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降低环境因素对心率提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方法:首先,采集指尖视频并按照30帧/s的帧率进行图像提取,并将图像分离成R、G、B 3个通道图像.通过对比3个通道图像的亮度变化强弱情况,选取对指尖血流信号最为敏感的G通道作为信号源,提取图像亮度变化信息生成时长为10 s的容积脉搏波.其次,对该波形进行数字滤波、去除基线漂移、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后,根据最大谱峰位置信息预估心率.最后,在BUT PPG数据集(Brn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martphone PPG Database)上验证提出的算法对心率的预测效果.结果:提出的算法心率预测值与实际心率的均方差、均方根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71、1.92和1.2次/min.结论:提出的算法预测心率的准确率高,适合部署于手机进行日常心率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于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应用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为CHD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CHD患者HIIT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时间从建库至 2023 年 11 月 4 日.经过循证护理培训考核合格的 2 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量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规范(preferred reporting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声明、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文献报告质量评价以及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AMSTAR 2结果显示,1篇文献质量高,2篇低,10篇极低;PRISMA得分为16~26.5分,6篇报告相对完整,7篇报告存在一定缺陷;13篇系统评价的48条结局指标证据中,12条证据为中等质量,9条证据为低等质量,27 条证据为极低等质量.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MICT)比较,HIIT在 6 项主要结局指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心率、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血压均得到更佳的康复效果.结论 HIIT在CHD患者康复中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且安全性尚可,考虑到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文献报告质量以及证据质量级别较低,未来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白噪声减轻早产儿操作性疼痛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白噪声对减轻早产儿操作性疼痛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白噪声减轻早产儿操作性疼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月1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689例早产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操作相比,单独使用白噪声能降低早产儿操作中( SMD=-2.29,95% CI:-2.78~-1.79, P<0.000 01)、操作后的疼痛评分( SMD=-2.55,95% CI:-4.52~-0.58, P=0.01),降低操作中( MD=-7.38,95% CI:-7.97~-6.80, P<0.000 01)和操作后的心率( MD=-10.36,95% CI:-13.58~-7.14, P<0.000 01),提高操作中( MD=3.78,95% CI:3.54~4.02, P<0.000 01)和操作后的血氧饱和度( MD=2.19,95% CI:1.84~2.54, P<0.000 01)。 结论:白噪声能够有效缓解早产儿操作性疼痛,并维持其生理指标稳定。未来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白噪声在减轻早产儿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探索脓毒症患者最佳脉搏血氧饱和度范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最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范围。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脓毒症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生命体征、合并症、实验室参数、危重症评分、临床治疗信息和临床结局等资料。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Loess平滑函数,分析并可视化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SpO 2与院内全因病死率的非线性关系,确定最佳SpO 2范围,然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验证SpO 2与院内全因病死率的关联性。 结果:共纳入5?93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1?191例(20.1%)在住院期间死亡。GAM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SpO 2与院内全因病死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呈"U"型曲线,当SpO 2在0.96~0.98时病死率最低。经过多因素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证实,住院期间SpO 2在0.96~0.98的患者病死率低于SpO 2<0.96的患者〔低氧组,优势比( OR)=2.659,95%可信区间(95% CI)为2.190~3.229, P<0.001〕和SpO 2>0.98的患者(高氧组, OR=1.594,95% CI为1.337~1.900, 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同样表明,住院期间SpO 2在0.96~0.98的患者生存概率高于SpO 2<0.96和SpO 2>0.98的患者(Log-Rank检验: χ2=113.400, P<0.001)。且敏感性分析显示,除样本量较小的亚组外,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类型、种族、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体温、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亚组分层中,SpO 2在0.96~0.98患者的病死率较SpO 2<0.96和SpO 2>0.98的患者明显降低。 结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SpO 2水平与院内全因病死率呈"U"型曲线关系,即高氧与低氧均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且确定最佳SpO 2范围为0.96~0.9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出生后过渡期间心输出量与局部脑氧饱和度的相关性:一项观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不同呼吸支持条件下,新生儿过渡期间心输出量(CO)与局部脑氧饱和度(crSO2)及脑部组织氧提取率(cFTOE)之间的潜在相关性。