肽(连接度为8)。 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提示,先天性UPJ狭窄的发病与微生物感染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UPJ狭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道:调控糖脂代谢稳态的前哨与枢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肠道是消化、吸收各种膳食营养素的重要场所,也是调节机体糖脂代谢稳态的主要器官。肠道可感受各种不同的营养信号,与脑、肝脏等代谢器官相互作用,形成复杂而又精细的糖脂代谢时空调控网络,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稳态的"前哨"与"枢纽"作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成功转化为临床干预糖脂代谢紊乱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就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转化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菌群-宿主相互作用及其与炎症性皮肤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皮肤表面定植着众多微生物,宿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依赖免疫细胞和分子网络相互作用,建立并维持皮肤的健康稳态。发生皮肤疾病时皮肤菌群发生改变,并可能参与多种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等的发病。本文综述生理状态下及发生炎症性皮肤病时皮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褪黑素在γ射线诱导的小鼠放射性肠损伤中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褪黑素在γ射线诱导的小鼠放射性肠损伤中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3组,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照射组(以13 Gy剂量对小鼠进行腹部照射)和褪黑素+照射组(对小鼠实施褪黑素给药,连续5 d,然后以13 Gy剂量进行腹部照射),每组5只,共15只。照射后3 d收集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应用Uparse软件进行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和物种注释,应用Qiime微生物组分析平台进行样品复杂度分析和多样品比较分析。结果:巴斯德菌属、分节丝状菌属和拟杆菌属是褪黑素+照射组小鼠肠道中丰度最大的菌群。与对照组相比,褪黑素+照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均下降(均 P<0.01),群落结构增加( P<0.001)。由门至种的不同分类级别的变形菌门/纲、肠杆菌目/科、巴斯德菌目/科/属/种和梭状芽孢杆菌纲/目是褪黑素+照射组小鼠肠道菌群组间丰度最大的菌群。在构建小鼠肠道菌群优势菌属共发生网络中,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这四大门类下占互作主导地位的菌属以及它们之间互作的关系。 结论:照射前给予褪黑素后小鼠肠道中的优势菌属可能参与了褪黑素缓解γ射线诱导的放射性肠损伤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