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护士应急能力和心理状况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北京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护士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状况,旨在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资源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10日—3月20日选取在北京市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改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能力评估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综合评估护士的应急护理能力和心理状况,调查方式采用线上方式,回收率为100%。结果:25名发热门诊护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急能力评估总分为(85.62±4.47)分、SCL-90总分为(157.60±55.95)分;不同岗位层级的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组发热门诊护士SCL-90中强迫、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和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中发热门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能力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建议医院管理者进行磁性管理和正向引导,疏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地对护士进行全面培训及严格考核,以提高其应急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一体化服务对ICU后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一体化服务对重症监护室(ICU)后综合征(PICS)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ICU后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一体化服务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 w,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意识模糊程度〔意识模糊量表(NEECHAM)〕、谵妄程度〔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CDSC)〕、躁动程度〔Richmond躁动-镇静等级标准(RASS)〕、自我负担感〔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心理压力程度〔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结果:干预1 w后,两组患者NEECHAM和MCMQ中PC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ICDSC、RASS、SPBS、ICUESS和MCMQ中NC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一体化服务干预可有效缓解ICU后综合征患者意识模糊、谵妄、狂躁症状,减轻其自我负担感和心理压力,对改善应对方式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现状,为改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共391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量表得分将其分为低心理压力组和高心理压力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受试者心理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方式。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385份,其中来自高心理压力组117人,低心理压力组268人。385人的知觉压力评分为(21.1±8.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年限( U=3.465, P=0.001)和年龄( U=2.007, P=0.045)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其心理压力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岗位、学历、职称、编制状况的医务人员其心理压力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更低的职称和更久的工作年限可能为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处于高心理压力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工作压力(57.9%,223/385)为神经外科医务人员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神经外科医生与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类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转移注意力(64.7%,249/385)为最常见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缓解心理压力方式。 结论: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和职称对高心理压力状态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高校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某高校附属医院各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下文简称"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侧重分析三年级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为即将毕业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心理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3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2016级至2018级随机抽取的941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医学研究生总体的心理弹性总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64.81±9.99分比59.97±10.46分),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三年级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差于一二年级医学研究生(61.91±7.83分比67.51±11.79分、67.26±9.40分);三年级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以就业和前途压力(2.60±0.67分)、学业压力(2.51±0.70分)最为突出。三年级医学研究生中男生的心理弹性状况优于女生(65.04±9.27分比60.16±10.46分, P=0.008),单身或恋爱状态研究生的心理弹性状况优于已婚状态研究生(61.52±4.93分、64.20±7.19分比57.82±6.97分, P=0.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年级医学研究生心理症状阳性率达到21.9%(65/297),其中城市生源检出结果阳性率多于农村生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8%比18.3%, P<0.01)。 结论:三年级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女性、已婚和来源于城市的医学研究生,相关部门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东省精神科转岗医师心理压力、总体幸福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山东省精神科转岗医师从事精神科工作的心理压力水平和总体幸福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山东省115名精神科转岗医师为对象,采用基本信息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收集其个人资料、心理压力状况及总体幸福感水平.结果 参与调查的115名精神科转岗医师CPSS评分(30.65±4.90)分,其中有102名(88.70%)参与者评分>25分,属于高心理压力状态;GWB评分(74.37±5.47)分,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学历、婚姻状况、所在单位的性质和级别、转岗培训原因是CPSS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况、学历、转岗培训原因、子女情况、心理压力源是GWB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山东省精神科转岗医师主要服务于基层单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但总体幸福感维持在中等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尤其是关注高学历医师的适应情况,对减轻心理压力及提升幸福感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隔离和受限环境任务成员的心理调节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由于客观环境刺激源的影响,处于隔离和受限环境(ICE)中的个体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具有强烈的孤立和分离感.了解长期ICE任务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机制,有利于提高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完成任务.通过分析个体对ICE的应对策略、适应技能、情绪调节及团队管理策略,可以将长期ICE任务的心理调节大致分为任务前准备、任务中支持和任务后重新适应 3 个阶段.使用心理健康检查表、隔离和受限环境问卷(ICE-Q)等量表进行监测,实施促进积极情绪和任务导向策略,发挥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培养适宜的幽默感,以及团队间有效的沟通和冲突管理,都是适应ICE的重要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冠心病妊娠女性心理压力源及其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妊娠女性心理压力源及其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48例冠心病合并妊娠的女性作为甲组,选择同期52例健康妊娠女性作为乙组,选择同期60例冠心病未妊娠女性作为丙组.详细记录3组受试者信息,采用自评量表评价抑郁、焦虑情绪,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评价疾病不确定感,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应对方式,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甲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源.结果 3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甲组SDS、SAS评分均高于乙组及丙组(P<0.05),乙组SAS评分高于丙组(P<0.05).3组MUIS量表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甲组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得分均高于乙组及丙组(P<0.05),乙组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得分高于丙组(P<0.05).3组CSQ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甲组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得分低于乙组及丙组(P<0.05),乙组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得分低于丙组(P<0.05).结论 母婴健康及家庭支持是冠心病妊娠女性的主要心理压力源,该类女性出现疾病不确定感及抑郁、焦虑情绪的风险较大,面对压力时其更容易选择消极应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21 年 12 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 296 名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高感知压力的检出率为 10.1%(30/296);中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 7.1%(21/296)和 9.5%(28/296);性别、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期间从事日常诊疗工作情况、疫情期间从事"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情况、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是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等因素加剧了社区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叠加效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投入和发展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后疫情时期临床医学生的主观心理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调查后疫情时期临床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各类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2021年6月30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选取某三甲医院119名本专科医学生,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心理调查,并制定各类文体活动、健康心理讲座和名师面对面活动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得分情况.结果 医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中,学业压力占26.4%,人际关系问题占23.6%,实习/工作压力占19.3%.干预前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位数得分为17,干预后得分为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六个维度中以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方面改善最为显著.94.6%的学生认为各项干预措施有帮助,与各类文体活动相比,心理健康讲座和名师面对面活动缓解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更大.结论 后疫情时期临床医学生主观意识存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实习和工作压力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实施心理健康讲座等干预措施有利于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免疫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城市中学生压力源评价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编制适用于当代城市中学生、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压力源评价量表,为研究中学生心理压力及相关因素提供工具.方法 根据量表编制理论和流程,结合已有的青少年生活事件或压力源量表,形成城市中学生压力源条目池,在上海市2个区的393名中学生中实施预调查,进行项目分析和评价维度确定.再经分层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市11个区的2 949名学生进行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最终形成28个条目的"城市中学生压力源评价量表",学业压力、自我身心压力、人际压力和家庭压力4个分维度分别包含8,7,7,6个条目,量表总体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Guttman分半信度为0.88,重测信度0.6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和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均<0.08,拟合度指标在0.8以上.结论 编制的"城市中学生压力源评价量表"信效度良好,模型拟合优度理想,适用于城市中学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