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ST2、Hcy、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MACE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39例AMI患者,按照是否发生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85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血清sST2、Hcy、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sST2、Hcy、IL-33水平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Hcy、IL-33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中度狭窄患者血清sST2、Hcy、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ST2、Hey、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Hcy、sST2、IL-33均是影响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T2、Hcy、IL-33水平对于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0.726和0.800,灵敏度分别为87.1%、80.0%和84.7%,特异度分别为77.8%、68.5%和77.8%,三者联合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的AUC为0.90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90.7%.结论 血清sST2、Hcy、IL-33水平对于AMI患者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alhex231通过细胞焦亡改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钙敏感受体(CaS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心肌梗死(MI)面积和心肌纤维化.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MI组和MI+Calhex231组.TTC染色评估MI面积和坏死情况.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心肌纤维化、Ⅲ型胶原蛋白及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CaSR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含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1)、gasdermin D(GSDMD)、GSDMD N-末端结构域(NT-GSDMD)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NT-GSDMD和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MI组大鼠MI面积和纤维化明显增加,心肌组织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明显增加,而且CaSR、NLRP3、Casp-1、GSDMD、NT-GSDMD和IL-1β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进一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认了 NT-GSDMD和IL-1β表达增加.MI+Calhex231组与MI组相比较,Calhex231可抑制上述改变.结论 Calhex231可通过CaSR抑制细胞焦亡和Ⅲ型胶原蛋白沉积,改善大鼠MI面积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Calhex231在心肌纤维化疾病中临床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尿液代谢物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变化,筛选出可用于AMI法医学鉴定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建立假手术组、AMI组和高脂血症+AMI组(hyperlipidemia+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HAMI)大鼠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分析AMI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筛选差异代谢物.使用MetaboAnalyst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并评估差异代谢物的预测能力.结果 分别筛选出40种和61种与AMI相关和HAMI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其中22种为共同代谢物,这些小分子代谢物主要集中在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途径中.在95%可信区间内N8-乙酰亚精胺、3-甲基组胺和胸腺嘧啶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大于0.95.结论 N8-乙酰亚精胺、3-甲基组胺和胸腺嘧啶可作为诊断AM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的异常可能是AMI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AMI的作用机制和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心功能及健康相关体适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病人心功能及健康相关体适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行PCI治疗的AMI病人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健康相关体适能、6 min步行距离、干预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干预前(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的LVEF(57.79±5.86)%、6 min步行距离(386.22±48.49)m大于对照组[(53.14±6.42)%、(357.63±45.51)m](P<0.05),LVEDV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峰值摄氧量(VO2max)、氧脉搏、摄氧量对应功率的递增斜率(△VO2/△WR)、代谢当量、握力指数、30 s连续椅子站立试验(30-CS)均大于干预前(P<0.05),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VFA)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的VO2max(20.32±1.64)mL·min-1·kg-1、氧脉搏(12.93±2.45)mL/次、△VO2/△WR(10.14±1.63)mL·min-1·W-1、代谢当量6.12±0.73、握力指数(53.91±5.62)%、30-CS(19.21±6.39)次均大于对照组[(19.47±1.76)mL·min-1·kg-1、(11.74±2.66)mL/次、(9.43±1.78)mL·min-1·W-1、5.73±0.77、(50.18±8.83)%、(16.43±6.04)次](P<0.05),体脂肪(25.88±5.23)%、VFA(94.14±27.32)cm2均小于对照组[(28.52±7.04)%、(105.64±28.11)cm2](P<0.05).研究组的干预期间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CI治疗的AMI病人接受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健康相关体适能,增大6 min步行距离,减少干预期间MACE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miR-155、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及预后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55(miR-155)、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AMI组(n=129),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80).比较两组血清miR-155、IL-17及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MI患者血清miR-155、IL-17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1年,以随访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以及患者出现死亡等事件为预后不良,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IL-17水平对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组的血清miR-155、IL-17、CK、CK-MB、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3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miR-155、IL-17与CK、CK-MB、LDH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083)、有高血压病史(OR=1.687)、有糖尿病史(OR=1.740)、miR-155水平高表达(OR=2.312)、IL-17水平升高(OR=1.966)、CK水平升高(OR=2.098)、CK-MB水平升高(OR=2.067)及LDH水平升高(OR=2.300)均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55、IL-17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0、0.865、0.964,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miR-155、IL-17水平呈高表达,与心肌酶谱和预后情况密切相关.miR-155、IL-17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NLRP3对STEMI病人PCI术后非梗死相关动脉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干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67 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 STEMI病人,均在 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 3~7d行 PCI干预 non-IRA.