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为出生后15 min接受大脑近红外光谱仪(NIRS)监测和示波血压测量的新生儿,同时监测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 2)。采用Liljestrand和Zander公式计算CO值,并分析其与crSO2和cFTOE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早产儿和207例足月儿作为研究对象,经过NIRS测量和计算获得CO值。在59例早产儿[平均胎龄(29.4±3.7)周]中,CO与crSO 2呈显著正相关,与cFTOE呈显著负相关。在20例无呼吸支持的早产儿[平均胎龄(34.9±1.3)周]中,CO与crSO2和cFTOE无显著相关性。在207例的足月儿中,无论有无呼吸支持,CO与crSO2和cFTOE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在有呼吸支持且孕龄较低的早产儿中,CO与crSO2和cFTOE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在足月婴儿中,无论有无呼吸支持,CO与crSO2和cFTOE之间均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肺部超声影像组学分析联合机器学习评估重症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相关的肺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基于肺部超声的影像组学方法联合机器学习预测重症患者的EVLWI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患者肺部超声视频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结果,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从肺部超声视频取帧得到对应图像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PiCCO测得的EVLWI为"金标准",通过统计分析和LASSO算法对训练集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筛选。采用经过筛选的影像组学特征训练8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随机森林(RF)、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决策树(DT)、朴素贝叶斯(NB)、多层感知器(MLP)、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Logistic回归(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上述模型在验证集中对EVLWI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共30例患者151组样本(包括906份肺部超声视频和151份PiCCO监测结果)纳入分析,其中训练集120组样本,验证集31组样本;两项数据集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排血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每搏量指数(SV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EVLWI等主要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1份PiCCO监测结果中整体EVLWI范围为3.7~25.6 mL/kg;分层分析显示,两项数据集EVLWI均集中于7~15 mL/kg区间,EVLWI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LASSO算法筛选出2个影像组学特征,即灰阶不均匀性(权重为-0.006?464)和复杂度(权重为-0.167?583),并用于建模;ROC曲线分析显示,MLP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其预测验证集EVLW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RF、XGBoost、DT、KNN、LR、SVM、NB模型(0.682比0.658、0.657、0.614、0.608、0.596、0.557、0.472)。结论:肺部超声灰阶不均匀性和复杂度是与PiCCO测得的EVLWI相关性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肺部超声灰阶不均匀性和复杂度构建的MLP模型可用于半定量预测重症患者EVLW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应用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经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信息与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10篇英文文献,其中试验组191例、对照组212例,共4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运动中,HIIT可以提高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中的峰值摄氧量[ MD=1.98,95%置信区间( CI):0.55~3.41, P=0.007]、变时性反应中的峰值心率( MD=6.93,95% CI:2.62~11.24, P=0.002),改善肌肉运动能力( MD=337.18,95% CI:12.02~62.35, P=0.04),但两组在收缩压、舒张压、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静息心率、呼吸交换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以干预周期、心脏移植术后康复运动启动时间对峰值摄氧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周期≤12周或启动时间>6周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峰值摄氧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HIIT有效改善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峰值心率、肌肉运动能力,且在患者心脏移植术后康复运动启动时间>6周或干预周期≤12周时,HIIT对峰值摄氧量的影响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风险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挖掘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的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以孟鲁司特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儿童患者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3.0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提取患儿一般情况和AE结局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挖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的AE风险信号,将报告数≥3、 PRR≥2且 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共5 179例,涉及1 295个PT,采用PRR法获得233个阳性PT。