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 MACE组(21 例)与非 MACE组(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人血清 NLRP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 NLRP3 对PCI干预多支血管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Cox回归模型分析PCI干预多支血管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MACE组高脂血症发生率、Killip分级Ⅱ级或Ⅲ级比例明显高于非 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 MACE组(P<0.05).MACE组NLRP3及 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NLRP3预测行多支血管PCI后STEMI病人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9[95%CI(0.825,0.972)],最佳截断值为 89.0 p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1.4%,89.1%.Cox回归模型表明,高 NLRP3、低 LVEF、Killip分级Ⅱ级或Ⅲ级是多支血管 PCI术后发生 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LRP3与STEMI病人行多支血管PCI预后有关,对PCI术后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STEMI病人行多支血管PCI的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心电图参数QTd、QRSd与多指标特征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心电图参数 QT离散度(QTd)、QRS离散度(QRSd)与多指标特征构建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1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213例STEMI病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STEMI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结果:出院后 3个月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3 例失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 20.00%(42/210).Logistic 回归方程显示,QTd、QRSd、校正的 QT 间期(QTc)、血清信号素 4D(Sema4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STEMI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 5个变量纳入构建STEMI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2[95%CI(0.801,0.934)],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结论:基于心电图参数与多指标特征构建 STEMI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为 STEMI预后评估提供客观、有效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硒蛋白 S与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2022年 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 105 例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均采用 DES植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 1 年,根据ISR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ISR组与无ISR组.记录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硒蛋白 S与心肌梗死病人 DES术后 ISR的关系.结果:105例病人中,103例完成最终随访,其中 14例(13.59%)出现 ISR.ISR组体质指数(BMI)大于无 ISR组,平均支架直径小于无 ISR组,出院时血清硒蛋白 S水平低于无 ISR组,出院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无 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 S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 ISR发生风险(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 S预测心肌梗死病人 DES术后 IS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 0.895[95%CI(0.805,0.98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 S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 ISR的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 ISR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变化率的影响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治疗过程中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2 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65 例AMI后心力衰竭病人,均予以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治疗期间检测 NT-proBNP,计算 NT-proBNP变化率,根据出院 12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交互作用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 NT-proBNP变化率对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5 例AMI后心力衰竭病人随访 12个月,预后不良 19例(29.23%),预后良好 46例(70.7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率、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Killip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变化率为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 1 周内、治疗2周内 NT-proBNP变化率与病人缺血性脑卒中/TIA、年龄、心率、Killip心功能分级均存在交互作用;绘制 ROC曲线发现,治疗 1 周内、治疗 2周内NT-proBNP变化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44,0.721,对病人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接受心脉隆注射液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 1周内、2周内NT-proBNP变化率可预测AMI后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恢复情况,且NT-proBNP与心率、缺血性脑卒中/TIA、年龄等交互作用于病人预后恢复,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风险管理,以预防不良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变化对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衡水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首次行PPCI术治疗的235例STEMI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将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6 h、24 h、48~72 h的血清HMGB1、胱抑素C(CysC)、肌酐(SCr)水平差异性.对术后CIN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PPCI术后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33例发生CIN,发生率14.04%.与非CIN组比较,CIN组患者入院时血糖(A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造影剂使用剂量均明显升高[(9.66±3.49)mmol/L 比(7.85±2.35)mmol/L、(15.08±4.33)%比(13.10±5.12)%、(124.03±13.87)ml 比(118.81±11.74)m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既往肾病及心力衰竭病史占比也较高(均P<0.05).CIN组术前、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血清HMGB1、CysC水平均高于非CIN组.术后24 h和48~72 h的血清SCr水平也高于非CIN组(P<0.05),但两组术前和术后6 h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G、术前和术后6h较高水平的HMGB1、CysC是PPCI术后CIN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预测CIN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的是术后6 h和术前血清HMGB1水平,分别为0.974(95%CI 0.947~1.000)、0.964(95%CI 0.934~0.995),术后 6 h 血清 HMGB1 特异度最高.结论 STEMI 患者PPCI术后6 h和术前HMGB1对预测术后CIN的发生均具有良好预测价值,术后6 h HMGB1水平变化预测价值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