AE报告数居前10位的PT为攻击性行为、焦虑、自杀意念、异常行为、抑郁、愤怒、噩梦、失眠、大声哭泣和夜惊,除大声哭泣外,均为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信号强度居前10位的PT为感觉超负荷、心率异常、离别焦虑障碍、孤独恐怖症、灰尘过敏、Miller-Fisher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多血管炎、儿童人格障碍、夜惊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其中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为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233个阳性PT中共59个在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涉及10个SOC,居前5位者依次为社会环境,精神疾病,损伤、中毒和手术并发症,一般病症和给药部位情况,呼吸、胸腔和纵隔疾病。结论: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后的主要AE为攻击性行为、焦虑、抑郁、失眠、夜惊等,均为药品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丹参酮ⅡA通过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心肌重塑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I/R)所致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冠脉)待心电监护出现明显ST段抬高30 min后放松结扎线进行再灌注2 h来制备I/R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于同期开胸,仅丝线绕过左冠脉而不结扎。丹参酮ⅡA组术后3 d开始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 10 mg/kg,连续用药9周;其他两组于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9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检测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含量;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和TIMP-1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提取并分离大鼠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给予7~10 mmol/L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丹参酮ⅡA组(同时给予7~10 mmol/L血管紧张素Ⅱ+ 5~10 mmol/L丹参酮ⅡA)。分别于培养24 h和48 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吸光度( A)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qRT-PCR法检测型胶原、型胶原、MMP-2和TIMP-1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Galectin-3含量。 结果:①体内实验:大鼠活动状态、毛发顺帖程度及进食量由好到差依次为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组和心衰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模型组大鼠心率(HR)明显下降、心功能明显受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升高,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心衰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大鼠HR明显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降低,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以制模9周变化最为明显〔Ⅰ型胶原mRNA(2 -ΔΔCt):4.70±1.19比10.21±1.62,Ⅲ型胶原mRNA(2 -ΔΔCt):3.03±0.46比13.84±1.93,TIMP-1 mRNA(2 -ΔΔCt):1.90±0.19比4.55±0.43,TIMP-1/GAPDH:0.33±0.04比0.67±0.05,Galectin-3(ng/L):489.93±79.30比821.72±94.09,MMP-2 mRNA(2 -ΔΔCt):0.37±0.07比0.03±0.01,MMP-2/GAPDH:0.69±0.09比0.21±0.04,均 P<0.05〕。Masson染色显示,心衰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而丹参酮ⅡA干预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的纤维化。②体外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组培养24 h和48 h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IMP-1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升高,MMP-2表达明显降低。与血管紧张素组相比,血管紧张素+丹参酮ⅡA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IMP-1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降低,MMP-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以培养48 h改变最明显〔细胞增殖率:(57.0±3.7)%比(67.0±2.4)%,Ⅰ型胶原mRNA(2 -ΔΔCt):551.43±67.10比871.48±12.25,Ⅲ型胶原mRNA(2 -ΔΔCt):233.76±18.73比385.51±31.35,TIMP-1 mRNA(2 -ΔΔCt):238.69±17.37比351.84±26.17,Galectin-3(ng/L):283.76±28.73比415.51±31.35,MMP-2 mRNA(2 -ΔΔCt):108.54±12.10比51.47±6.25,均 P<0.05]。 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I/R后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肌重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中应用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4月2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BSCO、El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公开发表的有关HFNC对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疗效的RCT或队列研究,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RCT 12篇,队列研究2篇,共2 1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与常规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可以降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MD=0.33,95% CI:0.15~0.72, P=0.005)、呼吸频率( MD=-3.20,95% CI:-5.26~-1.13, P=0.002)、心率( MD=-9.44,95% CI:-18.44~-0.45, P=0.04);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 MD=29.21,95% CI:8.63~49.79, P=0.005);患者的ICU停留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7.92,95% CI:-17.23~1.40, P=0.10)。 结论:HFNC在降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气管插管率和提高患者氧合指数方面优于常规氧疗以及无创正压通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